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防科技大學前沿交叉學科學院激光陀螺創新團隊與(yu) 湖南師範大學等單位合作,在懸浮腔光力係統中引入光學增益,首次采用微米尺度粒子產(chan) 生了聲子激光非線性機械諧波,未來將對量子傳(chuan) 感、通信和信息處理帶來顛覆性影響。
研究成果以“有源懸浮光力係統中的非線性多頻聲子激光”(Nonlinear multi-frequency phonon lasers with active levitated optomechanics)為(wei) 題在線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上。
實驗係統和主要實驗結果 研究表明,通過引入光學增益,光學腔的品質因子提高3個(ge) 量級,腔內(nei) 光子壽命也增加到了1μs,與(yu) 無源光學腔相比微球基頻振動強度提高了3個(ge) 量級,非線性機械諧波也自發出現。該項研究將聲子激光推進到非線性機製,使聲子頻梳、多頻聲子探測和聲子信息存儲(chu) 等許多應用變成可能。 國防科技大學講師鄺騰芳和湖南師範大學博士生黃然為(wei)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國防科技大學副教授肖光宗、教授羅暉和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景輝、國立新加坡大學教授仇成偉(wei) 為(wei) 共同通訊作者。其中,肖光宗主持了這項工作。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南省科技創新計劃、國防科技大學自主科研創新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