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機器人

2016年全球機器人和工業4.0市場趨勢

星之球激光 來源:齊聚智能網2016-04-07 我要評論(0 )   

  1.大國政策主導,促使工業(ye) 與(yu) 服務機器人市場成長  工業(ye) 大國提出機器人產(chan) 業(ye) 政策,如德國工業(ye) 4.0、日本機器人新戰略、美國先進製造夥(huo) 伴計劃、中國“十三五規劃”與(yu) 《...

  1.大國政策主導,促使工業與服務機器人市場成長
  工業大國提出機器人產業政策,如德國“工業4.0”、日本機器人新戰略、美國先進製造夥伴計劃、中國“十三五規劃”與《中國製造2025》等國家級政策,皆納入機器人產業發展為重要內涵,不僅將促使工業機器人市場持續增長,也帶動專業型與個人/家庭型服務機器人市場快速增長。
  2.汽車工業仍為工業機器人主要用戶
  現階段汽車工業製造廠商仍然是工業機器人的最大用戶,以2014年汽車工業使用機器人密度來看,日、德、美、韓每萬名人員中皆使用超過一千台以上的工業機器人,而中國大陸則為305台。由於日本、德國、美國與韓國均是汽車工業大國,未來工業機器人主要需求仍在於汽車工業。
  3.雙臂協作型機器人為工業機器人市場新亮點
  隨著人事成本持續增長,包括組裝代工大廠與中小企業等的人事成本負擔相對沉重,加上人口老化嚴重國家勞動人力短缺,使得雙臂協作型機器人成為其降低人事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與補足勞力缺口等的解決方案。2015年東京國際機器人展中,全球機器人大廠便大力推廣其協作型機器人產品。
  4.服務機器人市場成長動能十分可期
  服務機器人方麵,現階段以掃地機器人、娛樂機器人及醫療看護機器等支撐整體市場。人工智能進步使服務機器人具備與人類溝通互動功能,促使生活陪伴型服務機器人將成為市場新生力軍。此外,部分國家地區農業高齡化日益嚴重,因此也帶動農業機器人成長需求。
  “工業4.0”產品逐步商業化,協作機器人看好
  信息通訊革新帶動移動終端應用爆發性成長,揭開物聯網時代序幕,亦刺激生產端以“工業4.0”為概念,發起全麵產業升級運動。截至2015年年底,德國、日本、美國廠商展出的“工業4.0”解決方案或產品等,大都仍在展示間或實驗室階段,尚未商業化推動。
  部分產品先行商業化,成未來市場接受度指標
  各國機構大部分研發中的“工業4.0”技術尚未發展成熟,距離能夠轉移給廠商還有一段時間,相對而言,機器人及工具機廠商在協作機器人及聯網工具機上的發展較快。投入商業化後,市場實質成長要等到2016-2017年後方可實現。
  目前正式商業化的第一類產品是“協作型機器人”。瑞士abb推出兩隻手臂的“Yu-Mi”協作型機器人、德國kuka推出“LBRiiwa”、fanuc推出“CR-35iA”、YASKAWA推出“MOTOMAN-HC10”等等,大部分在2015年間推出。各產品價格從1.6萬歐元到10餘萬歐元不等。
  協作型機器人外型銳角少,與人碰觸前就會降低速度或停止,具安全性;內建視覺係統,可直接拉動機器手臂移動及教導動作,機器人會記憶路徑後自行作業,具備智能能力可與操作員共同作業。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