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機器人

韓國研究人員成功研發腦控EEG操作外骨骼機器人

星之球激光 來源:科技日報2015-09-23 我要評論(0 )   

韓國高麗(li) 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一款能閱讀大腦運動指令的外骨骼機器人,可幫助癱瘓者獲得活動的能力。

  激光製造網訊:韓國高麗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一款能閱讀大腦運動指令的外骨骼機器人,可幫助癱瘓者獲得活動的能力。使用者通過無線連接獲取頭戴設備傳回的腦電波控製機器人行動。負責該項目的李聖煥教授稱,係統可除去噪音,選擇擁有特定特征的腦電波部分,自動匹配並下達相應的指令。相比於巴西世界杯的那款機器人,它在技術上更先進。
  本月初,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研發的外骨骼機器人上了頭條新聞。“EKSO”機器人通過刺激腿部肌肉讓一位癱瘓者重新走路。韓國研究人員采用更先進的方法研究機器人外骨骼。
  李聖煥教授和他的團隊在高麗大學研發出一種可讀取思想並理解移動命令的機器人。
  
韓國科學家展示腦控外骨骼技術五個動作
  機器人外骨骼可通過腦電波接口測量EEG信號,將其解碼為具體動作。一年前,一台大腦控製的外骨骼機器人拉開了巴西世界杯的序幕。但是韓國研發的腦控外骨骼機器人技術要先進得多。
  根據路透社提供視頻顯示,李聖煥教授表示“外骨骼機器人讀取用戶的腦電波,並通過信號處理係統移除不必要的外部噪聲,機器人會選擇並劃分腦波的某些特性。以這種方式,通過將分類腦波與大腦發出的指定性指令相匹配,對外骨骼機器人進行控製。”
  大腦控製的外骨骼采用了視覺反饋顯示技術,其中 5個LED燈代表不同的命令——左轉或右轉,向前走,起立,坐下。每條命令都具有不同的頻率,當一個信號被發送,相應的LED燈閃爍。
  李聖煥教授解釋說:“當用戶集中在視覺刺激時,同樣的頻率就會在使用者的腦枕葉產生。我們是否可以通過讀取他或她的頻率檢測到用戶的真實意願。”
  控製係統使用腦電圖(EEG)帽,通過無線發射機-接收機收集大腦信號,隨後再將信號轉換成係統的指令來操作外骨骼。腦接口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實用,有幾個正在研發中的解決方案可幫助殘疾人恢複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