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芯病”怎麽治?我們離“中國芯”有多遠?

Nick 來源:南方都市報2018-07-25 我要評論(0 )   

芯片是“何方神聖”?為(wei) 何如此重要?廣東(dong) 省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研究院黎子蘭(lan) 博士表示,“它實際上起到了現代社會(hui) 神經係統的作用,如果把社會(hui) 比喻為(wei) 人,芯片就負責思考、感知、通訊...

芯片有多重要?國產芯片和發達國家的芯片差距有多大?我們離“中國芯”有多遠?芯片的發展趨勢如何?7月20日在珠江科學大講堂上,廣東省半導體產業技術研究院黎子蘭博士分析了中國半導體芯片困局和發展趨勢。

芯片有多重要?

就像社會(hui) 的“神經係統”

芯片是“何方神聖”?為(wei) 何如此重要?廣東(dong) 省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研究院黎子蘭(lan) 博士表示,“它實際上起到了現代社會(hui) 神經係統的作用,如果把社會(hui) 比喻為(wei) 人,芯片就負責思考、感知、通訊,甚至控製著一部分的能源,比如功率芯片控製了電能、電壓、交流、直流等,因此對現代社會(hui) 非常關(guan) 鍵”。


黎子蘭(lan) 表示,未來所有的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相當部分是由半導體(ti) 芯片支撐實現的,“比如物聯網、5G、汽車電子、人工智能AI、AR、VR、區塊鏈都需要半導體(ti) 芯片”,他表示,以汽車和手機為(wei) 例,電子產(chan) 品在汽車中分布廣泛,汽車電子占汽車成本的比例逐年提升。有資料顯示,汽車電子占整車的成本達30%以上,未來隨著電動汽車和無人駕駛技術的成熟,汽車電子所占的成本將達到50%以上,成為(wei) 汽車智能化的關(guan) 鍵部分。智能手機基本上是由芯片和顯示屏等部件組成,“中國生產(chan) 了全球77%的手機,並且擁有多家領先品牌,作為(wei) 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卻隻有3%的芯片是國產(chan) ”。


未來的電動汽車對半導體(ti) 的需求激增,功率半導體(ti) 首當其衝(chong) ,目前基本依賴進口

有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芯片的進口額高達2600億(yi) 美元,超過原油位列進口產(chan) 品第一,但國產(chan) 芯片僅(jin) 占國內(nei) 市場份額10%左右。

國產(chan) 芯片和發達國家的芯片

差距有多大?


全球電子產(chan) 業(ye) 生態係統

“國產(chan) 芯片和發達國家的差距是多方麵的、立體(ti) 的”,黎子蘭(lan) 向南都記者表示,中國的電子產(chan) 品製造業(ye) 僅(jin) 次於(yu) 美國,但是電子產(chan) 品的芯片卻嚴(yan) 重依賴進口。“不論是芯片的設計、生產(chan) 設備,還是製造材料、製造工藝等都存在很大差距”,黎子蘭(lan) 說。

芯片的設計離不開設計軟件即EDA,全球前三大的EDA企業(ye) 都是美國企業(ye) ,有數據顯示,美國的設計公司在市場占比高達69%。設備上,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ti) 設備光刻機是荷蘭(lan) 生產(chan) ,但設備所需的部分核心零部件是美國廠商生產(chan) 。矽片是製作集成電路的重要材料,通過對矽片進行光刻、離子注入等手段,可以製成集成電路和各種半導體(ti) 器件。日本在半導體(ti) 生產(chan) 材料上優(you) 勢明顯,有資料顯示,世界前兩(liang) 名集成電路用矽片製造商是日本信越和SUMCO,占全球60%以上;這兩(liang) 家企業(ye) 生產(chan) 的大尺寸矽片(200毫米和300毫米)占全球的70%以上,形成絕對壟斷和極高的技術壁壘。
 

我們(men) 離“中國芯”有多遠?


我們(men) 離“中國芯”還有多遠?黎子蘭(lan) 表示,華為(wei) 的麒麟芯片很了不起,但是半導體(ti) 芯片行業(ye) 覆蓋麵廣,細分領域多,光有一個(ge) 麒麟芯片,或是某個(ge) 點的突破是不夠的,需要很多方麵,大家共同的努力。“如果有一天,我們(men) 能夠生產(chan) 出很多的芯片和產(chan) 品,別人不得不用的時候,中國的芯片就崛起了,如果能夠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都離不開的時候,‘中國芯’就到來了”。

“全球半導體(ti) 芯片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最終比拚的是創新的效率,”黎子蘭(lan) 分析道,“如果你的產(chan) 品性能隻有其他產(chan) 品的一半,還停留在上一個(ge) 技術階段,就賣不動了”。

發展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是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目前人工智能很重要的一個(ge) 企業(ye) 是半導體(ti) 芯片企業(ye) 英偉(wei) 達,因為(wei) 人工智能對計算能力要求非常高”,黎子蘭(lan) 說,但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關(guan) 聯廣泛,“目前我國與(yu) 發達國家在各領域都存有差距,全麵追趕上有一定挑戰”。

如何實現“中國芯”?黎子蘭(lan) 表示,首先要進行合作,半導體(ti) 行業(ye) 是全球頂尖專(zhuan) 家幾十年的共同結晶,沒有任何一個(ge) 國家在全產(chan) 業(ye) 鏈都做到完全自主,求創新、求突破,首先要尋求合作。然後是創新,“創新是最有用的,在創新中做出全新的或更強的產(chan) 品,別人的產(chan) 品才可能基於(yu) 我們(men) 的產(chan) 品和技術”,黎子蘭(lan) 說,“創新幾乎是唯一的道路”。
 

未來半導體(ti) 的發展趨勢

半導體(ti) 芯片涉及不同的材料和功用,根據未來應用的方向,分成很多種類型,最大的類別是數字電路,還有訴求多元、功能為(wei) 王的類別,包括模擬電路、分離電路、光電等。

“數字電路的主旋律是微縮,對於(yu) 數字電路,器件越小,數目越多,開關(guan) 速度越快。而數字電路從(cong) 一個(ge) 技術代演進到另一個(ge) 技術代,大概隻花兩(liang) 年時間,”2004年左右最先進的工藝尺寸是65納米,現在最先進的技術已達10納米,“紅細胞是7000納米,而半導體(ti) 器件最核心的特征尺寸已經達到10納米,數字電路微縮是對設備和工藝的極限挑戰”,黎子蘭(lan) 說。


微縮:數字電路的主旋律

器件的微縮還導致結構向三維方向發展,這是數字電路的第二個(ge) 趨勢。“三種重要的數字芯片Logic、DRAM和FLASH,特征都是三維,今天三星推出的最新產(chan) 品是96層,這實在太了不起了”,黎子蘭(lan) 表示。1965年英特爾創始人之一高登·摩爾曾表示,芯片的晶體(ti) 管數目每兩(liang) 年翻一番。“摩爾定律其實是對數字電路微縮規律的總結”,黎子蘭(lan) 說,“至今摩爾定律已問世50多年,意味著至少翻了25次方,一個(ge) 芯片上的晶體(ti) 管數量最多超過100億(yi) 顆,可以實現非常強大的功能。”


高登·摩爾(Intel創始人之一)曾表示,芯片的晶體(ti) 管數目每兩(liang) 年翻一番

另外一類是訴求多元、功能為(wei) 王的第一、二、三代半導體(ti) ,包括模擬電路、分離電路、光電等。“因為(wei) 應用廣泛,這一塊對經濟的重要性不亞(ya) 於(yu) 數字電路,在很多方麵都起到重要作用”,黎子蘭(lan) 表示。新的材料可以大幅提高原有產(chan) 品的性能,或實現原來無法實現的功能。第三代半導體(ti) 材料(如GaN)在光電顯示、電力電子、RF器件等方麵極具潛力和前景。Si功率器件已到極限,第三代半導體(ti) 剛興(xing) 起,所使用的GaN功率器件品質因子是Si的1130倍,“GaN功率器件將帶來電力電子的革命”,黎子蘭(lan) 說。


“未來會(hui) 超越摩爾定律,提高性能和實現新的功能”,黎子蘭(lan) 表示,從(cong) 以往單純追求微縮,開始轉變為(wei) 實現新的不同功能,“例如在microLED顯示、通訊基站和雷達電子等領域,通過材料、器件結構等創新實現更加龐大和先進的功能,這是半導體(ti) 芯片創新的重點,也是機遇,而且對設備的要求沒有那麽(me) 誇張”,例如,從(cong) 九十年代商業(ye) 藍光LED出現開始,GaN材料開始引起公眾(zhong) 關(guan) 注,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數字芯片和其他類型的芯片不是分離發展,另外一個(ge) 重要趨勢就是將它們(men) 在係統級別進行更強的整合”。

“總而言之,半導體(ti) 芯片的未來是微縮、超越微縮和融合”,黎子蘭(lan) 表示。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