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係統的硬件結構設計與(yu) 實現
本係統的硬件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係統硬件結構圖
在此係統中,主要部件功能如下:
1)車間級監控主機是本係統的前端工控機,通過RTL8139網卡與(yu) 後端核心控製模塊相連,向控製模塊發送對機床的控製命令或程序代碼,以及通過控製模塊接收來自機床的狀態信息,監控主機將接收到的狀態信息實時寫(xie) 入數據庫,並且可以將必要的狀態信息打包,通過互聯網發送到遠程,進行遠程故障診斷。
2)該係統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基於(yu) S3C2410X的嵌入式控製模塊,該模塊擴展集成了AX88796A網絡芯片,通過該芯片與(yu) 監控主機通信。此外,控製模塊內(nei) 部集成了UART控製器,利用該控製器與(yu) 機床相連,接收和發送機床狀態信息和控製命令。3)機床部分,則由PLC的I/O口接收和發送機床狀態信息及控製命令;另外,機床的刀具部分,由外部傳(chuan) 感器獲得刀具狀態,然後將信號發送到嵌入式處理器,再通過ADC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
3係統軟件設計與(yu) 實現
該係統采用了裁剪和優(you) 化後的嵌入式Linux操作係統,使用嵌入式數據庫SQLite來存儲(chu) 機床的狀態信息,係統具有自動報警等智能功能,能根據特定的報警信號發送控製命令,以保證係統安全運行。係統主要包括收發信號處理、智能控製、串口通信、網口通信等模塊,其中信號處理模塊、智能控製模塊功能如下:
1)收發信號處理模塊完成係統主要的功能,包括從(cong) 前端工控機接收控製命令和程序代碼,經過處理後直接發向機床,接收來自機床PLC的狀態信息和經機床外置傳(chuan) 感器傳(chuan) 來的信息,經過處理發送給前端工控機,同時將狀態信息實時寫(xie) 入嵌入式數據庫SQLite;
2)智能控製模塊主要對接受的機床狀態信息進行處理,判斷是普通狀態信息還是報警信息,如果是報警信息則根據不同的報警狀態自動發送控製命令到機床,以達到保護機床的目的,此外由於(yu) 模塊內(nei) 存儲(chu) 器容量有限,使得嵌入式數據庫的數據量也有限,本模塊還負責對數據庫內(nei) 的數據進行定期清理,刪除已經在前端監控主機備份的數據:本模塊主要代碼如下:
圖3 主程序流程示意圖
4結論
監控係統開發完成後,與(yu) 經裁剪的嵌入式Linux操作係統一塊燒寫(xie) 到S3C2410開發板中,配置好軟硬件環境進行實驗,經測試,本係統能完成所設計的各項功能,包括接收機床的狀態信息;接收監控主機發送的控製命令並發向機床:實時備份和清理嵌入式數據庫;模擬機床報警狀態智能發送控製命令到機床等。
本係統是基於(yu) 嵌入式的數控機床遠程監控係統,相比傳(chuan) 統工控機有很多優(you) 點:
1)在監控範圍和兼容性方麵,由於(yu) 本係統采用模塊化設計,將核心模塊與(yu) 機床相互獨立,即插即用,擴展性強,適合大範圍的監控需求:而傳(chuan) 統工控機控製模塊與(yu) 機床緊密相關(guan) ,兼容性不強,擴充不易,係統適用範圍較小。
2)在監控和維護方麵,本係統可進行遠離現場環境的遠程監控,甚至能利用前端工控機將機床狀態信息發送到互聯網,實現網絡監控和維護;而傳(chuan) 統工控機一般不可能遠程維護,甚至大部分都是現場監控和維護,車間環境對工作人員健康影響較大且維護費用較高。
3)在係統成本上,本係統使用的是普通PC機作為(wei) 前端監控機,價(jia) 格低,整體(ti) 係統方案簡單,方便審查,建設成本,維護成本和擴展成本低:傳(chuan) 統工控機使用的是專(zhuan) 門的工作站,建設成本,維護成本和擴展成本很高。另一方麵相比傳(chuan) 統工控機來說,本係統的硬件升級簡單,軟件更新方便,界麵友好。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