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顯示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1、TFT-LCD技術方向
全球TFT-LCD的發展正由成長期向成熟期轉變,穩步擴大產(chan) 能規模,繼續搶占TFT-LCD顯示的主流市場(如筆記本電腦顯示器麵板、台式電腦顯示器麵板和液晶電視麵板)的同時,積極向應用市場靠近,注重向個(ge) 性化和專(zhuan) 用化產(chan) 品拓展。TFT-LCD實現產(chan) 業(ye) 化已近二十年,工藝技術和設計技術構成相對成熟,但在降低成本和提升產(chan) 品性能方麵仍存在科技創新空間。
(1)產(chan) 品性能提升技術:為(wei) 了獲得高畫質(色彩更豐(feng) 富、亮度更高、對比度更大)、高臨(lin) 場感(尺寸更大;畫麵更清晰;視角更寬;響應速度更快)以及更節能(更薄、更輕、更省電)產(chan) 品,目前已將LED背光技術、120Hz驅動技術等新技術導入到大規模量產(chan) 線上,大尺寸超高分辨技術、240Hz驅動、場序顯示等技術也在研發過程中。
(2)低成本技術:通過簡化工藝、提高良品率等方式,可以降低生產(chan) 成本。Mask 減少技術、GOA技術等工藝技術的改進,可以簡化工藝、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另外,光取向技術也正在逐步進入量產(chan) 化研究的階段。
(3)TFT陣列技術:TFT是TFT-LCD屏的核心技術,目前均勻性和遷移率還有待提高。輕薄型TFT-LCD產(chan) 品通過功能集成增加產(chan) 品附加值來拓展應用,為(wei) 實現更高的集成度,高遷移率的TFT技術是業(ye) 內(nei) 研究的重點,氧化物TFT、有機TFT等新型結構也在研究中。
2、PDP技術方向
與(yu) TFT-LCD技術相比,PDP技術主要問題在高分辨率和高發光效率,特別是在高分辨率上難以和TFT-LCD技術競爭(zheng) ,加上其它因素,目前PDP在50英寸以上領域才有優(you) 勢。
PDP正在向高亮度、高分辨率(全高清/高清)、高畫質、長壽命、低功耗方麵發展。高發光效率是目前PDP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發光效率的提高可使模組成本和能耗顯著下降,據測算,發光效率從(cong) 2.5(lm/W)提高到5(lm/W)時,模組成本可降低約20%,能耗降低50%;發光效率提升到10 (lm/W)時,模組成本可降低約50%,能耗降低75% 。目前PDP產(chan) 品的發光效率在1.5-2 lm/W,發光效率的提升還有大空間。四川長虹公司在引進消化吸收基礎上自主研發,通過使用低介電常數透明介質技術、高Xe放電氣體(ti) 技術、新型MgO技術以及高光效熒光粉技術,光效可達到2.2(lm/W),該技術將在長虹下一代PDP產(chan) 品中體(ti) 現。屆時50HD的PDP功耗將降低到200W左右,產(chan) 品的驅動電壓、電流將進一步下降,驅動電路和電源的器件規格可以使用成本更低的器件,產(chan) 品的可靠性和EMI性能都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通過對氣體(ti) 、開口率、電極結構、障壁結構、驅動線路等進行研究和開發,達到低功耗、高效率顯示的目的;通過對新型電極漿料、介質漿料、障壁漿料、熒光粉漿料、高速驅動技術及FHD的單掃技術等的開發,可提高PDP亮度和分辨率;通過器件、結構件一體(ti) 化設計、新型工藝設備開發,達到簡化工藝的目的。通過製造過程良品率的提升,提高PDP產(chan) 品成本競爭(zheng) 力。
3、OLED技術方向
由於(yu) OLED具有自發光和薄膜結構的優(you) 點,除了AMOLED和PMOLED器件應用技術的開發之外,柔性顯示以及OLED白光照明將是OLED重要的拓展領域。
困擾OLED柔性顯示的主要問題是器件的壽命很短、製作過程中基板的形變無法控製,因此解決(jue) 基板的氣密性和封裝技術及顯示器的製備工藝是OLED柔軟顯示器的主要課題。
OLED具有可做麵光源、節能、低熱量、重量輕、薄型化和可實現柔性照明的優(you) 點,被認為(wei) 是下一代的照明技術。目前市場上推出的OLED照明產(chan) 品的發光效率約為(wei) 20 lm/W,壽命為(wei) 6000小時,但成品率和照明亮度還不理想。需要解決(jue) 發光效率、壽命及低成本技術的問題。
在OLED材料方麵,OLED發光材料的發展非常迅速,紅、綠、藍三色材料的發光效率和發光壽命均基本滿足實用化需求。但色純度、發光效率、壽命的進一步提高依然是今後一段時間內(nei) 的主要工作,特別是色純度好、發光效率高的深藍色材料仍然是OLED的主要瓶頸之一。此外,適用於(yu) AMOLED的有機材料開發仍然有廣闊的研究空間。
在OLED器件設計和製備方麵,PMOLED技術及其製造工藝已經成熟,並進入了產(chan) 業(ye) 化階段。中小尺寸的AMOLED顯示技術也已取得重要突破,進入產(chan) 業(ye) 化初夜。大尺寸AMOLED顯示技術是當前技術研究的重點方向之一,其核心技術仍是TFT基板的製備技術。
總之,OLED技術已經初步滿足實用化的要求,並在材料、彩色化、大尺寸、柔性顯示、照明方麵都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從(cong) 長遠來看OLED未來將沿著中小尺寸-大尺寸-超大尺寸、無源-有源、硬屏-軟屏的方向發展。
4、FED技術方向
除在顯示領域的應用外,FED的發展有望拓展至背光源與(yu) 照明領域,采用二極式碳納米管FED技術,配合驅動電路,可實現高亮度、低功耗、區域調光。在顯示方麵,未來的工作朝改進型Spindt技術、微納冷陰極技術或基於(yu) 低逸出功材料的印刷技術方向發展,預期2012前完成背光源或照明產(chan) 品的中試甚至規模量產(chan) ,2015年開始進行顯示產(chan) 品的中試與(yu) 量產(chan) 。
5、電子紙技術方向
瀏覽“電子出版物”已經成為(wei) 一種時尚的閱讀方式而逐漸被人們(men) 接受,人們(men) 希望研製一種低能耗、高反射、寬視角、超薄輕便的便攜式顯示器。電子紙顯示技術(E-Paper技術)的出現使這一希望變為(wei) 現實,並使平板顯示技術開拓了媒介產(chan) 品領域的應用空間。
電子紙按種類可分為(wei) 電泳顯示、膽固醇液晶顯示技術、雙穩態向列項液晶顯示和電潤濕顯示技術等幾種。
目前電子紙的主流產(chan) 品是電泳顯示電子紙,主要供應商是台灣元太科技(E-Ink國際控股公司)的子公司E-Ink,由於(yu) 其市場份額占95%以上,處於(yu) 壟斷地位,掌握了市場定價(jia) 權。這幾年應用電子紙的顯示屏價(jia) 格也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而且降價(jia) 的動力主要是出於(yu) 做大市場以及與(yu) ipads的競爭(zheng) ,而不是同行之間的競爭(zheng) 。
由於(yu) 納米電子墨水顯示技術還處於(yu) 彩色顯示的商業(ye) 化初期,目前的主要任務是盡快完善彩色顯示技術,開發市場。其技術發展趨勢可總結為(wei) 如下幾個(ge) 方麵:
(1)靜態顯示向動態顯示發展。目前開發的電子紙張大多隻能顯示單色靜態圖像,開發能夠實現彩色顯示以及動態圖像的產(chan) 品是電子紙發展的必然趨勢。現有產(chan) 品的響應時間大約為(wei) 150~200ms,與(yu) LCD顯示器的5ms相比慢很多。要想提高電子紙的動態顯示效果,提高其響應時間是當務之急。
(2)雙色顯示向彩色顯示發展。通過層疊彩色濾色器來實現彩色顯示,是電子紙實現彩色化的途徑之一。
(3)硬質顯示向柔性顯示發展。大力開發適合低溫工藝的a-Si TFT技術,氧化物半導體(ti) TFT和有機TFT是低溫工藝TFT的方向,可作為(wei) 柔性基板電子紙的突破口。
(4)成本偏高向低生產(chan) 成本發展。低成本製作方麵主要是開發和采用卷對卷的工藝技術,這種工藝和傳(chuan) 統的平板顯示工藝完全不同,工藝簡單,效率高,設備也便宜,可以大大降低生產(chan) 成本,是電子紙生產(chan) 的最終目標。#p#分頁標題#e#
我國平板顯示產(chan) 業(ye) 展望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由於(yu) 市場需求萎縮,產(chan) 能利用率下降,麵板生產(chan) 廠商遭遇嚴(yan) 重虧(kui) 損,新增投資預算收縮和延緩,DisplaySearch預計2011年行業(ye) 收入增速僅(jin) 為(wei) 4%,全球平板顯示產(chan) 業(ye) 麵臨(lin) 重新洗牌。這種情況為(wei) 受到金融危機影響較小的中國企業(ye) 獲取技術轉讓、擴大產(chan) 能、借力進軍(jun) 高端市場等都提供了可能。中國大陸已經成為(wei) 全球平板顯示最大消費市場,隨著技術進一步升級,LED背光電視、3D電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類產(chan) 品的消費將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再加上農(nong) 村消費能力的提升,以及模擬電視向數字電視的過渡都會(hui) 給市場帶來促進作用,未來幾年的市場規模仍令人興(xing) 奮,近兩(liang) 年全球產(chan) 業(ye) 投資基本集中在中國大陸。雖然原材料、基礎零部件本土化配套不足,但中國大陸在整機後端配套方麵,產(chan) 業(ye) 鏈完整,中國的平板顯示生產(chan) 製造企業(ye) 有易於(yu) 融入市場的先天優(you) 勢。
麵對機遇,我國平板顯示產(chan) 業(ye) 也麵臨(lin) 更多挑戰。技術方麵,高分辨率、低功耗、低成本等新技術開發上上還存在差距;專(zhuan) 利方麵,由於(yu) 核心專(zhuan) 利壁壘的保護,中國大陸產(chan) 業(ye) 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製約;環保方麵,電子信息類產(chan) 品正向節能、綠色製造的方向發展,技術要求和門檻更高,所需技術研發和投資更大;人才儲(chu) 備、產(chan) 業(ye) 鏈配套等環節仍是軟肋,而物流及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也給行業(ye) 帶來了新的不利因素。
麵對著機遇和挑戰,如何堅持科學發展觀,針對中國國情製定產(chan) 業(ye) 政策,做好“十二五”的戰略規劃和產(chan) 業(ye) 集群布局,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資本市場和融資渠道,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調動企業(ye) 的積極性,又要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適當集中資源,避免重複建設,合理安排不同顯示技術的產(chan) 業(ye) 布局,完備生產(chan) 要素,提高龍頭企業(ye) 國際競爭(zheng) 能力,充分利用優(you) 惠政策,做好現有的技術升級及新型顯示技術的研發,突破產(chan) 業(ye) 鏈上遊裝備和材料瓶頸,抓住市場差異化、個(ge) 性化和專(zhuan) 用化需求,中國平板顯示產(chan) 業(ye) 一定會(hui) 大有可為(wei) 。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