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召開,定調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強調去產(chan) 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五大任務中產(chan) 能去化居首,提出破產(chan) 和再就業(ye) 彰顯決(jue) 心,通過資本市場配合多兼並重組。
1)政策針對的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有哪些?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行業(ye) 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工信部公布工業(ye) 行業(ye) 淘汰落後和過剩產(chan) 能企業(ye) 名單,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ye) 一直重點提及,而光伏和風電被移出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
2)去產(chan) 能的曆史過程。第一階段:2006年至2009年,加快推進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結構調整時期。第二階段:2009年至2012年,進一步加大力度淘汰落後產(chan) 能時期。第三階段:2013年至2015年,國家鐵腕清理嚴(yan) 重過剩產(chan) 能時期。第四階段:2015年11月起,淘汰“僵屍企業(ye) ”供給側(ce) 改革時期。
3)化解產(chan) 能的主要方式。國務院出台綱領性的指導意見,各地區、各部門具體(ti) 落實化解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矛盾各項工作。推出多項化解產(chan) 能過剩的政策措施,包括實施產(chan) 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嚴(yan) 禁新增產(chan) 能,支持優(you) 勢企業(ye) 兼並、收購、重組落後產(chan) 能企業(ye) 等措施強力遏製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盲目擴張,以及價(jia) 格手段等。
4)去產(chan) 能的效果。淘汰落後和過剩產(chan) 能的國家總體(ti) 目標均完成或超額完成,個(ge) 別省份未完成。國家化解產(chan) 能的目標任務雖完成,但與(yu) 新增產(chan) 能相比,過剩行業(ye) 的產(chan) 能仍淨增。從(cong) 整體(ti) 的產(chan) 能利用情況來看,國家化解產(chan) 能有了一定的階段性效果。從(cong) 鋼鐵和銅冶煉行業(ye) 的產(chan) 能利用率來看,化解產(chan) 能過剩效果不明顯。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