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進平價(jia) 上網項目,優(you) 先建設補貼強度低、退坡力度大的項目,對需要國家補貼的項目采取競爭(zheng) 配置……”隨著近日這則被譽為(wei) 最具市場化導向政策的出爐,光伏行業(ye) “去補貼”、“市場化競爭(zheng) ”、“平價(jia) 上網”方向已明,行業(ye) 也有望迎來顯著複蘇。同時,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調查,為(wei) 了應對行業(ye) “平價(jia) 上網”這一既定的發展趨勢,更好地從(cong) 依賴補貼的狀態過渡到市場化競爭(zheng) 狀態,並在新一輪光伏產(chan) 業(ye) 發展機遇中脫穎而出,行業(ye) 企業(ye) 早已嚴(yan) 陣以待,政策之下光伏領域投資、並購、擴產(chan) 、出海、國資入局等暗流湧動。
行業(ye) 望迎顯著複蘇
距離去年“531”光伏控指標、降補貼新政落地約一年,光伏行業(ye) 再迎更強退坡新政。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guan) 於(yu) 2019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明確,將對2019年度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實施分類管理,對需要國家補貼的項目采取競爭(zheng) 配置,積極推進平價(jia) 上網項目建設,優(you) 先建設補貼強度低、退坡力度大的項目。
對此,廣發證券分析師陳子坤表示,光伏新政落地為(wei) 2019年國內(nei) 光伏建設工作提供了明確的政策支持,光伏行業(ye) 也由此進入市場機製決(jue) 定資源配置的新階段,行業(ye) 未來發展確定性大幅提升。
“光伏新政落地,光伏市場有望迎來顯著複蘇,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供需格局將出現階段性偏緊,其中矽料、矽片等環節具備較強的漲價(jia) 動力,公司未來定位於(yu) 光伏原材料生產(chan) 商,對公司未來發展具有積極影響。”天龍光電相關(guan) 負責人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
拓日新能方麵也表示,光伏行業(ye) 作為(wei) 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新型能源,預計2019年光伏行業(ye) 可實現業(ye) 績增長,發展前景明朗。短期看,政策出台後國內(nei) 市場需求將逐漸釋放,製造類光伏企業(ye) 也將迎來一波新的訂單潮,同時2019年光伏市場的需求結構將由中國市場轉變為(wei) 海外市場;長期看,光伏產(chan) 業(ye) 進入平價(jia) 時代將會(hui) 打開更大的市場空間,行業(ye) 前景可觀。
有券商分析師指出,新政落地有望推動國內(nei) 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在下半年的需求,預計隨著平價(jia) 上網的臨(lin) 近,光伏行業(ye) 有望迎來“黃金十年期”;其中,2019-2020年是國內(nei) 平價(jia) 上網的過渡階段,電池片及組件環節將成為(wei) 本輪光伏產(chan) 業(ye) 降本增效的主陣地,有望獲得產(chan) 業(ye) 持續的資本投入。
進入全麵平價(jia) 時代
“經過20多年發展後,光伏發電成本已降到原來的1/20,2019年將成為(wei) 光伏發展史上裏程碑的一年。從(cong) 此,全球光伏都將快速進入全麵平價(jia) 時代。光伏產(chan) 業(ye) 也將從(cong) 少年時代走向青年時代,光伏能源將逐步走向能源舞台的中央。”在近日舉(ju) 行的SNEC全球光伏大會(hui) 上,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副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王勃華表示,6月份開始中國光伏市場會(hui) 比較快速地啟動,下半年仍會(hui) 有比較好的裝機前景。
至於(yu) 今年光伏裝機容量,全球太陽能理事會(hui) 聯席主席、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理事長高紀凡認為(wei) ,由於(yu) 光伏成本快速下降,2019年海外市場全麵增長,歐盟市場快速複蘇,美國市場的需求在去年基礎上大幅反彈,東(dong) 南亞(ya) 、拉美、中東(dong) 等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勢頭也非常迅猛,光伏市場多樣化的趨勢愈加明顯,“預計今年海外市場裝機量將從(cong) 去年的60GW大幅增長到85GW左右,國內(nei) 市場也將會(hui) 出現恢複性增長。”
東(dong) 吳證券認為(wei) ,下半年國內(nei) 市場將正式啟動、海外也將進入傳(chuan) 統旺季,維持此前國內(nei) 新增裝機量45-50GW、全球新增裝機量130GW的裝機預期目標。來自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超過43GW,同比下降18%,累計裝機超過170GW。在新增裝機中,集中式光伏電站約23GW,同比下降31%;分布式光伏約20GW,同比小幅增長5%。
據了解,受去年光伏“限規模、限指標、降補貼”退坡新政影響,盡管行業(ye) 整體(ti) 裝機量未發生大幅波動,但光伏企業(ye) 經營狀況急轉直下,許多企業(ye) 被迫停產(chan) ,不少光伏企業(ye) 年內(nei) 出現了淨利潤負增長,行業(ye) 遭受重創。
與(yu) 去年531光伏退坡政策發布後不少企業(ye) 抱怨、抵觸的反應不同,麵對今年的市場化新政,光伏企業(ye) 已理性很多。
“光伏新政落地將加速光伏行業(ye) 淘汰落後產(chan) 能,行業(ye) 資源向優(you) 秀競爭(zheng) 者集中的態勢明顯,要求製造端更強調現代化精益製造,從(cong) 中長期角度有利於(yu) 公司及行業(ye) 發展。”易事特相關(guan) 負責人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早在今年光伏新政落地前,易事特已先行加大了光伏電站的部署,這將為(wei) 公司提供穩定的利潤來源,同時公司正積極推進的戶用光伏、扶貧光伏及工商業(ye) 分布式光伏等光伏發展主要業(ye) 務,也符合新政導向。
“在平價(jia) 上網的過渡期,企業(ye) 要直麵兩(liang) 個(ge) 問題,第一是如何堅持到平價(jia) 時代到來,第二是練好內(nei) 功,也就是保證品質並控製成本。”科士達方麵表示,針對平價(jia) 上網項目,公司圍繞核心設備光伏逆變器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產(chan) 品的功率等級、功率密度、散熱能力、可靠性、穩定性以及產(chan) 品的電壓等級和容配比等方麵一直是科士達研究的重點。
協鑫集成計劃通過多種途徑降低成本。公司近日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在矽料、矽片以及電池組件領域,受製於(yu) 大宗商品及製造成本因素影響,成本進一步降低的空間有限,未來需要進一步加大技術投入,通過提高電池和組件轉換效率的方式,提高單位光伏組件的發電量,攤低光伏電站的投資成本,從(cong) 而達到平價(jia) 上網的目的;同時在非技術成本限製方麵,國內(nei) 土地成本、融資成本、稅務成本都比較高,未來希望能進一步降低企業(ye) 的融資成本等,以降低光伏電站投資成本。
企業(ye) 紛紛苦練內(nei) 功
麵對新政,苦練內(nei) 功似已成光伏行業(ye) 的共識。東(dong) 方日升方麵也透露,在助推實現平價(jia) 上網方麵,公司將不斷提升電池組件效率、優(you) 化電池組件結構、加強產(chan) 品質量,力爭(zheng) 為(wei) 全球用戶帶來高可靠、高效率且高性價(jia) 比的光伏產(chan) 品。
甚至有企業(ye) 早在一年前已內(nei) 部敲定了平價(jia) 上網時間表。陽光電源去年8月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訪談時表示,在光照非常好的地區,公司已經實現或者接近於(yu) 實現平價(jia) 上網,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公司光伏發電很快可以實現全麵平價(jia) 上網,就在兩(liang) 三年內(nei) 。
行業(ye) 企業(ye) 未雨綢繆並非毫無根據。一位光伏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去年“531新政”發布後,行業(ye) 已普遍認識到,靠以往主要依賴國家補貼發展的日子已一去不複返,未來企業(ye) 若希望在光伏領域謀得長足發展,必須努力降低成本,最終實現平價(jia) 上網。
同時,早在今年年初,國家能源局所發《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jia) 上網有關(guan) 工作的通知》中,也已明確提出開展平價(jia) 上網項目和低價(jia) 上網試點項目建設,完善需國家補貼的項目競爭(zheng) 配置機製,減少行業(ye) 發展對國家補貼的依賴。另外,國家能源局等今年以來還多次針對平價(jia) 上網、競爭(zheng) 配置等召開專(zhuan) 題討論會(hui) 、下發征求意見通知書(shu) 等,持續釋放光伏行業(ye) 市場化導向信號。
來自國家能源局的信息顯示,“十三五”以來,我國光伏發電應用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明顯提升,成本下降顯著。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國光伏發電裝機達1.8億(yi) 千瓦,年發電量1775億(yi) 千瓦時,已連續多年穩居世界首位。但與(yu) 此同時,補貼缺口持續擴大,部分地區棄光限電等問題也日益突出。
在此背景下,本次同步發布的《通知》配套文件《2019年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明確,2019年我國新建光伏項目補貼預算總額度為(wei) 30億(yi) 元,其中7.5億(yi) 元用於(yu) 戶用光伏(折合350萬(wan) 千瓦)、22.5億(yi) 元用於(yu) 競價(jia) 項目(不含光伏扶貧)。言外之意,今年光伏補貼總量固定,但實行競爭(zheng) 配置,優(you) 先平價(jia) 上網項目。
行業(ye) 投資並購活躍
行業(ye) 趨勢明朗之際,光伏領域內(nei) 投資並購已悄然活躍,行業(ye) 新一輪產(chan) 業(ye) 整合大幕也已開啟。
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已陸續發生數十起光伏領域投資並購項目,而進入6月以來,相關(guan) 案例更是此起彼伏,不少國資背景企業(ye) 也紛紛加速入場。
6月5日,港股公司中國鐵塔披露,其主營光伏、移動發電、儲(chu) 能服務、風電等的全資子公司鐵塔能源有限公司已於(yu) 2019年6月5日正式注冊(ce) 成立,注冊(ce) 資本50億(yi) 元,這意味著央企中國鐵塔正式進軍(jun) 光伏領域。
同日,港股興(xing) 業(ye) 太陽能及其控股子公司興(xing) 業(ye) 新材料公告,興(xing) 業(ye) 太陽能已有條件同意向山東(dong) 國資旗下水發集團(香港)控股有限公發行逾16.87億(yi) 股認購股份,涉資逾15.52億(yi) 元。認購完成後,水發香港將持有上市公司66.92%股份,同時間接持有中國興(xing) 業(ye) 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50%以上控股權。
而此前一天,光伏領域剛剛迎來了多個(ge) 行業(ye) 龍頭的投資並購動向。全球最大的多晶矽企業(ye) 、全球最大的矽片生產(chan) 企業(ye) 保利協鑫6月4日披露,公司擬向中國華能集團之附屬公司華能集團香港出售其所持約協鑫新能源51%股份。同日,行業(ye) 另外兩(liang) 大龍頭全球最大單晶產(chan) 品製造商隆基股份與(yu) 全球最大太陽能電池製造商通威股份同步宣布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隆基股份戰略入股通威股份包頭5萬(wan) 噸高純晶矽項目,持有該項目30%股權;同時,通威股份戰略入股隆基股份寧夏銀川15GW單晶矽棒和矽片項目,持有30%股權。
此次龍頭間的首次交叉入股意味深長。“平價(jia) 項目對成本要求特別高,如果兩(liang) 家龍頭企業(ye) 合作抱團,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互補,把電池片、矽片環節的成本壓縮到最低,就可以實現降本增效。當然,這樣還能對衝(chong) 一部分融資等非技術成本。”通威股份負責人如此評價(jia) 此次合作。
類似行業(ye) 並購整合事件不在少數。記者發現,在此之前,愛康科技、露笑科技、晶澳太陽能、天合光能、中國電力、中電光伏等一眾(zhong) 光伏企業(ye) 也已相繼宣布相關(guan) 投資並購動向,光伏領域內(nei) 投資並購熱度已顯著提升。
普華永道中國能源行業(ye) 並購專(zhuan) 家魯冰指出,在未來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全麵放緩的情況下,行業(ye) 內(nei) 大中型企業(ye) 將更多依賴收並購的方式獲得裝機容量的提升,而行業(ye) 內(nei) 小型企業(ye) 受國家補貼兌(dui) 付延後以及經營風險影響,現金流壓力較大,有可能通過出售資產(chan) 的方式實現退出,行業(ye) 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當前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正呈現兩(liang) 大趨勢,一是整合與(yu) 洗牌始終在繼續,行業(ye) 集中度在不斷提升;二是高效產(chan) 能對落後產(chan) 能的淘汰持續加速。”通威股份高管認為(wei) 。
訂單飽滿企業(ye) 擴產(chan) 忙
與(yu) 投資升溫相伴的是,企業(ye) 訂單飽滿、行業(ye) 擴產(chan) 忙。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橫店東(dong) 磁、陽光能源、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環股份、晶盛機電、協鑫集成等光伏頭部公司訂單一直處於(yu) 滿產(chan) 滿銷狀態,部分龍頭企業(ye) 2019年上半年訂單已經排滿,而這背後的拉動力主要是海外市場。
以協鑫集成為(wei) 例,目前公司在手訂單充裕,已排到了今年三季度,2018年協鑫集成實現組件出貨4.56GW,其中海外出貨量2.3GW,海外業(ye) 務占比提升至52.9%,今年一季度海外市場收入占比已超過70%,預計全年海外業(ye) 務整體(ti) 營收占比將超過70%。
再看陽光電源,公司近日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上半年訂單已比較飽滿,主要在滿足國外市場需求,和國內(nei) 一些存量電站,國內(nei) 逆變器市場因為(wei) 招標和競價(jia) 規則設計的因素,會(hui) 逐漸起量,同時其逆變器的全球市占率一直在穩步提升。
晶科能源也透露,公司今年海外市場增長非常明顯,目前已出口至海外100多個(ge) 國家,今年仍會(hui) 繼續增加,未來還將繼續擴大海外業(ye) 務市場。
另據安信電新觀察,國內(nei) 產(chan) 能規模排名前十的組件企業(ye) ,2019年上半年訂單均已簽滿,甚至部分企業(ye) 已開始簽三季度和四季度的訂單且大部分訂單都是來自海外市場。
訂單飽滿直接催生了行業(ye) 新一輪擴產(chan) 潮。
6月15日晚間,隆基股份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隆基樂(le) 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與(yu) 泰州市海陵區人民政府簽訂項目投資協議,就公司在泰州投資建設年產(chan) 5GW單晶組件項目達成合作意向,項目公司投資約24億(yi) 元。隆基股份表示,該項投資有利於(yu) 提高高效單晶產(chan) 品的產(chan) 能保障,搶抓單晶市場發展機遇,進一步提高單晶市場份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隆基股份已陸續拋出多個(ge) 擴產(chan) 計劃,涉及資金上百億(yi) 元。
無獨有偶,中環股份5月30日也出爐擴產(chan) 計劃,公司稱擬投資91.3億(yi) 元用於(yu) 中環協鑫擬投資建設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電池用單晶矽材料產(chan) 業(ye) 化工程五期項目,新增產(chan) 能25GW,建成後“中環產(chan) 業(ye) 園”整體(ti) 產(chan) 能將達到55GW以上,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高效太陽能用單晶矽生產(chan) 基地,達產(chan) 後年項目平均銷售收入73億(yi) 元,年平均利潤為(wei) 12億(yi) 元。
光伏行業(ye) 的擴產(chan) 似已悄然蔓延至整個(ge) 產(chan) 業(ye) 。據證券時報·e公司粗略統計,截至目前,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環股份、保利協鑫能源、晶科能源、福萊特、航天機電等公司已悉數宣布擴產(chan) 。
值得一提的是,光伏行業(ye) 過往發展曆程中,每一次產(chan) 能擴張,都會(hui) 催生出巨頭的崛起。光伏行業(ye) 經過沉澱,再次進入新一輪景氣周期,晶科等新貴已展露頭角。
深圳一私募人士指出,預計在此輪光伏新政倒逼下,整個(ge) 光伏行業(ye) 企業(ye) 競爭(zheng) 力將顯著提升,中國光伏企業(ye) 在全球的市場領先地位也將得到進一步鞏固,而隨著後續國內(nei) 、國際光伏需求提升,行業(ye) 成本漸降,中國光伏行業(ye) 將迎來新一輪發展高潮,這期間光伏領域不同產(chan) 業(ye) 鏈環節中的龍頭企業(ye) 值得關(guan) 注。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