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機器人

中國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

星之球科技 來源:先進製造2014-12-22 我要評論(0 )   

如果說幾年前許多人對工業(ye) 機器人還稍感陌生的話,那麽(me) 現在機器人時代已悄然降臨(lin) 身邊。今年上半年我國共銷售工業(ye) 機器人6400台,是去年全年銷售量的66.8%;預計全年國產(chan) 工...

   如果說幾年前許多人對工業(ye) 機器人還稍感陌生的話,那麽(me) 現在“機器人時代”已悄然降臨(lin) 身邊。今年上半年我國共銷售工業(ye) 機器人6400台,是去年全年銷售量的66.8%;預計全年國產(chan) 工業(ye) 機器人銷售總量將超過1.2萬(wan) 台,同比增長25%左右……2014年的國產(chan) 工業(ye) 機器人市場“火得發燙”。

  在產(chan) 業(ye) 政策的激勵和市場需求的帶動下,機器人領軍(jun) 企業(ye) 產(chan) 業(ye) 化能力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新企業(ye) 也積極投身於(yu) 機器人產(chan) 業(ye) 當中,一個(ge) 個(ge) 與(yu) 機器人有關(guan) 的故事就這樣發生了……

  2014年,工業(ye) 機器人被來自全世界的喧囂議論包圍著。無論誰談到第三次工業(ye) 革命和工業(ye) 4.0,就不得不說機器人;無論誰提及先進製造和新科技革命,也都會(hui) 說到機器人。其中,中國機器人的話題又成了最大的焦點。這是因為(wei) ,工業(ye) 機器人在中國市場總銷量已經占到全球銷量的五分之一,超過日本,成為(wei) 全球第一大工業(ye) 機器人市場。

  當機器人在中國各家企業(ye) 生產(chan) 一線忙得熱火朝天時,中國敏銳的“創新”神經再次被觸動。在政府部門,在科研院所,在企業(ye) 一線,正發生著很多振奮的故事。所有故事中,有一個(ge) 共同的聲音,這就是——奔跑吧,機器人!

\

  從(cong) 機器蛇到大飛機

  一條機器蛇與(yu) 邢登鵬“對視”著。

  這一幕發生在5年前卡內(nei) 基梅隆大學機器人所組織的一次展覽上。與(yu) 其說展覽,不如說是一場高級機器人的“聚會(hui) ”,各種想得到和想不到的機器人在快門聲中出盡了風頭。

  “你能叫它爬到我的腿上嗎?”邢登鵬說。“當然!”這條“蛇”順著他的褲腿向上爬。邢登鵬用所有“專(zhuan) 業(ye) ”神經去感受它:對褲子沒有很大抓力,“蛇”身上的各個(ge) 環節運動流暢。這讓當時在這所全美第一的機器人所訪問學習(xi) 的邢登鵬大開眼界,再想想國內(nei) 技術與(yu) 之相比的差距,心裏萬(wan) 分著急。

  5年過去了。如今,邢登鵬已經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他和同事吳保林、李海鵬等手上最新的任務,就是攻關(guan) 一種高級工業(ye) 機器人:複合材料鋪絲(si) 機。

  飛機機翼多是特殊材料製成且形狀不規則,需要有特殊的裝備將材料一層層鋪上才能成型。這個(ge) 裝備就是鋪絲(si) 機,法國、西班牙做得最好,但技術長期被國外封鎖,我國企業(ye) 要用,至少得掏上千萬(wan) 元,當然,還得在別人願意賣的前提下。為(wei) 此,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團隊去年開始就瞄準了這塊硬骨頭,立項攻關(guan) 。

  這個(ge) 鋪絲(si) 機難就難在,它要在機械臂的前端安裝附加設備,讓機器人能在運動中完成鋪料、加熱、塑狀成型,比一般的搬運、焊接複雜得多。前端設備怎麽(me) 做、運動控製怎麽(me) 弄,都是大難題。所以,目前國外都沒有幾家能做出來。但是,這個(ge) 高級機器人一旦誕生,不僅(jin) 能推動國產(chan) 大飛機製造,還能被應用於(yu) 很多跟複合材料相關(guan) 的製造業(ye) ,勢必讓我國工業(ye) 機器人的水平再進一步。

  同時,這個(ge) 鋪絲(si) 機項目還很接地氣,已經跟天津市東(dong) 麗(li) 區聯合成立了研究院,一旦研製成功,將成立公司進行產(chan) 業(ye) 化運作。5年前被國外機器人觸動的邢登鵬,如今正和同事們(men) 憋著勁要做出觸動國外的成果。

  機器人,大概由本體(ti) 、傳(chuan) 感係統、執行係統、控製係統組成。如果非要跟人對應,本體(ti) 相當於(yu) 軀幹,傳(chuan) 感係統如同眼睛、皮膚,執行係統則是關(guan) 節、肌肉,控製係統是大腦。在邢登鵬看來,我國機器人正努力從(cong) “軀幹”走向“大腦”。“在這個(ge) 過程中,我們(men) 關(guan) 鍵部件要跟上、要向智能化發展、要瞄準高端前沿裝備,整個(ge) 產(chan) 業(ye) 環境和研究氛圍也必須把軟件提高到跟硬件一樣的重視程度。”邢登鵬說。

  重拾8年遺珠

  與(yu) 科研院所一樣,企業(ye) 也邁開大步“走向”機器人。

  2014年的高潤林變得更加繁忙,在陝西寶雞總部廠區,這位在秦川機床幹了28年的“老技術”要和同事們(men) 扛起一個(ge) 大任務:工業(ye) 機器人減速器研發。

  減速器,其實離百姓生活並不遠。高檔酒店的自動門、高鐵車廂裏的自動門等都在用減速器這個(ge) 增力設備。隻是用到機器人身上的減速器對傳(chuan) 動精度要求更高,誤差要控製在六十分之一度之內(nei) 。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機器人重複勞動時的精度。這個(ge) “精致”部件長期依賴進口,不僅(jin) 讓我國機器人企業(ye) 成本增加,交貨期也不能保證,無法穩定生產(chan) 。要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隻能靠自主創新。

  其實,秦川機床做減速器並不是心血來潮。高潤林回憶說,早在上世紀90年代,大連交通大學就聯合秦川承擔了國家863項目“機器人用RV減速器”。之所以選擇秦川,是因為(wei) 生產(chan) 這種減速器必須依靠精密齒輪製造技術,而這一技術正是磨齒機生產(chan) 定點單位秦川機床的特長。

  4年攻關(guan) ,圖紙終於(yu) 變成了實物。可這個(ge) 高投入、低產(chan) 出的東(dong) 西能賣給誰呢?市場在哪裏?在當時的環境下,誰也看不清,秦川隻能把精力先投在主營業(ye) 務上。漸漸地,這個(ge) 創新成果被束之高閣,而且一放就是8年。#p#分頁標題#e#

  這之後,中國工業(ye) 機器人的裝機量每年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市場的曙光掃除了遲疑。2009年,秦川決(jue) 定重拾減速器研發,但是,早年先進的成果已被實現甚至超越,要達到領先水平,難度不亞(ya) 於(yu) 最初的攻關(guan) 。

  “減速器的關(guan) 鍵零件包括偏心軸、針齒殼、擺線輪、行星齒輪等,每一個(ge) 部件都有很大的加工難度。”高潤林說,倘若是一般部件,照著清單采購零件,用現成的設備就能做。可這個(ge) 新玩意,不僅(jin) 要做出“蛋”——減速器產(chan) 品,還要有“雞”——能夠批量穩定生產(chan) 減速器的專(zhuan) 用設備。好在秦川已有減速器研發基礎以及在機床加工設備上的優(you) 勢,再加上市場發展的強烈緊迫感,讓這第二次攻關(guan) 能夠大跨步推進。

  提前謀劃和付諸行動,讓秦川的減速器項目在今年正式得到了國家科技重大專(zhuan) 項支持。

  目前,秦川機床生產(chan) 的BX減速器在主要技術指標上已能媲美國際同類產(chan) 品,明年將具備6萬(wan) 套至9萬(wan) 套的生產(chan) 能力。“產(chan) 品一旦批量入市,對國內(nei) 機器人減速器市場,包括產(chan) 品的價(jia) 格走向,都將產(chan) 生重要影響。”高潤林說。

  係列化、高精度、低成本,這是秦川機床董事長龍興(xing) 元對減速器研發的要求。“我是學機械工程出身,許多事都習(xi) 慣做好了再說。”龍興(xing) 元習(xi) 慣了低調,但也堅信,秦川的關(guan) 鍵元件將助推中國機器人迅速產(chan) 業(ye) 化。

  “機器人”之問

  劉進長,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員。他從(cong) 20多年前就開始追蹤研究我國的機器人發展,擔任過國家863計劃機器人技術主題辦公室成員,對我國“機器人圈”知根知底。2014年,劉進長發現,更多的人開始好奇地,甚至迫不及待地詢問他關(guan) 於(yu) 機器人的那些事兒(er) 。

  “很多人會(hui) 問,我國機器人企業(ye) 的總體(ti) 水平到底怎樣。”劉進長說。新鬆、博實、廣州數控、埃夫特、埃斯頓……劉進長近些年走遍了我國這些機器人企業(ye) ,他幾乎是“盯”著他們(men) 長大。“有聲有色。”這是劉進長對這些企業(ye) 的總體(ti) 評價(jia) 。

  “有聲有色”,這個(ge) 詞適度而客觀。2013年,國內(nei) 企業(ye) 在我國銷售工業(ye) 機器人的總量超過9500台,雖然數量暫時還未超過國外企業(ye) ,但超過65%的增長幅度足以顯示強勁的發展勢頭。

  “這些企業(ye) 麵向市場需求,錘煉市場適應能力,靠自己的努力在國家一係列支持下實現了快步發展。”劉進長說。

  當然,也有人把“機器人產(chan) 能過剩”的“犀利”話題拋給劉進長。“現在機器人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很多上市公司在通過並購、投資等方式進入機器人產(chan) 業(ye) ,國外巨頭也紛紛將生產(chan) 基地設在中國,這些因素進一步催化了機器人產(chan) 量的增加。”他回答得很從(cong) 容,“但是,說產(chan) 能過剩為(wei) 時尚早!”

  劉進長在調研中發現,不斷有新的應用領域在開拓,比如生產(chan) 衛浴用品的企業(ye) 就用上了機器人,廣東(dong) 越來越多的電子企業(ye) 也在生產(chan) 線上逐步加大了機器人應用。“隨著技術進步,機器人會(hui) 在醫療、服務、危險作業(ye) 、星球探測、海洋探測、軍(jun) 事等領域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劉進長說,“迄今我還沒有看見和聽說哪家機器人廠有賣不出去的貨。”

  也有人關(guan) 心機器人產(chan) 業(ye) 最終的競爭(zheng) 點。“人!”劉進長斬釘截鐵,“沒有人保障不了創新,沒有創新怎麽(me) 去生產(chan) 更好的機器人。”現在,我國已建立了一批相關(guan) 的國家級研發基地,為(wei) 機器人產(chan) 業(ye) 培育人才。同時,也舉(ju) 辦了一些機器人比賽,供學生動手創新,機器人課也已列入學生選修課程。“一個(ge) 新的素質教育平台正在形成。”劉進長說。

  “搶飯碗”的擔憂

  一片漆黑中,機器人在生產(chan) 線上有條不紊地生產(chan) 著洗衣機。這一幕早已真實地發生在海爾集團的生產(chan) 車間裏。以前這個(ge) 車間有108個(ge) 人,現在全被機器人替代。海爾在全球20多個(ge) 工業(ye) 園的產(chan) 值每年都在遞增,但他們(men) 工人的數量卻在逐年減少。

  “如果你今天不減少一些人,明天企業(ye) 就不存在了。”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在今年的一次公開演講中語氣沉重。他說,美國通用電氣將大量熱水器、洗衣機代工業(ye) 務回遷到路易斯維爾,還發表了一篇文章,說在美國代工的產(chan) 品比在中國代工成本下降20%以上。文章題目觸目驚心:“讓中國製造一邊去吧”。

  與(yu) 海爾一樣,機器人已經從(cong) 我國眾(zhong) 多企業(ye) 的“備選”變為(wei) “必選”。也正因為(wei) 這樣,人們(men) 開始向機器人投去警惕的目光:它會(hui) 跟我們(men) “搶飯碗”嗎?當然,這種擔憂不隻出現在中國。歐盟委員會(hui) 的一項調查發現,70%多的受訪者擔心機器人會(hui) 把自己的飯碗搶走。專(zhuan) 家學者們(men) 因此啟動了多項科學研究,結果卻是:一個(ge) 工業(ye) 機器人可以創造3.6個(ge) 工作崗位。未來8年,機器人可以直接或間接創造200多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

  “這並不難理解。”劉進長說,機器人畢竟要經過人的設計,也需要持續性的跟蹤維護,這個(ge) 過程中會(hui) 培育出很多新的職業(ye) 。而且,如果把工作分成3個(ge) 層次:腿和手、笑臉和嘴、腦和思想,機器人隻停留在前2個(ge) 層麵。這就意味著,將有更多的人從(cong) 枯燥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創造更多新的工作崗位。 

  “很多事情,不要還沒有開始做,就已經害怕了,這樣是不可能成功的,我們(men) 必須敢於(yu) 站在浪尖上闖。”劉進長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