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工業(ye) 機器人銷量達到17.9萬(wan) 台,同比增長12%,市場容量高達1800億(yi) 人民幣。2013年銷售的工業(ye) 機器人主要還是應用在汽車、電子電氣、鑄造、橡膠及塑料製品和食品行業(ye) 這傳(chuan) 統的機器人五大應用行業(ye) 。東(dong) 莞市機器人技術協會(hui) 副會(hui) 長羅百輝表示,中國是全球焊接機器人的第一大市場。工業(ye) 機器人市場中使用量最大的是搬運機器人(含碼垛)和焊接機器人,這兩(liang) 種類型的工業(ye) 機器人保有量占到世界工業(ye) 機器人總保有量的69%。
2013年中國工業(ye) 機器人銷量達到了36560台,同比增長60%,一舉(ju) 超越日本成為(wei) 了全球第一大機器人市場。雖然中國的機器人銷量已經達到了世界第一,但機器人使用密度仍然非常低。在製造業(ye) 每 1萬(wan) 名工人擁有機器人這項統計數據上,中國僅(jin) 有23台,不僅(jin) 不到日本332台的十分之一,與(yu) 世界平均水平55台相比也有較大的差距。
影響機器人行業(ye) 發展的積極因素包括:全球化、生產(chan) 周期縮短、人口老化、薪資水平以及健康和安全條例這五大因素。 機器人相對於(yu) 人來說,最大的優(you) 勢在於(yu) 機器人的精確性、一致性和抵抗惡劣環境,除此之外,隨著人力成本的逐步上升和工業(ye) 機器人製造成本的下降,人工替代也成了一大需求。
2013年,ABB、發那科、庫卡、安川這四大家族機器人業(ye) 務收入約為(wei) 57億(yi) 美元,占了全球工業(ye) 機器人市場約50%的份額。
2013年國內(nei) 企業(ye) 在我國銷售的工業(ye) 機器人總量超過9700台,占中國市場26%的份額,本土機器人公司的優(you) 勢表現在工程師紅利,非標準化服務和在特殊行業(ye) 的先天優(you) 勢成為(wei) 中國本土企業(ye) 的優(you) 勢。核心零部件進口替代將降低機器人成本,預計控製器係統最先國產(chan) 化突破,減速機也已經開始應用,隻有零部件的國產(chan) 化才能倒逼國外供應商降價(jia) ,實現機器人本體(ti) 的成本下降。進口替代空間巨大:未來在焊接機器人等中高端領域、港口智能化、數字化工廠、軍(jun) 工用機器人市場,本土企業(ye) 有替代國外機器人的可能性及巨大空間。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