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電子信息製造業兼並重組 趨勢與建議(一)

星之球激光 來源:21ic2012-08-08 我要評論(0 )   

一、兼並重組基本狀況 (一)總體(ti) 情況:企業(ye) 並購與(yu) 相關(guan) 領域整合頻現 近年來,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ye) 企業(ye) 兼並重組步伐不斷加快,大企業(ye) 並購和基礎領域整合頻現。企業(ye) 並購數...

        中國這些年在電子信息製造業(ye) 取得長足的進步,然而目前依然是呈現多而不強、創新力不足、惡性競爭(zheng) 嚴(yan) 重的狀況。一個(ge) 行業(ye) 發展到一定程度,不可避免會(hui) 出現企業(ye) 兼並與(yu) 重組。一些產(chan) 能不足、實力不強、技術落後的企業(ye) 必然會(hui) 被淘汰,或倒閉或被吞並。兼並與(yu) 重組有利於(yu) 企業(ye) 整合有利資源、做大做強品牌。這裏將談談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兼並與(yu) 重組的狀況。     

 一、兼並重組基本狀況

  (一)總體(ti) 情況:企業(ye) 並購與(yu) 相關(guan) 領域整合頻現

  近年來,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ye) 企業(ye) 兼並重組步伐不斷加快,大企業(ye) 並購和基礎領域整合頻現。企業(ye) 並購數量由2007年的99起,增長到2008年的105起,2009年的124起,2010年電子信息製造業(ye) 完成並購交易數量126起,年均增長9%;並購交易金額由2007年的1546606.49萬(wan) 元增長到2008年的1511754.58,2009年的2040826.56,2010年並購總金額達到1688197.85萬(wan) 元,從(cong) 2007年到2009年年均增長15.98%。

  (二)電子行業(ye) :進入並購重組多發期

  電子行業(ye) 是電子信息製造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電子元件、電子器件、日用電子器具製造、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ye) 及電子設備修理業(ye) (無並購案例)。在自主創新與(yu) 做大做強的背景下,電子行業(ye) 進入結構調整和產(chan) 業(ye) 升級的關(guan) 鍵階段,整合並購頻繁發生。2010年電子行業(ye) 發生並購數量85起,占電子信息製造業(ye) 全年發生並購總數的67.5%。企業(ye) 並購數量由2007年的35起,增長到2008年的68起,2009年的84起,2010年電子行業(ye) 完成並購交易數量85起,年均增長47.6%;並購交易金額由2007年的246503.13萬(wan) 元增長到2008年的1188172.62,2009年的1260958.17,年均增長205.77%。

  (三)計算機與(yu) 通信設備製造業(ye) :並購重組呈波動趨勢

  受金融危機影響,電子計算機製造業(ye) 企業(ye) 近幾年並購重組數量呈波動變動趨勢,2007年發生並購數量為(wei) 11起,2008年發生並購數量為(wei) 3起,2009年未發生並購,2010年發生並購數量增加至5起。發生並購總金額變動趨勢與(yu) 並購數量保持一致。

  通信設備及相關(guan) 設備製造業(ye) 企業(ye) 近幾年並購重組數量同樣出現波動變動,2007年發生並購數量為(wei) 5起,2008年未發生並購重組,2009年發生並購數量為(wei) 2起,2010年發生並購數量雖增加至3起,但並購發生總金額尚不足2009年並購金額的10%。

  (四)IC產(chan) 業(ye) :頻繁資本運作預示新一輪投資潮將至

  受金融危機影響,IC行業(ye) 2007年以後資本運作進入低穀階段,2008年IC行業(ye) 發生並購1起,2009年發生5起,進入2010年,在眾(zhong) 多IC設計公司走向IPO的同時,半導體(ti) 行業(ye) 並購頻發,比亞(ya) 迪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寧波中緯積體(ti) 電路有限公司、太極實力斥資20億(yi) 收購海士力半導體(ti) 、上海普然被Atheros 8500萬(wan) 美元收購、聯發科2000萬(wan) 美元收購傲視通、上海捷頂被美國Omnivision收購,無錫美新1800萬(wan) 美元收購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方案提供商CROSSBOW,德州儀(yi) 器收購成芯,中芯國際收購新芯等等,這些並購中不僅(jin) 有大陸創業(ye) 公司被海外收購,也有大陸上市公司並購海外公司,半導體(ti) 行業(ye) 在資本市場進入活躍期。

 

  二、主要經驗及成效

  (一)國家戰略意圖和央企發展戰略相結合,實現對產(chan) 業(ye) 鏈高端環節布局

  《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企業(ye) 兼並重組的意見》(國發[2010]27號)指出企業(ye) 兼並重組的戰略目標包括促使兼並重組企業(ye) 轉換經營機製,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ye) 製度,加強和改善內(nei) 部管理,加強技術改造,推進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淘汰落後產(chan) 能,壓縮過剩產(chan) 能,促進節能減排,提高市場競爭(zheng) 力。

  “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提升電子信息製造業(ye) ,開發信息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技術,增強創新能力和競爭(zheng) 力,延伸產(chan) 業(ye) 鏈。“十二五”時期,根據中央企業(ye) 實際,國資委提出要大力實施轉型升級戰略,推進產(chan) 業(ye) 布局向產(chan) 業(ye) 鏈高端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

  電子信息製造業(ye) 謀求發展的指導思路要符合國家戰略意圖,並與(yu) 企業(ye) 自身發展戰略相契合,這樣有利於(yu) 企業(ye) 爭(zheng) 取到多方的配合,尤其是政府部門的支持。如大唐控股戰略入資中芯國際的案例中,大唐集團將並購方案緊密地建立在國家戰略意圖和自身企業(ye) 發展戰略的前提上,使得大唐集團能夠有效地與(yu) 多個(ge) 政府部門進行溝通,先後取得了工信部、發改委、國資委、證監會(hui) 、商務部以及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整個(ge) 項目的進行。

       (二)大膽創新思路,通過資本運作方式實現高端核心技術引進

  電子信息製造業(ye) 的技術創新一方麵靠自主創新,另一方麵也有賴於(yu) 高端技術的引進,兩(liang) 者互補,才能不斷增強企業(ye) 的技術實力。現實實際中企業(ye) 直接引進技術往往需要很大的成本,企業(ye) 在轉讓核心技術時一般都會(hui) 非常的謹慎並索取高額的對價(jia) ,對於(yu) 發展中國家來說,還會(hui) 遭遇到發達國家的種種技術壁壘。但是技術引進對於(yu) 企業(ye) 尤其是電子信息製造業(ye) 的企業(ye) 來說,起著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在引進技術存在巨大障礙的情況下,企業(ye) 不妨大膽創新思路,通過直接收購高新技術公司或是其技術部門來實現技術引進,把資本運作的方式運用到電子信息製造業(ye) 高端技術引進的實踐中。現代社會(hui) 中,資本運作在實現企業(ye) 資源的整合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運用合理的資本運作的方式引進高端技術,是比較節約成本的技術創新思路。

  山東(dong) 浪潮集團和山東(dong) 華芯半導體(ti) 有限公司通過收購德國奇夢達西安研發中心而擁有了全麵的芯片級設計研發能力,為(wei) 其在硬件領域向上遊延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京芯世紀(北京)半導體(ti) 科技有限公司以5000萬(wan) 美元的價(jia) 格收購了飛思卡爾無線業(ye) 務部以及摩托羅拉協議棧軟件業(ye) 務,獲取轉讓技術後,京芯半導體(ti) 將能致力於(yu) 重新整合資源,開發3G、4G無線通信終端芯片及基於(yu) 芯片的手機終端解決(jue) 方案,促進中國在微處理器領域的自主設計能力,縮短了產(chan) 品開發周期。

  實踐表明,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創新了電子信息製造業(ye) 兼並重組的思路,使電子信息製造業(ye) 的企業(ye) 有了更多的技術引進手段,並且在高端核心技術引進中不斷地占據了優(you) 勢的地位。

  (三)按照國際慣例及市場化原則開展實質操作,以低成本獲取戰略性資源

  電子信息製造業(ye) 兼並重組的過程中不僅(jin) 要明確合理的思路,還要注重具體(ti) 操作的細節。企業(ye) 通過兼並重組來實現快速發展要特別注意成本分析,具體(ti) 運作時要符合國際慣例且不能違背市場化原則。

  電子信息製造業(ye) 的企業(ye) 在兼並重組的過程中,不能盲目武斷,要積極聽取該領域內(nei) 業(ye) 界專(zhuan) 家、企業(ye) 家和專(zhuan) 家的意見,按照國際慣例聘請國際知名中介機構開展業(ye) 務、技術、財務、法律等方麵的全麵、深入、客觀的盡職調查,深刻把握兼並重組的實際情況,評估兼並重組的整合風險,科學計算兼並重組的綜合成本,從(cong) 而為(wei) 選擇合理的兼並重組方案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大唐電信投資中芯國際時,科學評估和判斷金融危機對實體(ti) 經濟特別是半導體(ti) 行業(ye) 的影響,不斷下調估值並積極向國家發改委進行匯報以爭(zheng) 取一係列的政策支持,最終使得並購的認購價(jia) 格從(cong) 盡職調查前的0.8港元/股降至0.36港元/股,以合理的價(jia) 格和盡可能低的成本獲得了股權以及相應的實體(ti) 權利。山東(dong) 浪潮集團在收購過程中,密切觀察市場動態,仔細分析收購形式,結合自身需求,冷靜做出判斷,果斷放棄了對奇夢達母公司英飛淩的並購計劃,最後成功抄底收購了德國奇夢達中國西安研發中心,獲得了全麵的芯片級設計研發能力。#p#分頁標題#e#

  電子信息製造業(ye) 企業(ye) 兼並重組時,還應當堅持市場化原則。兼並重組是市場資源優(you) 化配置、優(you) 勝劣汰的自主性的企業(ye) 行為(wei) ,企業(ye) 兼並重組中,堅持把握市場化原則,才能最大化整合資源,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

  (四)遵循市場規律和行業(ye) 發展趨勢,通過兼並重組快速提升企業(ye) 競爭(zheng) 力

  市場經濟的競爭(zheng) 規律表現為(wei) 商品經濟中各個(ge) 不同的利益主體(ti) ,為(wei) 了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互相爭(zheng) 取有利的投資場所和銷售條件的客觀必然性。電子信息製造業(ye) 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必然會(hui) 增加對資源優(you) 化配置的需求,行業(ye) 整體(ti) 趨向於(yu) 不斷地追求規模經濟效益。電子信息產(chan) 品大部分都具有顯著的規模經濟效益,達不到一定生產(chan) 規模,產(chan) 品就很難在市場競爭(zheng) 中立足生存,無法形成真正有競爭(zheng) 力的行業(ye) 。規模化生產(chan) 的需求必然促使企業(ye) 主動尋找合並集中的機會(hui) ,通過兼並重組的方式來整合行業(ye) 資源,不斷擴大企業(ye) 規模,實現企業(ye) 效益大幅提升。

  通過兼並重組實現合並集中儼(yan) 然成為(wei) 了電子信息製造業(ye) 的行業(ye) 趨勢。電子信息製造業(ye) 投入成本高,競爭(zheng) 激烈,業(ye) 內(nei) 企業(ye) 為(wei) 了能獲得產(chan) 能優(you) 勢,實現成本降低,均不同程度地進行合並集中,以尋求規模經濟效益。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