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將大規模應用(二)

星之球激光 來源:南方日報2012-05-31 我要評論(0 )   

機器人未來或能雇傭(yong) 據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樊建平介紹,一台擰螺絲(si) 機器人大概一萬(wan) 多元,可以24小時工作,完成六個(ge) 工人的工作量,而一個(ge) 工人一年工資就大概...

 

       機器人未來或能“雇傭(yong) ”

 

  據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樊建平介紹,一台擰螺絲(si) 機器人大概一萬(wan) 多元,可以24小時工作,完成六個(ge) 工人的工作量,而一個(ge) 工人一年工資就大概要兩(liang) 萬(wan) 元,使用機器人可以大大節省工廠的人工成本、提高生產(chan) 效率。

 

  雖然使用工業(ye) 機器人的好處很多,但對一些企業(ye) 來說,使用工業(ye) 機器人的門檻依然很高。如何讓更多有需要的企業(ye) 用得起工業(ye) 機器人?一些業(ye) 內(nei) 人士已在思考這個(ge) 問題。

 

  深圳市電子裝備產(chan) 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施浩告訴記者,深圳一些知名企業(ye) 的焊接等流程已使用工業(ye) 機器人。目前,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對工業(ye) 機器人的需求越來越大,不過,一些希望使用工業(ye) 機器人的企業(ye) 確實有些障礙,首當其衝(chong) 就是資金問題。基於(yu) 這一情況,該協會(hui) 計劃協調政府資金及民間資本成立服務機構,幫助有市場前景、技術實力的企業(ye) 提前使用工業(ye) 機器人,讓企業(ye) “先用再付錢”。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深圳市機器人協會(hui) 秘書(shu) 長畢亞(ya) 雷告訴記者,該院正在做低成本自動化方麵的項目,還計劃在今年內(nei) 推出第一批在衝(chong) 壓、鎖絲(si) 等方麵有專(zhuan) 業(ye) 技能的機器人,企業(ye) 老板可以像雇傭(yong) 工人一樣“雇傭(yong) ”機器人,做得不好可以把它“炒”了。

 

  李俊也認為(wei) ,工業(ye) 機器人租賃的商業(ye) 模式或可成為(wei) 促進此行業(ye) 快速發展的一種模式。他告訴記者,一些為(wei) 大公司提供零配件的中小企業(ye) 不具備品牌及核心競爭(zheng) 力,訂單變化對他們(men) 影響很大,因此在選擇工業(ye) 機器人產(chan) 品時非常謹慎。

 

  “來大訂單了一時招聘不到人接不了,當訂單少時又要花錢養(yang) 一批人,采用工業(ye) 機器人雖然可解決(jue) 此問題,訂單多就多開機,訂單少就少開機,但前期投入成本較大,使之處於(yu) 兩(liang) 難境地。”李俊稱,如可靈活“雇傭(yong) ”工業(ye) 機器人,勢必將滿足這些企業(ye) 此方麵的需求。

 

  深圳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稱,租賃機器人的模式可以小範圍應用,不過由於(yu) 工業(ye) 機器人價(jia) 格較高,企業(ye) 抵押、折舊等問題複雜,這種模式也有一定風險,可能無法大範圍推廣。

 

  據畢亞(ya) 雷介紹,廣東(dong) 對工業(ye) 機器人的需求特別大,會(hui) 產(chan) 生各種各樣創新的需求,有必要在商業(ye) 模式上有所創新,而產(chan) 學研資各方麵的聯合將有助於(yu) 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今年4月28日,深圳市機器人產(chan) 學研資聯盟成立,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發起成立,首批會(hui) 員包括騰訊、研祥、深圳大學、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36家產(chan) 業(ye) 界的企業(ye) 、高校、研究機構及投資機構。

 

  “以後廠廠都有機器人”

 

  每年高交會(hui) 上,各式機器人都成為(wei) 市民關(guan) 注的熱點,掃地機器人、小Q機器人、聊天機器人、炒菜機器人、家庭監控機器人等備受矚目。樊建平表示,機器人是個(ge) 很大的市場,更大的發展機遇在於(yu) 與(yu) 機器人技術相關(guan) 的信息、家電、通訊、裝備製造業(ye) 。他介紹,深圳機器人產(chan) 業(ye) 規模全國最大,僅(jin) 深圳市機器人協會(hui) 63家機器人企業(ye) 去年的產(chan) 值就已達160億(yi) 元,這些機器人企業(ye) 的發展增速約為(wei) 50%至60%。

 

  “以後家家都有機器人、廠廠都有機器人是一定的,機器人領域一定會(hui) 出個(ge) ‘華為(wei) ’。”畢亞(ya) 雷告訴記者,目前中國從(cong) 事工業(ye) 機器人企業(ye) 生產(chan) 的企業(ye) 中,規模大、品牌響的企業(ye) 還不多。深圳有很多做工業(ye) 機器人的企業(ye) ,但骨幹企業(ye) 還較少,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在畢亞(ya) 雷看來,人們(men) 對工業(ye) 機器人已經比較了解,工業(ye) 機器人尚未大麵積普及的原因,是生產(chan) 企業(ye) 還沒有做現場定製的能力。一些大的工業(ye) 機器人生產(chan) 廠家是國外的,都是代理商在做,產(chan) 業(ye) 的集成創新程度還不夠。

 

  據了解,富士康一度從(cong) 外國引進了各種類型的工業(ye) 機器人,應用於(yu) 噴塗、焊接、裝配及搬運取放等生產(chan) 現場,但通過大規模使用之後,發現這些機器人存在一些不足。2006年,富士康成功自主研發的“富士康深圳一號”工業(ye) 機器人替代進口並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不僅(jin) 可以取代生產(chan) 組裝線工人在精密零件組裝或在噴塗、焊接等不良工作環境中工作外,還可與(yu) 數控超精密銑床等工作母機結合製造模具,並且還能有效降低生產(chan) 成本和產(chan) 品不良率。

 

  不可否認的是,雖然中國的工業(ye) 機器人產(chan) 業(ye) 在不斷進步,但和國際同行相比,差距依舊明顯。施浩稱,日本等發達國家在工業(ye) 機器人方麵起步早,國內(nei) 沈陽、西安等城市率先進行工業(ye) 機器人的創新。相比之下,深圳不是最早發展工業(ye) 機器人產(chan) 業(ye) 的,但由於(yu) 高科技基礎好,深圳工業(ye) 機器人產(chan) 業(ye) 化速度快。

 

  曾在日本某大型衝(chong) 壓光電一體(ti) 化設備公司任職的暢誌軍(jun) 認為(wei) ,以前國內(nei) 主要靠進口日本等地的工業(ye) 機器人,中國在工業(ye) 機器人領域剛剛起步,一些國內(nei) 企業(ye) 剛嶄露頭角,還沒有太多已經做起來的大企業(ye) ,除了技術因素以外,能真正為(wei) 客戶提供有效、放心的工業(ye) 機器人的企業(ye) 還不多。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