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機器人為(wei) 什麽(me) 不用電池也會(hui) 走路?小Q機器人為(wei) 什麽(me) 會(hui) 講話?上周日,深圳科學館聯合相關(guan) 單位展示了保潔機器人、小Q機器人等,吸引了眾(zhong) 多孩子和家長的目光,而在一旁忙碌著、長得不像機器人的工業(ye) 機器人則相對“寂寞”。
實際上,工業(ye) 機器人離我們(men) 的生活並不遙遠,您使用的手機、相機、微波爐、汽車零配件等產(chan) 品,其中或許就有工業(ye) 機器人的功勞。未來,工業(ye) 機器人將更深遠地改變我們(men) 的生活和我們(men) 的城市。
“由於(yu) ‘民工荒’等原因,珠三角地區使用機器人的企業(ye) 越來越多,一些生產(chan) 工業(ye) 機器人的企業(ye) 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樊建平告訴記者,珠三角製造業(ye) 企業(ye) 使用機器人代工的現象日趨普遍,一些不采納新技術的企業(ye) 將慢慢死掉或向越南、內(nei) 地搬遷。
樊建平表示,深圳的掃地機器人、QQ機器人等在市場上反響良好,但更大的發展機遇在於(yu) 與(yu) 機器人技術相關(guan) 的信息、家電、通訊、裝備製造業(ye) 。深圳的技術優(you) 勢、創新能力和產(chan) 業(ye) 配套能力為(wei) 機器人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了優(you) 越條件,這一產(chan) 業(ye) 的發展將對深圳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城市綜合競爭(zheng) 力等方麵起到推動作用,也會(hui) 對珠三角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發展帶來影響。
招工難等拉動工業(ye) 機器人需求
5年前,在日本學習(xi) 、工作了17年的工學博士暢誌軍(jun) 歸國創業(ye) ,在深圳龍崗創辦萊恩精機(深圳)有限公司,研發生產(chan) 高精密中高速衝(chong) 床、高精密衝(chong) 床周邊設備等自動化設備。2011年,這家公司的產(chan) 值已近2000萬(wan) 元,今年預計將達到3000萬(wan) 元,而員工總數還不到40人。
“以前人工費用低、人工工作也靈活,一些珠三角企業(ye) 雖然知道工業(ye) 機器人的好處,但使用工業(ye) 機器人的迫切性並不大,隻有一些特殊行業(ye) 的企業(ye) 比較關(guan) 注。近年來,工人工資漲得厲害,招工難問題也較常見,一些普通企業(ye) 對工業(ye) 機器人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更希望用工業(ye) 機器人取代現有人員。”
萊恩精機總經理暢誌軍(jun) 近日告訴記者,日本在工業(ye) 機器人發展上比較領先,在日本時已經感覺到使用工業(ye) 機器人也將會(hui) 是中國企業(ye) 的發展趨勢。考慮到深圳的創業(ye) 環境和廣東(dong) 對工業(ye) 機器人的需求,最終選擇在深圳創業(ye) 。他分析,萊恩精機涉及的行業(ye) 是衝(chong) 壓行業(ye) ,衝(chong) 壓行業(ye) 對效率要求比較高,工作環境噪音大,工作本身相對單調,比較危險,一些年輕人不願意從(cong) 事這種工作,尤其需要機器取代人工。
他為(wei) 記者算了筆賬,原來10台衝(chong) 床以前至少要10至15人工作,有了工業(ye) 機器人之後,隻需要一個(ge) 人維護即可。盡管機械手的一次性投入相對大一些,但按照一些大公司的計算,與(yu) 企業(ye) 在員工工資和福利等方麵的支出相比,機械手的投資在一年至三年後基本可以回收,而機械手卻可以使用15年至20年。
“以前用人更加方便,這個(ge) 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現在企業(ye) 要想有更好的發展,使用工業(ye) 機器人是有利的,走得越早越快越好。”暢誌軍(jun) 說,目前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對工業(ye) 機器人的需求都比較強烈,公司已經在昆山開設分公司,以便更好地服務長三角地區逐漸增加的客戶。在他看來,市場上對工業(ye) 機器人的需求會(hui) 越來越大,市場前景很好,希望幾年之後公司產(chan) 值能達到數十億(yi) 元。
工業(ye) 機器人已在珠三角“上崗”
中山新力精密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港資企業(ye) ,早年從(cong) 日本進口工業(ye) 機器人,2008年左右從(cong) 萊恩精機購買(mai) 工業(ye) 機器人,價(jia) 格比從(cong) 日本進口便宜三四成。該公司總經理彭建民告訴記者,使用工業(ye) 機器人之後,成本至少降了20%至30%,而且在公司近年來營業(ye) 額穩定增長的同時,員工數量從(cong) 230人左右精簡至目前的140人左右。
“人會(hui) 有開心和不開心的時候,這會(hui) 影響到產(chan) 品質量,但機器人不會(hui) 受心情好壞影響,產(chan) 品質量更有保證。”彭建民說,人工成本繼續上漲是趨勢,而一個(ge) 工業(ye) 機器人投入後一般在3年內(nei) 就能抵消成本,該公司會(hui) 繼續增加使用工業(ye) 機器人。
在深圳,富士康、比亞(ya) 迪等企業(ye) 對工業(ye) 機器人的使用越來越多,深圳本土一些工業(ye) 機器人企業(ye) 也為(wei) 其供應工業(ye) 機器人。
記者近日從(cong) 比亞(ya) 迪公司了解到,早在2009年,比亞(ya) 迪公司就耗資數億(yi) 元引進了13台ABB噴塗機器人,可全自動完成整個(ge) 車身的油漆噴塗工作,油漆膜厚誤差控製在2微米以內(nei) ,杜絕了人工操作帶來的誤差,工藝水平再次提升。
比亞(ya) 迪方麵表示,塗裝自動化能確保精加工質量的最佳效果,是比亞(ya) 迪汽車精益生產(chan) 邁出的重要一步。采用塗裝機器人及控製軟件,塗料的用量可減少30%左右。機器人將降低人力成本並減少人工操作帶來的誤差,油漆的光澤度可提高10%,桔紋、顆粒和異物等麵漆缺陷都得到有效改善,塗裝整體(ti) 品質將實現大幅提高,有助於(yu) 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去年7月,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在深圳表示,富士康正在不斷增加生產(chan) 線上的機器人數量,以完成簡單重複的工作,取代非技術工人。當時,富士康有1萬(wan) 台機器人,預計2012年將達到30萬(wan) 台,2014年後機器人的規模將達到100萬(wan) 台。
相比這些知名企業(ye) ,一些中小型民營企業(ye) 在使用工業(ye) 機器人的步子邁得相對艱難一些。萊恩精機副總經理崔麗(li) 君告訴記者,該公司的產(chan) 品售價(jia) 從(cong) 幾萬(wan) 元到幾百萬(wan) 元不等,客戶以中高端為(wei) 主,一些民營企業(ye) 對使用工業(ye) 機器人有興(xing) 趣,但聽到價(jia) 格之後就會(hui) 遲疑。
“外資企業(ye) 在使用工業(ye) 機器人的意識上,相較本土企業(ye) 而言更先進些,不過本土企業(ye) 對工業(ye) 機器人的認知不斷增強,而且需求也越來越大。”深圳市福士工業(ye) 科技有限公司營銷負責人李俊告訴記者,福士可為(wei) 客戶定製標準及非標工業(ye) 機器人,客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的用戶也在持續增長,該公司統計的數據顯示,通訊、電腦及其周邊、LED、家電等行業(ye) 均有使用工業(ye) 機器人且對其需求呈上升趨勢。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