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春剛剛成為(wei) 南海“藍海人才計劃”10個(ge) 簽約團隊之一。6個(ge) 月前,他注冊(ce) 成立廣東(dong) 高聚激光公司,開始運作把大功率半導體(ti) 激光器模塊和係統的產(chan) 業(ye) 化項目帶到佛山高新區獅山核心園區。
過去,大功率激光器多數使用在國家安全和軍(jun) 工領域,今年1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發布《工業(ye) 轉型升級投資指南》,將大功率半導體(ti) 激光器列為(wei) 裝備改善重點產(chan) 品。“大功率激光器對廣東(dong) 、佛山機械行業(ye) 的加工能力、水平將帶來全麵的提升。”佛山市技術創新協會(hui) 秘書(shu) 長黃誌海認為(wei) 。而趙青春估計,到2015年,僅(jin) 在工業(ye) 加工領域,大功率激光器在中國將擁有250億(yi) 到300億(yi) 元的市場。
然而,對於(yu) 全部由海歸人才組成的趙青春團隊來說,如何解決(jue) 初創型企業(ye) 麵臨(lin) 的資金問題可能更為(wei) 迫切。廣東(dong) 西屋康達空調有限公司向趙青春團隊注資了1000萬(wan) 元,南海國資也有興(xing) 趣投資,但趙青春坦承,錢還不夠,“整個(ge) 產(chan) 業(ye) 化項目在兩(liang) 年內(nei) 都需要大量投入。”
未來3年全球市場近千億(yi) 元
按照趙青春的說法,從(cong) 現代生活到現代工業(ye) ,激光應用幾乎隨處可見,比如光纖傳(chuan) 輸、BlueRay藍光播放器,還有激光切割、焊接等。大眾(zhong) 汽車許多都以激光焊接為(wei) 賣點,在未來甚至可能出現激光發電、激光影院等。
“激光器有很多種,但半導體(ti) 激光器在大功率方麵的開發潛力更高,也是目前國際市場上最主流的激光器。”趙青春說。
據了解,半導體(ti) 激光器是以半導體(ti) 材料為(wei) 工作物質,以電流注入作為(wei) 激勵方式的一種小型化激光器。“半導體(ti) 激光是目前電光效率最高的激光源,是光纖激光的2倍、固體(ti) 激光和二氧化碳激光的5—10倍,正在不斷引入工業(ye) 應用。”
這是一個(ge) 非常精尖、專(zhuan) 業(ye) 的領域,所以趙青春團隊每次向政府部門以及投資人推介時,並不過多糾纏於(yu) 技術問題,而是重點強調大功率激光器對廣東(dong) 、佛山機械行業(ye) 加工能力、水平將帶來全麵提升。
“隻要是金屬加工,幾乎所有領域都可以使用,包括鋼鐵、汽車、輪船、航天,哪怕是一些小型產(chan) 品的行業(ye) 也可以用。”趙青春說,半導體(ti) 激光產(chan) 業(ye) 成熟後,一些小型工廠隻要買(mai) 兩(liang) 台機房就可以開廠,因為(wei) 激光器的效率非常高。
在國家安全和軍(jun) 工領域,大功率激光器的應用已經很常見,這是因為(wei) 軍(jun) 工項目可以承受高昂的費用。趙青春2005年就開始在美國做相關(guan) 工作,一個(ge) 項目的研究經費經常高達幾百萬(wan) 美元。但是,要進入常規工業(ye) 加工領域,成本必須降下來。“既要追求高功率,又要追求高效率、高亮度、成本低,才容易進入到其他領域。”
據統計,目前工業(ye) 加工是激光應用最大的市場,2011年,全球激光應用產(chan) 值大約500億(yi) 元,其中約1/4在中國消化。趙青春說,這個(ge) 增長速度很快,到2015年中國市場規模就能達到250億(yi) 至300億(yi) 元,全球可以接近千億(yi) 元。“半導體(ti) 激光可以取代其他激光來搶占這個(ge) 市場。”
整合產(chan) 業(ye) 鏈或為(wei) 最佳商業(ye) 模式
佛山並非趙青春回國後的第一站。廣東(dong) 高聚激光公司成立之前,趙青春團隊在蘇州組建了蘇州華必大激光有限公司,並且在中科院蘇州納米所裏擁有一個(ge) 激光研究實驗室。但機械裝備的重頭市場在廣東(dong) ,趙青春希望離市場更近一點,同時尋找其他投資者。
如何布局這個(ge) 產(chan) 業(ye) ,這支團隊已經有比較清晰的商業(ye) 模式思路。他們(men) 堅信,半導體(ti) 激光器項目要做就做產(chan) 業(ye) 鏈,否則很難盈利。
“這個(ge) 產(chan) 業(ye) 的最上遊就是半導體(ti) 激光芯片,這一塊的高功率產(chan) 品百分之百依靠進口,國外價(jia) 格一提,利潤都會(hui) 犧牲掉。而且給你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產(chan) 品,但價(jia) 格一定是最貴的。國內(nei) 技術發展受到這方麵的牽製,所以我們(men) 一直都非常堅定要做產(chan) 業(ye) 鏈。”趙青春說,國外最知名的5大激光器公司實際上都在做產(chan) 業(ye) 鏈,但上遊的東(dong) 西不一定賣,隻賣係統。
據了解,激光器產(chan) 業(ye) 鏈基本是這樣布局:上遊做芯片,中遊做封裝、光束整形技術、核心元器件等,下遊就是係統集成。
趙青春團隊的思路是,佛山公司做係統集成,蘇州公司做中遊。“核心部件、關(guan) 鍵技術我們(men) 能夠在蘇州做,有些技術可以不生產(chan) ,通過出讓技術形成新的合夥(huo) 公司,把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做起來。”
他透露,目前蘇州公司有一條生產(chan) 線,並且一部分設備已經到位,但他們(men) 準備春節前把生產(chan) 線搬到佛山,把相關(guan) 業(ye) 務和一些開發研究變成完整的生產(chan) 線、產(chan) 品。“轉移到佛山來,走的步伐會(hui) 更快點。”
趙青春甚至把並購整合也考慮在內(nei) 。“爭(zheng) 取並購一些國外公司是有可能的。”他透露,團隊中尚未歸國的人員正在美國籌備建立研發室,為(wei) 將來並購做準備。“激光行業(ye) 很敏感,許多項目都用於(yu) 軍(jun) 工,中國公司去並購很難,需要間接的方式。”
芯片項目也正在籌劃,芯片團隊有5人正在運作。但趙青春坦承,芯片項目投資需要1.5億(yi) 元,籌集資金是一個(ge) 巨大挑戰,需要與(yu) 政府合作。他透露,已經跟佛山市的領導探討過該項目。
高技術海歸團隊受製於(yu) 資金
在核心技術被國外企業(ye) 壟斷的背景下,趙青春敢提整合產(chan) 業(ye) 鏈,是因為(wei) 他對自己的團隊很自信。他介紹,團隊技術成員由10多位從(cong) 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歸國的博士組成,他們(men) 平均在海外學習(xi) 、工作了15年以上,回國前多就職於(yu) INTENSE公司、IPG公司等國際知名公司,並擔任技術主管等職務。“我們(men) 的老東(dong) 家未來可能是我們(men) 的合作夥(huo) 伴,也可能是我們(men) 的競爭(zheng) 對手。”
這種由高級技術人才組成的團隊在創新能力上毋庸置疑,並且也懂得企業(ye) 管理經營。但團隊也有弱點,資金嚴(yan) 重依賴外部投資。趙青春坦承,團隊自身的投入比較有限,資金需要多種途徑,比如政府或者有遠見的企業(ye) 家、天使基金。
據了解,該公司獲得了西屋康達1000萬(wan) 元的注資,南海公投也有意入股,蘇州華必大也獲得了政府投入。但趙青春說,佛山項目並不能一開始就產(chan) 生效益,因為(wei) 這是一個(ge) 大功率半導體(ti) 激光器的產(chan) 業(ye) 化項目,大概需要兩(liang) 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夠將成熟產(chan) 品推向市場。而這兩(liang) 年內(nei) ,團隊人員的持續補充還是研發費用都需要持續投入。
他解釋,半導體(ti) 激光器項目本身可以說有風險,因為(wei) 高技術非常密集,但也可以說沒風險,因為(wei) 他們(men) 團隊的每一項技術都可以拿去賣錢。“這個(ge) 項目需要時間和耐心,回報卻很巨大。”他認為(wei) ,最理想的模式是前期獲得政府投入,一旦有效果,風投就願意跟著進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