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的疫情黑天鵝打亂(luan) 了全世界的經濟節奏,人類還是頭一次麵對傳(chuan) 播範圍如此之廣、性質如此狡猾的大規模流行性疫情,5月,歐洲、印度和東(dong) 南亞(ya) 將逐漸開放經濟,戰役似乎進入到了後半段,即,疫情初步得到控製,經濟陷入長時間疲軟。
後半段的戰場,對於(yu) 光伏產(chan) 業(ye) 來說又有哪些機遇與(yu) 挑戰呢?
發電需求不降低反升,光伏占比比重加大
IEA統計,受疫情影響,占據全球能源需求三分之二以上的三十個(ge) 主流國家或地區中,處於(yu) 完全封鎖狀態下的國家能源需求每周都會(hui) 平均下降25%,半封鎖狀態的國家平均每周下降18%,第一季度,全球的能源需求下降了3.8%,全年的能源需求預計將減少6%,這將消除過去五年的需求增長。
這其中,第一季度煤炭需求下降了近8%,石油下降近5%,天然氣下降約2%,然而有意思的是,可再生能源需求增長了約1.5%。這部分增長主要得益於(yu) 風電與(yu) 光伏。
大多數海外國家和中國一樣,均製定了可再生能源優(you) 先上網的類似政策,因此疫情下大量傳(chuan) 統能源為(wei) 風電和光伏進行了讓路,其結果便導致了風電和光伏在發電結構中的比重得得到了提升。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所有領域的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均比2019年第一季度增加了約1.5%,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了近3%。
國內(nei) ,因最早與(yu) 疫情交手,一季度中國的能源需求量下降幅度最大,IEA統計稱同比下降了7%以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國內(nei) 發電量同比下降了6.8%,但風電與(yu) 光伏均反向上漲,分別增加了10.4%和20.3%,且消納依然保持了較高水平。
這或許是疫情中光伏人唯一可以聊以慰藉的好消息。
目前光伏產(chan) 品供應鏈的價(jia) 格已經趨於(yu) 穩定且略有回彈,5月,隨著歐洲、印度東(dong) 南亞(ya) 等傳(chuan) 統光伏海外市場放鬆對經濟的管製,需求的拐點或許將迎來一絲(si) 曙光,各機構雖然紛紛下調了全年的裝機預期,但普遍也都在100GW以上,也算差強人意。
裝機需求的定與(yu) 不定
全球範圍內(nei) ,集中式裝機都或多或少的早遇到了阻礙,紛紛呼籲政府延期並網等,並非國內(nei) 獨有。目前來看,國內(nei) 新增裝機的需求穩定,普遍預測影響較小,40GW問題不大,海外市場中,發達國家目前均已在逐步放開經濟活動,經濟複蘇曲線預計與(yu) 中國相差不會(hui) 太大,預計在二季度末迎來裝機複蘇,這方麵來看,裝機的需求是相對樂(le) 觀的。
但是,今年被寄予厚望的新興(xing) 市場,其疫情狀況依然還有大量的不確定性,尤其是當疫情過去之後,印、非、南美等欠發達地區或將陷入貨幣貶值、匯率動蕩等之中,目前來看,其裝機需求充滿著不確定性。
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上,由於(yu) 分布式光伏裝機占比較高,目前裝機一定程度上受阻,因為(wei) 部分國家為(wei) 了應對疫情而禁止人們(men) 進入商場等公共建築,部分小區也已經禁止外人進入,這同樣也大大阻礙了新的分布式光伏裝機,部分地區的分布式光伏已經完全停滯安裝,急切地等待著疫情的拐點。
但是,歐美國家目前雖然工業(ye) 用電需求受到重大打擊,服務業(ye) 用電更需求是遭遇滅頂危機,但是居民用電需求卻反向增加,整體(ti) 用電需求類似於(yu) 一個(ge) 每天都在過雙休日的超長假期。
因此,歐美市場上安裝於(yu) 居民屋頂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得到了相對更好的消納,由於(yu) 海外國家普遍民用電價(jia) 較高於(yu) 工商業(ye) ,因此低運營,甚至零運營成本的特性,使得分布式光伏發電更受青睞,尤其是在白天,光伏發電在電力使用結構中提升明顯,比如德國,自3月22日開始社會(hui) 隔離以來,可變可再生能源的份額一直高於(yu) 2019年同期。
因此,當疫情過後或放開經濟之後,分布式光伏可能會(hui) 迎來一部分新的需求高峰。
與(yu) 傳(chuan) 統能源矛盾加劇,存量競爭(zheng) 下新能源阻力加大
事實上,疫情對光伏產(chan) 業(ye) 的最大影響或許並不是因裝機、運輸延誤所造成的直接影響,而是疫情過後,麵對一片狼藉的疲軟經濟時,傳(chuan) 統能源的反撲。
目前,盡管光伏在發電端受疫情影響不大,一季度國內(nei) 的組件出口也基本與(yu) 去年持平,但其增長幾乎全部都來自於(yu) 煤炭與(yu) 天然氣的讓路。
目前,光伏發電在全球占比僅(jin) 3%左右,以替代的立場來看,還是毫無疑問的增量市場,但目前,全球主流國家中,能源增長已進入絕對的存量廝殺,光伏發展的最大障礙,已經不再是高企的技術成本,而是與(yu) 傳(chuan) 統能源生死攸關(guan) 的利益衝(chong) 突。
疫情下,煤炭、石油、天然氣生存處境艱難,自石油期貨破天荒的出現負油價(jia) 黑天鵝之後,5月7日,芝商所再次將天然氣期貨規則改寫(xie) ,允許其以負價(jia) 格的形式存在,天然氣出現負價(jia) 格似乎也並非不可能。煤炭方麵,受此影響國內(nei) 庫存高企,價(jia) 格出現恐慌性暴跌。
油、煤、氣的處境艱難,或將部分傳(chuan) 導至光伏產(chan) 業(ye) 鏈上,中誠信綠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總裁、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劉先雲(yun) 、中誠信綠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綠色金融部負責人高衛濤兩(liang) 位專(zhuan) 家就認為(wei) ,低油價(jia) 將會(hui) 減緩清潔能源的結構化進程,使風、光為(wei) 主體(ti) 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短期內(nei) 放緩。
主要體(ti) 現在:
1 地方政府為(wei) 穩定煤價(jia) ,且在保增長、穩就業(ye) 的壓力下,或重啟煤電投資或煤電實施滿負荷運行。
2 在穩投資壓力下部分地區可能放鬆環保要求,涉油、涉煤等高汙染高排放環境審批或“鬆綁”。
3 油價(jia) 下跌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或將受到打擊。
這一點上,全世界多數國家或地區很有可能是大同小異的,受傳(chuan) 統能源大幅度降價(jia) 影響,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意願都在降低,除美國之外,歐洲如波蘭(lan) 、捷克、匈牙利、愛沙尼亞(ya) 四國也在能源轉型尤其是停止火電開發上“扯後腿”,《歐洲綠色協議》受到衝(chong) 擊。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