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激光二角測量法在套損檢測中的應用,激光二角法的測量原理、結構組成及ccD信號采集。提出雙層4探頭交義(yi) 測量方法對套竹內(nei) 壁腐蝕缺陷的檢測,實現了單探頭單通道測量,通過數據處理判斷腐蝕缺陷的位置和深度。
1引言
隨著油田的深入開發和受地下高溫、高壓、高礦化度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以及增注、增產(chan) 措施的實施,套管損壞井數逐年增多,套管損壞的程度也越來越嚴(yan) 重,因此對套損內(nei) 壁腐蝕的測量越來越重要。套管內(nei) 壁缺陷的測量是一種短距離、高精度的測量。目前國內(nei) 對套管內(nei) 徑尺寸的測量方法多數以接觸式測量為(wei) 主。本文通過分析激光測量原理,結合半導體(ti) 激光準直技術、現代傳(chuan) 感技術等,提出一種非接觸式激光測量方法——激光三角法測量係統,實現對套管內(nei) 徑尺寸變化大小進行快速、無損、高精度的測量。
2 測量係統原理及組成
2.1 激光三角法測距原理
激光測距是利用激光的單色性和相幹性好、方向性強等特點,實現高精度的計量和檢測,如測量長度、距離、速度、角度等。
隨著激光器及一係列光電探測器(如CCD和PSD)技術的成熟,激光三角測量法在物體(ti) 外形輪廓、微小位移、精密檢測技術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方法是用一束激光照射到被測物體(ti) 上產(chan) 生光斑,由物體(ti) 表麵散射或反射的光經過透鏡將光斑成像在焦平麵上,焦平麵上放置位置敏感器件。當物體(ti) 移動或用光束掃描物體(ti) 外形輪廓時,光斑位置發生移動,其位於(yu) 焦平麵附近的像相應的發生位置變化,通過圖像傳(chuan) 感器件(CCD)求出物體(ti) 的位移量或其外形輪廓。激光三角法測距原理如圖 1 所示。

讓激光垂直照射到被測物麵標樣的表麵,光束照在 A 點,反射到 CCD 光敏麵上的 點,A 點反射到CCD 光敏麵上的 點,當所測距離 Y 不同時, 反映在光敏器件上的光點像位置 X 也隨之不同,根據圖 1 所示三角關(guan) 係和牛頓物像關(guan) 係公式,可得兩(liang) 者之間的關(guan) 係為(wei) :

式中:
Y為(wei) 被測距離;
f為(wei) 成像係統焦距;
l為(wei) 激光發射口到成像係統中心的距離,即基線長度;
L為(wei) 某一已知距離,通常取光敏麵接收器中心對應的距離,即基準距離;
X為(wei) 該被測距離在光敏接收器上與(yu) 已知距離在光敏接收器上像點的距離,有正負之分。
2.2 測量係統組成
測量係統包括井口設備、井下設備和信號處理 3個(ge) 部分。測量係統如圖 2 所示。

2.2.1 井口
設備包括升降及位置記錄器。為(wei) 了能夠保證激光探頭順利下入套管及勻速上升, 本係統采用電動絞車作為(wei) 升降設備,對套管內(nei) 徑測量是自下而上進行測量。為(wei) 得到清晰的位置圖像, 步進機構應該勻速運動上升,其速度必須和掃描速度保持一致。影響分辨率的主要原因是電機轉速。雖然電機轉速較高時可節省測量時間, 但因掃描間隔相應增大, 儀(yi) 器分辨率將下降。通過電機轉速和時間的關(guan) 係分析可得出套管套損的位置。
2.2.2 井下設備
包括扶正器、旋轉電機、激光器、透鏡和圖像傳(chuan) 感器等。
(1)扶正器:考慮到儀(yi) 器的安裝及定位,要選擇扶正器作為(wei) 輔助設備能提高套管測量的精度。儀(yi) 器進入套管時偏離套管中心位置,是產(chan) 生誤差的主要因素之一。使用扶正器對激光測量機構采取必要的扶正,不僅(jin) 能夠保證激光探頭順利下入套管,還可保證激光探頭位於(yu) 中心位置,而且能提高測量精度,確保測量的準確性。
(2)旋轉電機:為(wei) 了對套管內(nei) 壁全麵檢測,采用螺旋式檢測法,采用升降與(yu) 旋轉機構同步工作方法。控製提升速度及旋轉角速度,即可滿足從(cong) 點腐蝕到麵腐蝕的檢測,達到套管內(nei) 壁腐蝕的全麵檢測。
(3)激光器:由於(yu) CCD 器件的光譜響應範圍為(wei) 400~1100nm,峰值響應波長約 900nm。激光二極管發出的激光波長為(wei) 650~900nm,其光譜響應靈敏度很接近於(yu) CCD 峰值響應波長的光譜靈敏度, 而且體(ti) 積小,功率穩定,使用方便。激光二極管工作電壓為(wei) 12V,輸出功率為(wei) 5mV。
(4)透鏡:要保證對目標距離檢測探測精度,透鏡焦距應該盡量取較大的值,但在探測器總體(ti) 尺寸要求較小的情況下,接收透鏡焦距不可能取任意大的值。這種情況下,更適合用棱鏡將光路折射或者將光路反射在棱鏡中。在需要校正的像差允許範圍的條件下,接收透鏡采用雙膠合物鏡。
(5)圖像傳(chuan) 感器(CCD):為(wei) 提高套損檢測精度,圖像傳(chuan) 感器應具有較高的空間分辨能力。選用東(dong) 芝公司的線陣 CCD 圖像傳(chuan) 感器(TCD1206),這是一種高靈敏度、低暗電流、2160 象元的線陣 CCD 器件,其內(nei) 部信號預處理電路包含采樣保持和輸出預放大電路。CCD 驅動采用單片機驅動,根據 TCD1206 驅動時序圖,是 89C51P1 口輸出數值,經CMOS邏輯器件 74hc04反向驅動器即可滿足 CCD 驅動條件。
2.2.3 信號處理係統
由於(yu) 信號在傳(chuan) 輸過程中易受各種噪聲或信號弱等因素的影響。在本方案中提出了運用以下方式處理信號。信號處理係統流程如圖 3 所示。

在硬件電路的基礎上,利用高速單片機處理器實現數據的采集、處理和結果的顯示功能。該係統在激光三角法測距的基礎上,采用了單片機直接脈衝(chong) 計數方法對套管的內(nei) 部腐蝕缺陷進行判斷。即簡化了硬件電路,又能提高數據的傳(chuan) 輸。設 t=0 時,掃描 CCD 器件中心象元的脈衝(chong) N0,當測量係統啟動後,如有缺陷則計數為(wei) N,可得:

式中:為(wei) 光學成像係統的橫向放大倍數;為(wei) CCD兩(liang) 相鄰象元的中心距; 為(wei) 套管的缺陷深度。
本文為(wei) 14 m,N0是由 CCD 積分時間內(nei) 脈衝(chong) 產(chan) 生的個(ge) 數決(jue) 定的為(wei) N/2。
測量係統軟件總程序由 Visual Basic6.0 軟件開發,包括上位機和下位機的通信程序、延時子程序、數據采集程序、數據存儲(chu) 子程序、數據處理子程序、數據顯示子程序,其中數據處理子程序又包括數據大小判斷和圖像位置確定。
在實驗室有限條件下,實現了單通道、單激光探頭進行套損的檢測,測量精度可達 0.05mm,試驗表明,用激光測量法對在役套管的內(nei) 壁腐蝕測量是可行的。雙層 4 激光探頭交叉測量方法可實現多點同時對套管內(nei) 壁腐蝕的檢測。4 探頭安裝位置采用 4 象限製同層探頭相差 90°,雙層 4 探頭安裝後可以提高檢測速度,有效地減小漏檢率。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