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技術前沿

在納米級薄膜上,飛秒激光實現全彩色無油墨打印

來源:科技日報2023-02-10 我要評論(0 )   

在自然界中,當光照射在細微處大量有序結構上,會(hui) 發生折射、漫反射、衍射或幹涉等反應,由此產(chan) 生的顏色被稱作結構色,比如昆蟲和鳥類呈現出的彩色翅膀。這一過程並未用...

在自然界中,當光照射在細微處大量有序結構上,會(hui) 發生折射、漫反射、衍射或幹涉等反應,由此產(chan) 生的顏色被稱作結構色,比如昆蟲和鳥類呈現出的彩色翅膀。這一過程並未用到“顏料”。西湖大學的仇旻教授和團隊成員從(cong) 這個(ge) 現象中獲得靈感,嚐試利用超快激光在材料表麵製造微納結構以產(chan) 生結構色。

  近日,國際期刊《自然·通訊》刊登了該團隊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員將氮化鈦和氮化鋁鈦這兩(liang) 種超硬陶瓷材料組成的複合薄膜作為(wei) 特殊“紙張”,在其表麵利用超快激光進行微納加工,實現“飛秒激光無墨彩印”,為(wei) 激光無油墨彩色打印技術的產(chan) 業(ye) 化應用提供了新思路。

  全球範圍內(nei) ,打印機的年銷售量可達上億(yi) 台。目前廣泛使用的噴墨或激光彩色打印機需要大量使用墨水或碳粉,墨水中含有一定濃度的鉛、鎘、汞、多溴聯苯等具有揮發性的有害物質,碳粉也會(hui) 釋放出可被人體(ti) 吸收的微顆粒,對環境與(yu) 人體(ti) 形成危害。相比墨水顏料,結構色具有不褪色、高分辨、環保等優(you) 點。

  在超快激光打印技術中,激光既是“筆”,也負責製作有特殊結構的陶瓷材料。“比如各類傳(chuan) 統的防偽(wei) 碼紙麵,應用激光誘導紙麵微觀組織光柵可產(chan) 生彩虹色,在防偽(wei) 方麵有一定的應用價(jia) 值,但不能產(chan) 生指定顏色的圖案。”研究人員介紹,這類技術也被用於(yu) 紀念幣的打印,但存在打印色域較窄、隻能在貴金屬表麵產(chan) 生、成品容易褪色等情況。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此次技術突破的核心首先在於(yu) ,團隊發明了一種新穎的“紙”——厚度不過約110納米、僅(jin) 為(wei) 頭發絲(si) 千分之一的複合陶瓷薄膜。

  這種“紙”分為(wei) 3層:最底層是呈金屬性的氮化鈦,作為(wei) 光的反射層,用於(yu) 阻擋光線穿透並增加亮度;中間層是高損耗的氮化鋁鈦電介質,可調控對自然光的吸收;最頂層是氧化鋁,當超快激光作用於(yu) 氮化鋁鈦表麵,會(hui) 額外形成一層以氧化鋁為(wei) 主的透明薄膜,它和氮化鋁鈦一起,調控吸收到的自然光。

  同時,該團隊用激光在陶瓷薄膜上進行“雕刻”:將激光投在薄膜上後,通過控製入射激光的能量或掃描速度,便可同時改變氧化膜(氧化鋁)和氮化鋁鈦膜的厚度;在厚度改變後,入射的自然光將通過3層膜結構之間的複雜幹涉效應,形成特定的反射顏色,豐(feng) 富多彩的顏色就此成型。

  研究人員利用多種技術手段,如能量色散X射線、X射線光電子能譜、X射線衍射、聚焦離子束刻蝕,對激光著色的區域進行材料分析,證實觀察到的色彩的確來自激光誘導形成的氧化層。

  目前,仇旻團隊發明的“飛秒激光無墨彩印”技術,可同時實現高速度和高分辨的全彩色無油墨打印,能夠呈現出接近90%的RGB標準顏色係統,優(you) 於(yu) 當前主流的激光著色技術。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