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萊州見到了平時在高端展會(hui) 上才能一見的機器人。
“這是我們(men) 投入幾千萬(wan) 元研發經費,用兩(liang) 年時間研製出來的機器人,明年將開始批量生產(chan) 。”山東(dong) 康佰力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誌軍(jun) ,在車間裏一邊遙控著機器人一邊告訴導報記者,他們(men) 計劃的年產(chan) 量為(wei) 2000台,按照每台售價(jia) 六七十萬(wan) 元計算,年產(chan) 值近15億(yi) 元。
而且這是一個(ge) 潛力巨大的市場。據劉誌軍(jun) 介紹,隨著人力成本的上升和高級技工的缺乏,越來越多的企業(ye) 開始注重設備更新,增加自動化的機器人。尤其是汽車製造行業(ye) ,像一汽、現代、奇瑞等,都大批量使用機器人。但目前國內(nei) 市場上有規模的機器人製造企業(ye) 隻有兩(liang) 家,產(chan) 品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從(cong) 國外進口機器人成為(wei) 許多企業(ye) 的長期選擇,但進口機器人價(jia) 格高昂。
在對市場充分調研後,原來做化工產(chan) 業(ye) 的劉誌軍(jun) 決(jue) 定進軍(jun) 機器人研製行業(ye) 。“我們(men) 沒有人才、技術優(you) 勢,就和哈工大合作,國家機器人自動化研究中心就在哈工大。”劉誌軍(jun) 說,哈工大在機器人方麵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人才資源也是全國最頂尖的,而自己擁有生產(chan) 製造和市場推廣優(you) 勢,兩(liang) 者互補,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都不存在。他要做的就是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批量化生產(chan) ,並做好售後服務。
不過,使用機器人的前期投入較大,但從(cong) 長遠看,這是一筆合算的賬。如購買(mai) 100台機器人需要一次投入5000萬(wan) 元,但機器人可以24小時運轉,因而其工作量相當於(yu) 二三百個(ge) 工人。按照一個(ge) 技術工人年薪5萬(wan) -6萬(wan) 元計算,企業(ye) 如果使用人工的話,每年需要支付薪酬1500萬(wan) 元左右,同時使用工人還需配備管理者等。機器人卻隻需定期保養(yang) 維護,使用3年就能收回成本。而且機器人的使用壽命可達10-20年,企業(ye) 還可根據需要對機器人進行升級。
“人工製造的產(chan) 品質量不穩定,會(hui) 有較大差異,而機器人幹得都一樣,精度高。”劉誌軍(jun) 說,普通企業(ye) 用機器人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工作業(ye) 。可以說,機器人是當代最高意義(yi) 上的自動化,代表著一個(ge) 國家高新技術的發展水平,世界上很多國家對機器人研製的支持力度都很大。我國也將迎來一個(ge) 機器人產(chan) 業(ye) 加速發展的時代,工業(ye) 製造將加速進入“機器人化”的時代。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