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發展的角度,特斯拉並沒有錯;而站在安全的角度,傳(chuan) 統造車也沒有錯。但造車本來就是一門生意。
畢竟人家已經是電動車的老大,而且市值還超過豐(feng) 田排在了世界第一。

台灣特斯拉事故
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老出事,就在最近台灣一輛Model 3在高速公路上,無法識別翻側(ce) 在行車線白色卡車,高速地撞了上去……

還記得2016年在美國特斯拉一起非常嚴(yan) 重的事故,一輛Model S鑽入一輛正在轉彎的白色重卡車底。
兩(liang) 起事故都是白色的卡車。在此我們(men) 對事故的結論先拋開不說,但如果對攝影熟悉的朋友,都會(hui) 明白一個(ge) 簡單的道理。
無論攝影還是攝像鏡頭,它們(men) 的自動對焦係統對著純白色的物體(ti) 往往會(hui) 誤判,或者猶豫不決(jue) 。如果這個(ge) 白色的物體(ti) 麵積特別大,還要在太陽的強光下,那麽(me) 攝像頭可能會(hui) 徹底失靈。

相機自動對焦係統對純白背景也是無能為(wei) 力
這就是攝像頭的局限性,攝像頭與(yu) 人眼相比還有一個(ge) 缺點是,它的成像是2D的,它無法像人眼一樣形成有空間感的3D畫麵。還有在弱光下,大部分攝像頭感光度還是比不上人眼。
零部件廠商博世曾經假設了一種場景:一輛高速行駛的摩托車在交叉路口接近自動駕駛車輛。在這種情況下,傳(chuan) 統雷達(毫米波雷達)可能很難檢測出摩托車較窄的輪廓及其塑料材質的整流罩。而在強光照射下,攝像頭也很難清晰地捕捉畫麵。

強光下的大麵積白色車身,這種情況下無論對攝像頭或者毫米波雷達都可能出現錯失。但這種情況下,激光雷達就可以完全勝任。
但前麵說了,造車是一門生意。無論傳(chuan) 統造車提出多麽(me) 充足的理由,但目前激光雷達的車型隻是在實驗室階段。而現在特斯拉沒有激光雷達,看似“漏洞百出”的智能係統,卻是目前量產(chan) 車中最好的係統,沒有之一。

基於(yu) 攝像頭的特斯拉“自動駕駛”
不僅(jin) 如此,馬斯克在2019年初還大膽地提出他們(men) 的L4自動駕駛要用攝像頭來實現,甚至不用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
馬斯克是一位幻想家,但其實他也是一個(ge) 實用家。在創立特斯拉和Space X這些帝國之前,馬斯克是一位編程人員,指導他的商業(ye) 理論的基礎中,離不開IT思維。
學過編程的朋友都知道,編程最重要的是什麽(me) ?是數據結構。一句話這麽(me) 多代碼,如何用最簡單、最靠譜、最清晰的思路,還要後期可維護性來建立你的數據結構。這就像收拾桌子一樣,收拾合理的桌麵不僅(jin) 整潔,而且能提升工作效率。

獵鷹9號火箭被設計成可回收
所以馬斯克一些打法看起來與(yu) 傳(chuan) 統格格不入,但背後的思路卻精明得很。例如Space X的獵鷹9號火箭被設計成可回收的,而且控製係統大量使用了民用設備,這也會(hui) 大幅度降低了成本。

特斯拉當年造車的時候,鋰動力電池產(chan) 業(ye) 還不成熟,所以看上了低成本的民用18650電池。不要小看這種筆記本電腦使用18650電池,它因為(wei) 滿足了大批量生產(chan) 的要求,每顆電池的品質一致達到極高水平。
說了半天,一句話馬斯克堅持不用激光雷達,原來是因為(wei) 太摳——不是激光雷達不好,而是激光雷達太貴了。

博世用單目攝像頭已經可以實現AEB自動刹車
但另一方麵,攝像頭的技術也在不斷的進步。例如原來很多車搭載的L2級輔助駕駛的AEB主動刹車功能,必須依靠毫米波雷達+攝像頭來判斷,甚至是雙目攝像頭。但最近我們(men) 看到博世開發的單目智能攝像頭已經在AEB中應用,單一攝像頭已經可以替代以前昂貴的係統。
另一個(ge) 在攝像頭技術方麵的專(zhuan) 家,零部件企業(ye) 麥格納也曾表示:未來會(hui) 更多使用可視化攝影頭來解決(jue) 定位問題,因為(wei) 他們(men) 在這方麵是強項,而且解決(jue) 起來成本更低。

攝像頭解決(jue) 方案會(hui) 隨著技術進步而變得越來越好,將來能不能單靠攝像頭來實現L4級自動駕駛,現在誰也不敢打包票。當然肯定的是,現在靠攝像頭技術是無法達到L4級自動駕駛的,所以特斯拉那種也不能叫“自動駕駛”。
去年在博世智能出行大會(hui) 專(zhuan) 家研討環節中,AutoLab特別針對特斯拉宣稱要用攝像頭實現L4級自動駕駛的說法,請教了現場的專(zhuan) 家。
博世底盤控製係統中國區總裁陳黎明博士認為(wei) :“大家可能有不同的技術路線和哲學。但是博世認為(wei) ,近期需要激光雷達的。特別是談到L3自動駕駛之後,更需要冗餘(yu) 。”
但看清楚了,這句話也沒有說絕對,是“近期需要”。至於(yu) 未來是否需要,那真不好說。
但為(wei) 什麽(me) 傳(chuan) 統車廠的零部件企業(ye) ,包括一些研究自動駕駛的科技公司,他們(men) 仍然堅持使用激光雷達?博世的回答是:“光靠單個(ge) 攝像頭,我們(men) 認為(wei) 無法實現冗餘(yu) 。”
“冗餘(yu) ”一詞本來用得最多是IT行業(ye) 的信息安全,是指對原本的單一部分進行備份,以達到增強其安全性的目的。

Auto X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測試車
Auto X中國區技術總監潘堅偉(wei) 博士也談到:“2016年Auto X成立的時候就實現了純攝像頭L4的自動駕駛。但後續卻增加了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也是因為(wei) 考慮到有很多功能需要冗餘(yu) ,在感知方麵和不同的情況下,我們(men) 也需要用不同的傳(chuan) 感器做冗餘(yu) 。
說到底,傳(chuan) 統造車思維是站在安全角度考慮問題。

特斯拉如今已經改口不叫“自動駕駛”
文章的最後,其實應該指出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在技術上並沒有錯,錯在宣傳(chuan) 的方向。特斯拉早期不應該把一種並不完全成熟,還達不到L4級自動駕駛標準的高級輔助駕駛係統宣傳(chuan) 成“自動駕駛”。導致了人們(men) 的各種誤解。
但話又說回來,按特斯拉的作風,誰知道這種“錯誤宣傳(chuan) ”是有意,還是無意的?畢竟他們(men) 火起來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