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虛擬鍵盤,大多數人應該都在不少科幻電影中見到過,沒有實體(ti) ,或隻用一塊玻璃,或采用全息技術,隻需輕輕觸碰一下就能實現操作。而真正能在現實中使用的產(chan) 品有沒有呢?請看以下的介紹。


投影鍵盤可以說是虛擬鍵盤的一種,它並沒有實體(ti) 的按鈕,在最近的十年前一直有不少公司研發過,可是一直是之間到有宣傳(chuan) 圖片而沒有實物可供消費者試用,稍微百度一下便可發現NEC、西門子等知名科技企業(ye) 都曾經有過類似的概念產(chan) 品。而直到最近,才有一家韓國的公司celluon(賽路恩)真正推出了麵向市場銷售的產(chan) 品――Magic Cube,這應該也算第一款出現在國內(nei) 的虛擬鍵盤產(chan) 品。
當時拿到這款產(chan) 品時,筆者很好奇這麽(me) 小的東(dong) 西怎麽(me) 可以叫鍵盤,直到拆掉包裝,撥開背後那個(ge) 小開關(guan) 後......我當時就震驚了。

Magic Cube外形就是一個(ge) 圓角的長方體(ti) ,體(ti) 積十分迷你,高度僅(jin) 為(wei) 手指的中指那麽(me) 長,放在衣袋裏完全沒問題。全黑的外殼采用橡膠製作,可以抵禦一定的衝(chong) 擊,表麵質感十分平滑,但是這種材質往往比較容易吸塵。那麽(me) 這款鍵盤到底該怎麽(me) 用呢,我們(men) 接下來慢慢解答。
在正麵分布著激光投射器、傳(chuan) 感器、LED指示燈以及紅外線發射器,背麵則是開關(guan) 與(yu) USB接口。在USB接口旁有個(ge) 小開關(guan) ,分別對應著藍牙的HID和SPP模式,SPP模式主要針對的是使用部分較老式的手機出現藍牙連接不兼容時,而一般情況下隻需保持默認的HID模式即可。

簡單而言,Magic Cube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頂部的激光投影出鍵盤的布局圖,當手指觸碰到桌麵時,底部的紅外線傳(chuan) 感器就會(hui) 感應到信號的阻斷,並由中間的傳(chuan) 感器捕捉到具體(ti) 的坐標從(cong) 而推算出用戶是在按哪一個(ge) 按鍵。聽上去並不是特別複雜。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