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能源環境新聞
屋頂光伏正引領光伏產業大“爆發”
 星之球科技 來源:搜狐2018-04-25
我要評論(0 )
 
  
近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印發《智能光伏產(chan) 業(ye) 發展行動計劃(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印發《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計劃提出,到2020年,智能光伏工廠建設成效顯著,行業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智能製造技術與裝備實現突破,支撐光伏智能製造的軟件和裝備等競爭力顯著提升;智能光伏產品供應能力增強並形成品牌效應,“走出去”步伐加快。
 
 
 
 
 
 
 
 
 
 
 
 
 
 
 
 
屋頂光伏發展勢頭強勁
“當前我國光伏行業整體勢頭可以用發展正猛來形容,包括製造和服務兩大板塊都保持了較快的發展勢頭,真正帶動光伏行業發展的是分布式光伏,其中鄉村屋頂光伏是重要突破口。”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周健奇近日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了解到,太陽能是中國近年來發展最快的環保產業之一,中國的太陽能產業目前是世界太陽能最大的產業。從基礎材料矽到電池組件,再到設備,中國形成了非常完整的光伏產業鏈。不僅如此,中國還湧現出了一批世界級的光伏設計、製造、安裝、運營產業集團。在形成規模的同時,中國光伏企業的研發水平、產品質量也提升到較高水平。
在周健奇看來,當前光伏產業發展迅速主要得益於以下三點,一是政策性補貼,二是技術進步,三是光伏行業本身的競爭力在提升,尤其是單晶矽技術的突破把成本大幅降低了,使得投資收益大為提高。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光伏發電在清潔能源中的增速最快,其中的屋頂光伏發展速度極其顯著。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為53.06GW,中國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為19.44GW,同比增速分別為53%和3.7倍。截至2017年12月底,分布式光伏的裝機容量占光伏總裝機容量的比重為36.64%,與2015年相比大幅上升了22.61個百分點。分布式光伏雖然有多種形式的光伏載體,但目前的載體主要是屋頂。近兩年,由於屋頂光伏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光伏行業掀起了“搶屋頂”的熱潮。
據周健奇介紹,屋頂光伏就是將小型的光伏發電設備安裝在屋頂上(也可安裝於院落內),發的電以自用為主,富裕電量傳輸上網,也就是“自發自用、餘電上網”。不同於集中式光伏發電必須在太陽能資源相對穩定的大麵積荒漠地區建設大型光伏電站,發的電接入高壓電網遠距離輸送的形式,分布式屋頂光伏發電具有投資小、裝配靈活、就近低壓並網且電量消納快的優勢。
擴大內需是應對貿易摩擦的根本
3月26日,財政部下發的一則新政為我國光伏扶貧項目可持續發展再次注入強勁動力,為確保光伏扶貧收益及時惠及廣大貧困人口,對列入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內的光伏扶貧項目,財政部將優先撥付用於扶貧部分的補貼資金。通過產業扶貧,包括光伏扶貧在內的諸多新業態快速發展,我國扶貧工作已邁上新的台階。
“對於補貼政策,應該客觀看待。補貼政策可以看作是不具備成本優勢的行業的生存啟動階段,符合產業的發展規律,但是補貼政策隻是一個過渡性政策,很難長時間持續。”周健奇表示。
應該看到,屋頂光伏帶給農民的不僅僅是收入的穩定增長,屋頂光伏的意義也超出了精準扶貧的範疇,而上升到了鄉村振興的戰略層麵。
周健奇認為,補貼不是長久之計,對於光伏行業來說,最終取消補貼取決於三點,一是技術進步,使得成本降低,從而具備替代傳統能源的競爭力。二是服務集成效率提升。三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否則後勁不足。
“這三點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且不可分割的。”周健奇強調。
當前,中美貿易摩擦正愈演愈烈。在針對中國產品的關稅清單中,光伏逆變器、控製器等光伏全產業鏈設備赫然在目。
“光伏產業貿易摩擦一直都有,‘十二五’期間由於光伏主要靠出口拉動,曾經給光伏行業帶來了很大的衝擊。當前的中美貿易摩擦對相關出口企業肯定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在可控範圍內,同時,這種貿易摩擦還會進一步刺激國內創新。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光伏市場對太陽能產品的需求量占全球市場的50%,光伏產能占世界的70%。由此可見,中國不僅是太陽能產品最大生產國,也是世界上應用太陽能最大的市場。
“對於光伏產業,積極開拓國內市場,擴大內需才是根本。”周健奇進一步強調。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網友點評
0 條相關評論
 熱門資訊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關注我們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