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機器人

機器人做手術比醫生安全嗎?

激光製造商情 來源:現代快報2013-10-23 我要評論(0 )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 利用機器人做外科手術最終成為(wei) 了21世紀一項安全而高效的醫療手段。現在的外科手術經常是這樣的場景:外科醫生坐在控製台上看著手術部位的三維視...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 利用機器人做外科手術最終成為(wei) 了21世紀一項安全而高效的醫療手段。現在的外科手術經常是這樣的場景:外科醫生坐在控製台上看著手術部位的三維視圖,通過計算機把指令傳(chuan) 給機械手臂,由機械手臂對患病部位進行手術。

  這種技術的應用意味著外科醫生可以使用更精細的工具,減少對病人身體(ti) 的損害,比如說,減少病人的失血。

  機器人被應用於(yu) 外科手術最初是在2000年,一開始是簡單的手術,現在它們(men) 已經參與(yu) 到越來越複雜的手術當中了,比如說子宮切除、膽囊切除和心髒受損瓣膜修複手術。

  不過,雖然大多數情況下,機器人會(hui) 將手術做得“溜光水滑”,但這項技術仍有一定的風險。專(zhuan) 家學者越來越擔心使用機器人做外科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問題1 損壞健康器官

  英國有一個(ge) 病人差點因為(wei) 給他做手術的機器人程序出了錯而送命。這名患者患有前列腺癌,他需要接受一次微創切除前列腺的手術,給他動刀的是機器人。結果手術中機器人破壞了他的腸子,導致嚴(yan) 重的感染,這名患者出現了器官功能衰竭、心髒驟停的症狀。他在重症監護室了待了兩(liang) 個(ge) 多月。又經過了好幾個(ge) 月的康複治療,他才完全複原,現在正在向醫院索賠。

  這名男子並非“一個(ge) 人在戰鬥”,總部位於(yu) 美國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製造公司現在正麵臨(lin) 26起這樣的糾紛,起訴該公司的病人中有的被刺破血管或器官,有的腸道嚴(yan) 重受損,還有的出現了敗血症、生命垂危。

  因機器人差錯送了命的也不在少數,2007年,一名芝加哥男子在接受機器人做的脾髒摘除手術後死亡。2012年,又有一名女子在接受子宮切除手術時被機器人不慎刺破了血管,最終因失血過多死亡。

  問題2 電流觸擊患者

  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消息,一家名為(wei) “直覺”的醫療器械公司自去年1月以來已經遇到了500個(ge) 問題,其中一個(ge) 是本來應該通到手術機器人身上的電流卻通到了患者的身上。

  45歲的西納·威爾遜來自美國新澤西州,今年早些時候她打了一場官司,起訴“直覺”公司生產(chan) 的機器人在給她做手術時漏電,當時電流從(cong) 機器人的手臂處“跳轉”到了她身上的設備中,導致她遭遇電擊,造成嚴(yan) 重的傷(shang) 害,手術完成後,她出現了慢性腹痛和嚴(yan) 重的腸道問題。

  問題3 效果不比人好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問題出在機器人身上,但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是負責操作機器人進行手術的外科醫生技術不夠熟練,他們(men) 沒有受到足夠的培訓,不能正確地操作機器人。

  不過也有專(zhuan) 家認為(wei) ,即使外科醫生操作機器人的技術過關(guan) ,使用機器人做手術也不一定比人做手術的效果更好。上個(ge) 月統計出的一項數據表示,在16000名做了子宮切除手術的婦女當中,接受機器人手術的患者出現並發症的比例並不比接受醫生手動手術的患者低。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