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時任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院長的曹健林同誌指出:“顯示產(chan) 業(ye) 是信息產(chan) 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是顯示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大國和消費大國,但由於(yu) 長期缺乏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主要依賴技術引進,使我國顯示產(chan) 業(ye) 麵臨(lin) 巨大的生存壓力,在顯示產(chan) 品的升級換代中處於(yu) 被動局麵,激光顯示技術是我國顯示產(chan) 業(ye) 發展過程中的一個(ge) 機遇,如果抓得好,不僅(jin) 將改變顯示產(chan) 業(ye) 發展的被動局麵,而且還將帶動人工晶體(ti) 材料和激光產(chan) 品的快速發展”。為(wei) 贏得在產(chan) 業(ye) 發展的寶貴時間,曹健林院長在光電研究院部署了激光顯示實用化技術研究,邁出了產(chan) 業(ye) 化攻關(guan) 的第一步。光電研究院的科研團體(ti) 係統的研究了激光顯示的關(guan) 鍵技術問題,自主提出了包括激光光源模組、勻場整形照明係統、消相幹技術和係統集成的4大技術解決(jue) 方案,形成了具有鮮明實用化特色的專(zhuan) 利技術,構建了完整的知識產(chan) 權體(ti) 係。
通過自主創新和係統優(you) 化集成,光電研究院團隊2006年5月7日成功集成出200英寸激光投影顯示工程樣機,標誌我國在主流的投影式顯示技術領域已具備產(chan) 業(ye) 發展的技術基礎。2006年7月中科院光電研究院以知識產(chan) 權和專(zhuan) 有技術投資的方式,通過產(chan) 研結合的模式與(yu) 社會(hui) 資本合資成立“北京中視中科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視中科”),產(chan) 研聯合、優(you) 勢互補,開展激光顯示光源模組的研發、生產(chan) 、銷售業(ye) 務,為(wei) 電視機、投影機、放映機等終端產(chan) 品生產(chan) 廠家提供關(guan) 鍵核心模組和激光顯示技術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2007年5月,中視中科在北京永豐(feng) 產(chan) 業(ye) 基地建成我國第一個(ge) 激光顯示示範基地,可滿足激光顯示係統集成、調試的要求,具備開展激光家庭影院和超大屏幕顯示係統的集成條件。2007年11月,國家科學技術部萬(wan) 鋼部長和副部長曹健林視察該基地,萬(wan) 鋼部長對激光顯示技術、樣機研製的成果和奧運應用給予了充分肯定,並指出:目前激光顯示的發展更重要的是產(chan) 業(ye) 化問題,不僅(jin) 僅(jin) 要關(guan) 注技術研發等前端問題,更要關(guan) 注市場的應用問題,關(guan) 注產(chan) 品的可靠性問題,關(guan) 注企業(ye) 的資本運作、銷售推廣、服務等後端問題。
2009年中視中科激光顯示技術研究已取得重大突破,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研發成功低噪聲、小體(ti) 積風冷/水冷紅綠藍激光模組,合成功率超過15W;研發隨機位相調製技術,很好地解決(jue) 了相幹散斑問題,極大地提高了圖像質量;采用DMD芯片作為(wei) 圖像調製元件,顯著提高了光能利用率;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同頻激光非相幹組束技術”,在國際上率先實現超過100W高功率白光合成,為(wei) 國際最高水平;發明多光束空間隨機擾動消除相幹散斑方法,解決(jue) 了靜態相幹散斑控製問題;發明了波導多次內(nei) 全反波前重構光學勻場的方法,實現了高效率、高均勻性光學整形;自主研發了大色域空間映射與(yu) 管理算法,為(wei) 激光顯示顏色管理奠定了基礎。2010年8月,在第十九屆北京國際廣播電視電影設備展覽會(hui) (BIRTV)上,中視中科發布了全球首台應用激光光源的3D數字電影放映機,並與(yu) 北京8家知名影院簽署了合作推廣協議,北京影迷不久便可以欣賞到激光3D電影放映機帶來的震撼效果。
我國通過多年研究積累,已經在激光全色顯示技術領域擁有較完整的自主知識產(chan) 權鏈,特別是在全固態三基色激光、勻場、消相幹、激光顯示等關(guan) 鍵器件和整機技術方麵均有自己的專(zhuan) 利保護。有關(guan) 激光顯示方麵的專(zhuan) 利,目前世界上有900餘(yu) 項專(zhuan) 利,中國持有100餘(yu) 項,截至目前為(wei) 止,中視中科已經申請專(zhuan) 利110餘(yu) 項,其中國際PCT專(zhuan) 利2項,並取得中科院授權10餘(yu) 項,在激光顯示領域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