在國內(nei) 外經濟新形勢的影響下,中國機床行業(ye) 已呈現出了一些“新”的特點,不但需求有下降之勢,同時企業(ye) 成本在上升,令生產(chan) 經營難度加大。不過,正如溫家寶總理之前在江蘇考察調研時曾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勢頭總體(ti) 良好,但也麵臨(lin) 不少新情況、新問題。既要看到有利條件,增強發展的信心,又要充分估計形勢的複雜性和嚴(yan) 峻性,做好應對困難和挑戰的準備,紮實工作,穩中求進。因此,企業(ye) 宜謀求發展新思路,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機遇。
國內(nei) 外經濟新形勢
要數中國機床行業(ye) 的“新”特點,首先是拉動工業(ye) 增長的內(nei) 外需動力減弱,如歐美主權債(zhai) 務危機仍在持續發酵,發達國家失業(ye) 率居高不下,國際需求減弱,國內(nei) 鼓勵固定資產(chan) 投資和刺激消費的政策措施逐漸退出,國內(nei) 投資和消費的增速也開始回落。其次是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難度加大,受融資環境、用工成本、利率匯率、能源原材料價(jia) 格以及中小企業(ye) 自身存在的問題等多重因素影響,企業(ye) ,尤其是中小微企業(ye) 成本上升,生產(chan) 經營難度加大。
從(cong) 機床工具行業(ye) 情況來看,2011年第三、四季度,行業(ye) 新增訂單呈現下滑趨勢,業(ye) 內(nei) 人士普遍持謹慎態度。其中低檔產(chan) 品訂單下降幅度較大,重型、大型機床產(chan) 品訂單下滑明顯,尤以大型重型機床為(wei) 最,多數企業(ye) 調低了今年的市場預期。
謀求發展新思路
當前,國民經濟各個(ge) 領域麵臨(lin) 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一些高耗能、高汙染、低附加值的產(chan) 業(ye) 及企業(ye) 被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是附加值高、綠色環保、科技含量高、具有可持續發展特征的產(chan) 業(ye) 及其產(chan) 品;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崛起,預示著對高端機床的大量需求。
中國工業(ye) 經濟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發展,已經到了前進道路上的轉折點,必須放棄之前那種效率低下的粗放經營和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並犧牲環境為(wei) 代價(jia) 的發展之路,轉為(wei) 走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種變化了的外部環境,將給機床工具行業(ye) 帶來空前的機遇和挑戰,讓企業(ye) 思考今後生存和發展之道。
目前已經有許多機床企業(ye) 順應市場的轉變而發展,全行業(ye) 在近幾年的結構調整中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如上海機床廠有限公司,在產(chan) 品結構調整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管理創新和企業(ye) 結構調整,對非核心業(ye) 務進行外包,集中精力提高自身核心競爭(zheng) 力。武漢重型機床集團則不僅(jin) 著眼於(yu) 產(chan) 品結構調整本身,還對產(chan) 品的營銷模式進行大幅調整、創新,如開展融資租賃業(ye) 務或通過金融機構向用戶提供分期付款業(ye) 務,以應對當前用戶麵臨(lin) 的資金緊張局麵。
在產(chan) 品的升級換代、新產(chan) 品的研發方麵,有一大批機床製造企業(ye) 取得了不俗成績,瀋陽機床集團昆明機床股份有限公司大力開發和生產(chan) 市場廣闊、技術附加值高的先進產(chan) 品,其中以TH61140、TH61160為(wei) 代表的臥鏜式加工中心,實現了大型落地銑鏜床數控化,全部達到6軸控製、4軸聯動、360°任意旋轉。而五軸聯動大型數控落地銑鏜床等一係列高端產(chan) 品的研發成功,不僅(jin) 使中國大型數控落地銑鏜床的研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在高端裝備的國際市場上占了一席之地。
漢江機床自主研發的絲(si) 杠副產(chan) 品
再如,陝西漢江機床有限公司針對國內(nei) 壓縮機行業(ye) 快速發展,而關(guan) 鍵零部件的加工設備完全依賴進口的矛盾,開發出精密螺杆轉子粗、精加工設備,解決(jue) 了行業(ye) 發展中的瓶頸問題,並以此為(wei) 契機,調整企業(ye) 產(chan) 品結構,延伸產(chan) 業(ye) 鏈開發出自己的螺杆壓縮機主機產(chan) 品。
突出重圍新機遇
一個(ge) 新的產(chan) 品或產(chan) 業(ye) 的形成,往往是與(yu) 市場的變化密切相關(guan) 的,比如手機、平板電腦等消費類電子產(chan) 品零配件製造、小型精密模具製造、五金製品、家具製造等行業(ye) 的快速增長,催生了雕銑機的誕生,而後者又需要電主軸配套,據悉,現在江蘇星晨、無錫博華、安陽萊必泰、廣州昊誌等都能生產(chan) 出為(wei) 雕銑機配套的從(cong) 普通級到高精密級的不同層次的電主軸,這些企業(ye) 就有可能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
努力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ye) ,是企業(ye) “突出重圍”的又一戰略方向。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製造服務業(ye) 已成為(wei) 世界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和國際產(chan) 業(ye) 轉移的重要內(nei) 容,從(cong) 全球範圍來看,越來越多的製造企業(ye) 正在向製造服務型延伸,向產(chan) 業(ye) 鏈的兩(liang) 端拓展。有跡象表明,製造服務業(ye) 將會(hui) 是未來製造業(ye) 新的經濟增長點,統計顯示,全球有兩(liang) 成的跨國製造業(ye) 企業(ye) 的服務收入超過其總收入的50%。
武漢華中自控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和武重集團都是工信部機床再製造試點企業(ye) ,僅(jin) 2011年前10個(ge) 月,華中自控公司獲得23台套重型、超重型機床的再製造訂單,而武重集團完成了16台重型、超重型機床的再製造,機床再製造於(yu) 去年的年產(chan) 值有望達到1億(yi) 元人民幣。製造業(ye) 服務型企業(ye) 雛形初現。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