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軌道交通新聞

增材製造: “激”遇與挑戰並存

星之球科技 來源:榮格2018-02-07 我要評論(0 )   

當前,增材製造在全球的持續發酵無疑是熱點,世界各國正投身於(yu) 這一顛覆性技術的布局,力爭(zheng) 早日實現產(chan) 業(ye) 化。相較傳(chuan) 統的加工模式,

 
QQ瀏覽器截屏未命名
當前,增材製造在全球的持續發酵無疑是熱點,世界各國正投身於這一顛覆性技術的布局,力爭早日實現產業化。相較傳統的加工模式,這種“自下而上”通過材料累加的製造方法帶來了許多突破,使過往無法實現的複雜結構的製造變為可能。無論是“增”“減”製造共存、又或是“整”“分”製造並進;無論是從尺寸著手,打造出顛覆想象的各種“大”“小”產品、抑或是不斷攻破材料瓶頸……持續以創新驅動更多的技術突破、成果轉化和行業應用依然是重中之中。
 
2017年12月13日,工信部等十二部門聯合印發的《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中國的增材製造產業年銷售收入將超過200億元,年均增速在30%以上。中國將更加注重增材製造在航空、航天、船舶、核工業、汽車、電力裝備等重點領域的應用,同時積極推動“3D打印+”示範應用,向非製造領域拓展。
 
然而,在紛繁的增材製造技術中,激光增材製造(LAM)以其獨特的加工優勢愈發受到關注。眾所周知,激光具有能量密度高的特點,可實現難加工金屬的製造,例如航空航天領域采用的鈦合金、高溫合金等,同時LAM技術還具有不受零件結構限製的優點,可用於結構複雜、難加工以及薄壁零件的加工製造。
 
根據一份市場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激光金屬3D打印市場規模已達到67.3億元,同比增長15%。預計到2021年其市場規模將是目前的4倍,接近300億元。目前,fun88官网平台金屬3D打印行業尚處於發展初期階段,去年市場規模增長到6.9億元,同比增長21%,成為3D打印市場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市場。當前,激光金屬3D打印主要被應用於航天航空、汽車、軍工、模具製造及醫療領域,以滿足這些行業對個性化、小批量的快速製造需求。
 
國內外激光增材製造領域“最”突破
 
回首過去的2017年,國內外激光增材製造領域又湧現出哪些亮點呢?首先,去年下半年,由哈爾濱工程大學牽頭、北京三帝科技公司、清華大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625研究所等13家單位共同承擔的《大型金屬製件超聲微鍛造輔助激光增材製造技術與裝備》項目獲批“十三五”2017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增材製造與激光製造”重點專項支持。據悉,該項目旨在針對船海領域大型金屬製件成形加工難的需求,開展超聲微鍛造輔助激光熔絲增材製造技術與裝備研究,解決激光複合增材製造中的一係列科學問題;研究激光增材/超聲微鍛造與車銑(增鍛減)複合裝備等,對於增材製造技術在我國金屬大型複雜構件製造中的推廣應用具有重大的意義。
 
另外,中國工業級3D打印領導者——湖南華曙高科在鋪粉激光成形3D打印領域頗有建樹,公司目前正緊鑼密鼓地籌備發布其全新的連續增材製造解決方案CAMS。據了解,這款大型尼龍3D打印設備擁有全球最大的打印幅麵,可與任何工業生產係統模塊集成,實現連續增材製造生產,設備配置的多激光模塊能夠燒結各種高性能高分子3D打印粉末材料,是真正適用於規模化生產的激光3D打印係統。
 
再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GE Additive在2017年年末推出了全球最大的激光粉末3D打印係統ATLAS 。新款突破性的機器能夠3D打印直徑為1m的航空零件,據悉,2018年年初項目團隊將創建出一個工作原型的機器。該係統也可被用於汽車、電力、石油和天然氣等行業。此前,市場上最大的基於激光的3D打印係統是由德國Concept Laser公司開發的一款機器,但去年,GE收購了Concept Laser 75%的股權。11月,雙方為德國利希滕費爾斯的新工廠(3D Campus)舉行了奠基儀式。擬於2019年初啟用的新辦公樓麵積約達4萬平方米,未來的機器產能將比現在高出四倍。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研發出全新的3D打印/增材製造工藝,主要通過使用節能二極管激光器陣列,不用振鏡,達到更快、更經濟、更節能的零件加工效果,這將有望改變零件的生產方式。據悉,這一工藝最大的突破是挑戰了業界長期以來的共識:即振鏡是實現精密加工的一個關鍵零件以及低功率二極管基於其功率效能以及較差的光束質量等因素。
 
去年,美國一家增材製造公司PolarOnyx開發了全球首款能夠在玻璃上直接打印鐵粉末的飛秒激光增材係統。該公司設想的工藝是通過一台機器同時集成飛秒激光的增材和減材特性。飛秒激光先打印一層材料,再對該打印層進行減材磨削,最終實現打印層所需的打印精度和尺寸公差。
 
增材製造技術——挑戰知多少?
 
在2017年12月初於南京舉行的“2017世界智能製造大會”上,筆者在同期的“增材製造技術”論壇上聆聽了一波波關於該技術在金屬加工、激光應用等領域的前沿動態。
 
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顧冬冬先生分享了基於激光的“增材”與“創材”的協同製造技術方麵的研究成果。他指出,目前激光增材製造的兩大關鍵技術分別是麵向大型構件製造的激光熔化沉積LMD技術以及麵向精密構件的選區激光熔化SLM技術。這兩類技術為複雜整體構件設計與製造開辟了新途徑。
 
針對上述激光增材製造技術,他提出了幾個發展思考課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SLM增材製造裝備的國產化進程必須加速,尤其是高功率激光器、高速掃描振鏡等部件和軟件的國產化能否達到80%以上?設備的使用性能能否達到90%以上?製造及維護成本能否顯著降低……;其次,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必須著力研發激光增材製造專用金屬粉末。最後,必須將LMD和SLM技術廣泛應用於更多的工程應用領域,如航空航天等。”他悉數道。
 
西北工業大學王猛副教授在《邁向高度智能化的增材製造》演講中指出,增材製造已具智能化雛形,目前亟需解決關鍵物理模型、快速預測算法、大數據積累方麵的不足,以實現增材製造工藝過程的高度智能化;加強關聯行業之間的關鍵數據共享、建設增材製造的物聯網及雲製造平台,實現增材製造生產、運營的高度智能化。
 
QQ瀏覽器截屏未命名
 
左:純激光堆焊機床LASERTEC 65 3D; 右:選擇性激光熔融粉床式增材製造機床LASERTEC SLM (圖源: DMGMORI)
 
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學院黨委書記史玉升教授分享的主題是《增材製造—傳統製造複合技術與應用》。他指出,單一增材製造零件麵臨材料種類有限、性能不穩定、表麵精度低等重大挑戰,限製了其應用,因而必須與傳統製造技術進行結合。“該領域當前的研究工作包括複雜金屬構件增材/鑄造整體成形技術與裝備;難加工金屬構件的增材/熱等靜壓整體成形技術;高效絲材電弧增材/切削減材複合成形與裝備,以及激光熔化增材製造與切削減材複合成形技術與裝備。”
 
未來的研發方向和趨勢
 
業內專家指出,激光增材製造技術未來的研發重點將圍繞以下三個方麵。從設備層麵來看,經濟、高效的設備是激光增材製造技術持續發展的基礎。當前,大功率激光器的使用以及送粉效率的不斷提高已顯著提升了激光增材製造的加工效率,但對於大尺寸零件的製造效率依然偏低,且設備的價格也頗高,因此亟需在提高設備加工效率的同時不斷降低設備成本。此外,激光增材製造設備還可以與傳統加工複合應用。例如,德國DMGMORI旗下的Lasertec係列激光增材製造設備涵蓋粉床式和噴粉式增材製造的三大完整工藝鏈:其中包括將激光堆焊與切削加工集成為一體的LASERTEC 3D hybrid、純激光堆焊機床LASERTEC 65 3D以及選擇性激光熔融粉床式增材製造機床LASERTEC SLM。
 
材料方麵看,對於金屬材料激光增材製造技術來說,金屬粉末就是其原材料,金屬粉末的質量會直接影響成形零部件最終的質量。 因此,著力突破激光增材製造專用材料,尤其是金屬粉末這塊,將是日後重點的研發方向。未來的增材製造創新要素同時還包括多材料的設計和布局,特別是陶瓷增強的複合材料。例如,鋁合金對激光的吸收率很低,在工藝過程中,球化效應也可能引發增材製造中出現典型缺陷,如何解決它是一個核心的科學挑戰。
 
最後,來看看工藝層麵。雖然目前對激光增材製造的工藝已開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在零件的成形過程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例如,在上述提及的選區激光熔化(SLM)工藝中,伴隨複雜的物理、化學、冶金等過程,容易使工件產生球化、孔隙、裂紋等缺陷;而在激光金屬直接成形(LMDF)工藝中,隨著高能激光束長時間周期性劇烈加熱和冷卻、,容易導致零件內部產生很大的內應力,最終發生嚴重的變形開裂。因此,持續優化激光增材製造技術的工藝,克服成形過程中的缺陷,加強對激光增材製造過程中零件內應力演化規律、變形開裂行為及凝固組織形成規律,以及內部缺陷形成機理等關鍵基礎問題的研究,將是今後該領域的攻關重點。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