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中國製造轉型中國創造:電子製造掀起自動化浪潮

星之球激光 來源:電子發燒友2012-10-30 我要評論(0 )   

中國電子製造業(ye) 突飛猛進的發展,使得中國成為(wei) 了全球電子製造中心。然而,在新形勢下,製造業(ye) 技術的迅速發展,整體(ti) 運營成本的壓力,以及生產(chan) 廠商對設備高效性和靈活性的...

        中國電子製造業(ye) 突飛猛進的發展,使得中國成為(wei) 了全球電子製造中心。然而,在新形勢下,製造業(ye) 技術的迅速發展,整體(ti) 運營成本的壓力,以及生產(chan) 廠商對設備高效性和靈活性的需求,使得電子製造自動化設備在整個(ge) 電子製造業(ye) 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guan) 注和應用。 
  事實上,在“中國製造”開始向“中國創造”升級轉型的過程中,一場電子製造自動化浪潮正在悄然來臨(lin) 。中聯重科開始采購焊接機器人以替代價(jia) 格不菲的焊接工人;華西能源新建的生產(chan) 線將大量采用工業(ye) 自動化設備;國內(nei) 勞動密集型行業(ye) 中的典型代表富士康更是雄心勃勃的提出“未來3 年增100 萬(wan) 台機器人取代人工勞力”。

 

  電子製造自動化設備應對“用工荒”

  從(cong) 剛剛結束的第十八屆華南國際電子生產(chan) 設備暨微電子工業(ye) 展(NEPCON South China 2012)上得知,麵對日益嚴(yan) 峻的運營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的增加,不少買(mai) 家對工業(ye) 電子製造自動化設備情有獨鍾,電子製造自動化設備成為(wei) 他們(men) 關(guan) 注的焦點。

  雷柏科技自動化部門經理黃水靈表示:“鍵鼠市場激烈的競爭(zheng) 中,雷柏能獲取很好收益的唯一方法就是降低製造成本,為(wei) 此,我們(men) 將自動化生產(chan) 技術引入了鍵盤的生產(chan) 中。參觀本屆展會(hui) ,我們(men) 看到了很多業(ye) 內(nei) 技術先進、處於(yu) 領先地位的展商及最新的產(chan) 品和設備,我們(men) 主要關(guan) 注了機器人及零部件、自動化包裝技術等領域”;“我主要想看看這裏的電子製造自動化設備”,前來參觀的張先生表示。和張先生想法類似的買(mai) 家很多,他們(men) 都看重自動化設備在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生產(chan) 效率方麵有重要作用。

  近年來,“用工荒”頻頻出現,勞工工資不斷上漲,再加上宏觀經濟不景氣,企業(ye) 利潤不斷被壓縮,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ye) 麵臨(lin) 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加強設備自動化改造,提高生產(chan) 自動化程度,減小勞動強度,改善作業(ye) 環境,已經成為(wei) 製造業(ye) 的普遍共識。

  “一台電子製造自動化生產(chan) 機器,能代替20多名工人。通過兩(liang) 年多的生產(chan) 車間自動化改造,我們(men) 的員工人數從(cong) 2009年末的1280人,下降到現在的420人,年產(chan) 能相較改造前提升了20%。”電子製造自動化改造讓勞動密集型企業(ye) 真真切切嚐到了甜頭。

 

  自動化部署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指出,從(cong) 國際環境看,世界範圍內(n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格局正在不斷變革,既孕育著巨大的機遇,也伴隨著嚴(yan) 峻的挑戰,給我國工業(ye) 轉型升級帶來了深刻影響。從(cong) 國內(nei) 環境看,我國工業(ye) 發展的基礎條件、內(nei) 在動力和長期向好趨勢沒有根本改變,但傳(chuan) 統發展模式麵臨(lin) 諸多挑戰,工業(ye) 結構優(you) 化和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在“十二五”規劃中,改變經濟發展模式仍然是重點,提高自動化製造水平則是實現途徑,未來5年,自動化將迎來大發展。專(zhuan) 家指出,隨著工業(ye) 自動化產(chan) 業(ye) 的繁榮發展,我國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和技術進步將擁有更加充足的動力和更加多元的選擇,從(cong) 而加速實現由主要依靠規模增長的傳(chuan) 統工業(ye) 化道路向主要依靠技術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工業(ye) 化道路轉變。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