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機器人

2014中國機器人發展:驚喜中仍有不足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世界經理人》2014-12-25 我要評論(0 )   

2014年中國機器人得到顯著發展,同時也受到技術、價(jia) 格、人才等因素的阻礙,總的來說是驚喜中仍有不足。 全球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重視製造業(ye) 的發展。自遭遇了2008年...

       2014年中國機器人得到顯著發展,同時也受到技術、價(jia) 格、人才等因素的阻礙,總的來說是驚喜中仍有不足。

  全球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重視製造業(ye) 的發展。自遭遇了2008年金融海嘯的破壞性衝(chong) 擊後,各國都在思考過去的發展思路,特別是發達國家“重金融、輕工業(ye) ”的思維開始扭轉,製造業(ye) 重新成為(wei) 各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

  “智能製造”全球發力

  與(yu) 此同時,IT與(yu) 自動化技術的快速進步,也為(wei) 製造業(ye) 注入了新的活力。多種新技術的結合,誕生了麵向未來的製造業(ye) 新概念——智能製造。各國都將實現這一構想作為(wei) 製造業(ye) 發展的目標,我們(men) 看到德國率先提出了“工業(ye) 4.0”(Industry4.0)的概念,美國提出了“先進製造夥(huo) 伴關(guan) 係”(AMP)計劃,日本則推行“智慧製造係統”(IMS),等等這些製造業(ye) 大國都在大力推行製造業(ye) 的革新計劃,目的都是希望透過先進的IT與(yu) 自動化技術,讓製造係統擺脫傳(chuan) 統的僵硬的機械化桎梏,實現“智能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中國作為(wei) “世界工廠”,自然不甘於(yu) 人後,“製造業(ye) 2025”計劃已經提上議事日程,目標是希望在2025年成為(wei) 全球製造業(ye) 強國,到2035年時超越德國、美國、日本等製造業(ye) 大國。雖然“中國製造”早已聲名遠播,但大多數仍是低端製造,高端製造業(ye) 仍然掌握在歐美國家手中;同時,支撐製造業(ye) 發展的先進製造裝備,發達國家仍然占有絕對優(you) 勢。據研究機構Gartner的報告,目前全球數控機床、工業(ye) 機器人、智能控製係統等智能製造設備的全球前50大廠商中,74%來自德、美、日三國。

  同時,在需求端,中國的智能裝備擁有量仍然大大落後於(yu) 歐美發達國家。“2013年,每萬(wan) 名工人機器人數仍為(wei) 23台,落後於(yu) 韓國的396、日本的332、德國273,也落後於(yu) 世界平均水平58台。包括特種傳(chuan) 感器、智能儀(yi) 器儀(yi) 表、自動控製係統、高檔數控係統和機器人的自動化生產(chan) 占總生產(chan) 比重不到5%。”普華永道思略特管理谘詢有限公司合夥(huo) 人、大中華區副總裁夷萍介紹說。

  起點較低,也恰恰預示著發展空間還很廣闊。如數控機床、工業(ye) 機器人、智能控製係統方麵,中日韓三國的銷售比例居全球之冠。據WohlersAssociate的報告,2013年這三個(ge) 國家工業(ye) 機器人的銷量是歐洲的2倍,美洲的3.4倍。可見,亞(ya) 洲已經成為(wei) 全球智能製造設備的需求熱點,而中國無疑是其中的主力。“隨著製造業(ye) 向著高附加值轉化、人力資源成本上升、生產(chan) 流程重組和優(you) 化等因素的影響,機器人等智能製造裝備在中國製造業(ye) 的應用前景廣闊。”夷萍指出。

  決(jue) 策者也意識到智能製造裝備對中國製造業(ye) 的轉型升級的重要意義(yi) ,在工信部頒布的《高端裝備製造業(ye) “十二五”發展規劃》中,製定了智能製造裝備從(cong) 2015年到2020年的發展目標。因此,未來5至10年將是中國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的高速發展期。各大廠商都嗅到這一商機,紛紛加大中|國市場的布局力度。如全球工業(ye) 機器人領頭羊ABB集團,就在深耕中國機器人市場二十年的基礎上,積極進入3C電子、食品醫藥等中國機器人應用的新產(chan) 業(ye) 。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