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西伯利亞(ya) 國立大學與(yu) 德國、法國等國家科研人員合作,研發出摻有稀土金屬銩的袖珍纖維激光器,可產(chan) 生1600~2500納米波長激光,並在一定範圍內(nei) 對激光的波長進行調控,但不影響激光的穩定性和功率。可用於(yu) 大氣探測、聚合物或半導體(ti) 加工、光學相幹斷層掃描、非線性顯微鏡、光學通信等領域。研究結果發表在《Communications Physics》雜誌上。
科研人員對高度摻雜稀有金屬銩離子簇(0.8mol%)的活性纖維進行了詳細研究和實驗,基於(yu) 非線性薛定諤方程和增強三個(ge) 數級的建模結果與(yu) 實驗相符。此外,實驗觀察到的最大功率是使用20%的反饋係數時得到,獲得的孤子脈衝(chong) 為(wei) 580飛秒,波長1877納米,能量為(wei) 1.5納焦。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