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醫療器械

華潤退出醫療器械領域 發力醫院或再遇整合難題

星之球激光 來源:中國經濟網2014-03-13 我要評論(0 )   

與(yu) 轟轟烈烈、風光無限的並購相比,對被收購企業(ye) 漫長而繁瑣的整合過程更能考驗一個(ge) 企業(ye) 的實力。 2011年12月9日,華潤收購北京醫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9%股權,加上此前已持...

     與(yu) 轟轟烈烈、風光無限的並購相比,對被收購企業(ye) 漫長而繁瑣的整合過程更能考驗一個(ge) 企業(ye) 的實力。

  2011年12月9日,華潤收購北京醫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9%股權,加上此前已持有的51%股份,華潤完成了對北藥的整體(ti) 收購。順理成章,北藥旗下的萬(wan) 東(dong) 醫療也改朝換代成為(wei) 龐大華潤係一員。

  這樣一來,華潤萬(wan) 東(dong) 與(yu) 華潤此前收購的上械集團一起構成了華潤醫藥麾下的“醫療器械”板塊。

  然而,兩(liang) 年後這家被華潤視為(wei) “旗下醫療器械行業(ye) 的唯一運營平台”的華潤萬(wan) 東(dong) 竟也難逃被賣掉的命運:3月3日晚,華潤萬(wan) 東(dong) 公告稱,實際控製人中國華潤總公司將轉讓所持股份。同時,上械集團也被華潤掛牌轉讓。

  處變不驚的華潤將此解釋為(wei) “戰略性退出醫療器械業(ye) 務”。的確,對於(yu) 一貫以兼並收購殺入各大行業(ye) 的華潤而言,賺錢就做,不賺錢就丟(diu) ,早已不是什麽(me) 新聞。不過,這樣的結果似乎也反映出華潤粗放並購後的弊端。“並購後就是整合的難題,華潤風風光管攻城略地,也為(wei) 自己留下一堆有待整合的攤子,這才是真正考驗華潤的時候”,一位醫藥業(ye) 內(nei) 人士稱。

  對於(yu) 並購,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也曾直言:“難點是整合。就像你買(mai) 了一大堆菜似的,你得慢慢挑揀,把一些爛菜葉子扔了,留下好的有用的菜,再洗洗涮涮包裝”。

  在華潤萬(wan) 東(dong) 與(yu) 上械集團的整合上,華潤耗時多年,卻並無多少起色。在收購萬(wan) 東(dong) 後,傳(chuan) 言要被整合進華潤萬(wan) 東(dong) 的上械集團效益開始每況愈下。而華潤萬(wan) 東(dong) 雖然並未虧(kui) 損,卻與(yu) 華潤各大“肥的流油”的業(ye) 務相形見絀。公開資料顯示,華潤萬(wan) 東(dong) 2010年~2012年的淨利潤分別逐年下滑;到2013年前3季度,華潤萬(wan) 東(dong) 淨利潤僅(jin) 為(wei) 1851萬(wan) 元,同比下滑17%。

  更重要的是,在華潤緊密布局醫藥行業(ye) 謀求上市的版圖中,華潤萬(wan) 東(dong) 雞肋一樣的存在,正成為(wei) 華潤的羈絆。在2011年亞(ya) 洲金融論壇上,宋林曾表示,計劃一到兩(liang) 年內(nei) ,實現醫藥板塊在港上市。如今醫療器械業(ye) 務的整合已成往事,華潤醫藥整體(ti) 上市仍無時間表。

  雖然,對於(yu) 華潤這一次退出,也有觀點認為(wei) 是拱手放棄了醫療器械這個(ge) “最有前景的業(ye) 務 ”,但對於(yu) 這個(ge) 前景,華潤顯然失去了耐心。

  尤其在如今的醫院並購潮之下,華潤“弄潮兒(er) ”的秉性讓它將注意力更多轉向了醫院並購。截至目前,華潤已並購多家公立醫院。依照華潤醫療CEO張海鵬設想,到2016年,將擁有30家醫院和2萬(wan) 張病床。

  然而,就連宋林也坦言“醫院整合難度大”的情況下,華潤對醫院的並購是否還將麵臨(lin) 新的整合難題呢?

  中國經濟網記者致電華潤相關(guan) 部門,對方表示稍後再聯係記者,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複。

  粗放收購後的整合難題

  華潤正式開展醫療器械業(ye) 務始於(yu) 2007年。

  2007年4月,中國華潤與(yu) 中國華源生命產(chan) 業(ye) 有限公司簽署了上械集團股權轉讓協議後,上械集團正式劃歸中國華潤。

  2011年12月9日,華潤通過旗下企業(ye) 向北京醫藥控股有限公司增發股份的形式,收購其間接持有的北京醫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9%股權。加上此前已持有的51%股份,華潤完成了對北藥的整體(ti) 收購,而北藥旗下的萬(wan) 東(dong) 藥業(ye) 也歸入華潤係。

  至此,華潤在醫療器械業(ye) 務方麵開始步入整合軌道。因為(wei) 華潤萬(wan) 東(dong) 是上市企業(ye) ,便理所當然被華潤視為(wei) “旗下醫療器械行業(ye) 的唯一運營平台”。換言之,上械集團將被華潤萬(wan) 東(dong) 收編。

  然而,這一過程卻並不順利。2011年10月,據21世紀網報道,在重組風聲下,上海醫療器械廠的效益迅速下滑。2011年7月份,工廠銷售額隻有200萬(wan) 出頭,相當於(yu) 過去的十分之一。今年已經虧(kui) 損1500多萬(wan) ,總經理也在6月底辭職,而去年醫療器械廠還是盈利的。

  據悉,上海醫療器械廠是醫療器械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是集團的利潤中心,給集團貢獻了40%左右的利潤。

  21世紀網援引上械醫療器械廠人士的話稱,萬(wan) 東(dong) 醫療的重組預期,是上海醫療器械廠效益下滑的重要原因:“萬(wan) 東(dong) 醫療和上海醫療器械廠在X光機領域是排名第一第二的企業(ye) ,兩(liang) 家企業(ye) 已經競爭(zheng) 了20多年。2009年之前,由於(yu) 上海醫療器械廠的增速很快,兩(liang) 家企業(ye) 的差距已經在縮小。但傳(chuan) 出重組風聲,說上海醫療器械廠今後就是萬(wan) 東(dong) 醫療的一個(ge) 車間,銷售也要統一管理,技術開發也要統歸萬(wan) 東(dong) 醫療,打擊了發展中的醫療器械廠。”

  不過,一心要整合醫藥器械業(ye) 務的華潤似乎並未顧慮太多。2011年9月7日,華潤出具相關(guan) 承諾函表示:為(wei) 避免旗下資產(chan) 同業(ye) 競爭(zheng) ,華潤的醫療器械業(ye) 務將以萬(wan) 東(dong) 醫療為(wei) 唯一的運營平台,旗下其他存在同業(ye) 競爭(zheng) 的業(ye) 務,將於(yu) 三年內(nei) 注入萬(wan) 東(dong) 醫療。

  “華潤的央企作風比較明顯,雖然大的整合原則很好,但是一些具體(ti) 的操作方法仍值得注意,如何兼顧兼並重組的各方利益,十分考量華潤管理層的智慧。”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

  華潤董事長宋林也曾直言,“並購很容易,隻要有錢,說服股東(dong) 願意賣,有些是地方政府持有的股權,他願意向你出售股權就可以買(mai) 了。難點是整合。整合涉及人物的安排,員工的安置,業(ye) 務的調整等問題。如果涉及多元化的標的企業(ye) ,就需要清理資產(chan) ”。

  無論如何,這一整合還是在2013年1月18日宣布完成。當日,華潤萬(wan) 東(dong) 公告稱,華潤萬(wan) 東(dong) 已經完成對上海醫療器械廠100%股權的收購,而華潤集團旗下的醫療器械板塊也正式並入華潤醫療。除此之外,華潤醫療還在重慶、漳州等地繼續收購醫療器械企業(ye) 。

  諷刺的是,就在這一公告發布一年後,華潤萬(wan) 東(dong) 自身也麵臨(lin) 著被總公司“拋棄”的命運。“這一整合無疑是失敗的,華潤在大量並購後,麵臨(lin) 著整合難題。華潤企業(ye) 的央企作風、巨大的體(ti) 量、龐大的業(ye) 務板塊,都注定他很難專(zhuan) 心做好整合”,一位醫藥行業(ye) 人士認為(wei) :“丟(diu) 棄華潤萬(wan) 東(dong) ,對於(yu) 華潤而言不過九牛一毛。做不成行業(ye) 龍頭又賺不到錢,華潤自然失去了耐心”。

  但是也有觀點認為(wei) ,華潤一開始進軍(jun) 醫療器械業(ye) 務就是錯誤的。彼時,上械集團和華潤萬(wan) 東(dong) 從(cong) 事的影像業(ye) 務,早已經被西門子、G E等企業(ye) 把持,另外華潤還須麵對來自本土企業(ye) 東(dong) 軟醫療的競爭(zheng) 。“華潤從(cong) 事醫療企業(ye) ,其實大家一開始就不怎麽(me) 看好”,一位深圳醫療企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的專(zhuan) 家如是說。

  醫藥資深人士史立臣分析,華潤萬(wan) 東(dong) 業(ye) 績萎靡,更多是自身經營問題導致的結果。華潤購入萬(wan) 東(dong) 後,仍持續大型醫療器械生產(chan) ,沒有對原有的產(chan) 品進行升級和正確構建華潤在醫療器械領域的產(chan) 品群,導致在一二線市場大型器械飽和,三四線市場及縣級市場購入大型器械麵臨(lin) 政策性尷尬的情況下,以及全球醫療器械強企製定適合在華醫療器械產(chan) 品結構的圍攻下,華潤萬(wan) 東(dong) 在大型器械市場收入萎縮。

  無論如何,華潤整合難題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不久前,中國華潤旗下華潤三九知名藥店品牌深圳三九連鎖已遭華潤係“拋棄”。

  “由於(yu) 擴張速度過快,多種利益相互交錯,如果要對其進行大而強的整合,難度相當的大”,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直言。#p#分頁標題#e#

  對於(yu) 這一點,有望接手華潤萬(wan) 東(dong) 的魚躍醫療掌門人陳堅似乎更有清醒的認識:“由於(yu) 醫療器械行業(ye) 的毛利率普遍很高,很有吸引力。所以在這個(ge) 行業(ye) 中,如果一些公司有資本,就很容易產(chan) 生一些並購行為(wei) 。”

  陳堅強調,但是一個(ge) 公司真正要發展好的話,根本上還是要靠內(nei) 生性能力的培養(yang) ,“我不認為(wei) 一個(ge) 公司可以一直靠連續並購獲得成長,因為(wei) 並購也是存在一定的風險。並購一開始的時候其實就像個(ge) 拚盤,你要把他們(men) 真正融合起來,才能達到1+1>2的效果。”

  醫院並購還將重蹈覆轍?

  如果拋售成功,那麽(me) 華潤係旗下的醫藥上市公司便還剩下華潤三九、東(dong) 阿阿膠、華潤雙鶴三家。這些企業(ye) 分別在非處方藥、保健品以及大輸液領域占據較高地位。另外,中國華潤旗下華潤醫藥商業(ye) 集團在醫藥商業(ye) 領域亦是領先企業(ye) 。2013年,華潤醫藥集團晉級千億(yi) 俱樂(le) 部,成為(wei) 國內(nei) 第二大醫藥集團。

  目前,決(jue) 意舍去醫療器械板塊的華潤正將更多精力轉向各地醫院的並購。這一工作主要由華潤醫療公司實施。該公司成立於(yu) 2011年10月,業(ye) 務涉及醫院投資及運營、醫療設備研發與(yu) 製造、醫療衍生服務三大領域。

  據上海證劵報消息,2011年到現在,華潤醫療已經投入和確定投入的醫院投資總規模接近100億(yi) 元人民幣,毫無疑問地位列中國醫院投資規模第一。根據華潤醫療的規劃,“十二五”期間,華潤要實現30家醫院、20000床的目標,以每張床100萬(wan) 到150萬(wan) 元的投資估算,大約是200億(yi) 到300億(yi) 元的總投資規模。“我們(men) 的目標是,在占醫療行業(ye) 20%的民營醫療份額中做到老大。”

  截至今年1月,除5家醫院在建外,目前並購和管理的醫院還有昆明市兒(er) 童醫院(占66%股份)、武鋼總醫院(占51%股份)、武鋼第二醫院(占51%股份)、廣州三九腦科醫院和徐州礦山醫院等。該集團近期還籌劃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黃埔分院的管理權收入囊中。

  依照華潤醫療C E O張海鵬的設想,華潤醫療計劃在一線城市協同華潤置地新建旗艦醫院,目前在積極考慮引入國外主權基金投資;到2016年,將擁有30家醫院和2萬(wan) 張病床。而為(wei) 了實現這一宏偉(wei) 的戰略,華潤醫療方麵已經在考慮上市問題。

  但事情遠沒有這麽(me) 簡單。就連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也承認:“醫院整合起來難度是比較大,花的精力會(hui) 多一些。”

  一家大型藥企負責人表示:“華潤的資源確實比較豐(feng) 富,他們(men) 在收購醫院時能夠發揮其他領域的協同優(you) 勢。但在內(nei) 部整合上,華潤做的就不那麽(me) 出色了。”

  公立醫院都為(wei) 非營利性質,一旦實現股份製,外界普遍擔心的是公益性能否保證。但實際上,公立醫院改製的最大障礙並不在此,而是在醫院的核心生產(chan) 力:醫生身上。

  在此之前,平安集團、方正集團也試圖對地方醫院進行股份製改革。但要麽(me) 淺嚐輒止,要麽(me) 被迫離場,其中失敗的關(guan) 鍵因素正是人員編製問題。昆明兒(er) 童醫院的改製和其他醫院一樣,實行“老人老辦法”,即原有醫務人員保有事業(ye) 編製。

  同為(wei) 昆明市定點改製醫院之一的昆明第一人民醫院有醫生表示:“目前來看改製後身份沒變化,待遇還提高了,但時間長了就不好說。”這正代表了眾(zhong) 多兒(er) 童醫院醫生的心聲,事業(ye) 單位的身份和職稱令很多醫生為(wei) 之奮鬥了大半輩子,突然麵臨(lin) 改製,引發的反彈不亞(ya) 於(yu) 當年的國企改革。

  由於(yu) 改成了股份製,2012年昆明兒(er) 童醫院未能拿到國家的3000萬(wan) 元項目經費,省衛生廳也沒能爭(zheng) 取到。盡管華潤明確表示不會(hui) 派人員進駐醫院,醫院內(nei) 部的抵觸情緒卻一直在悄悄彌漫著。

  在曆史上,並不是沒有央企收購醫院失敗的案例。2003年,華源集團在涉足了醫藥生產(chan) 、流通之後,認為(wei) 公司獨缺醫院一環,就能湊成醫藥“產(chan) 供銷”產(chan) 業(ye) 鏈,因此斥巨資進行醫院收購。當時華源計劃在北京建立“首都國際醫院”,在上海則收購知名的華山醫院。

  在上述計劃均流產(chan) 之後,華源將目光投向河南新鄉(xiang) 、江蘇鎮江、徐州等地,並最終成功的將新鄉(xiang) 市5家醫院整體(ti) 收購,成立了“華源控股中原醫院管理有限公司”,意圖在中原地區先開辟出一條“大生命產(chan) 業(ye) 鏈”來。

  中原醫院管理公司遇到的一切,和今天的昆明兒(er) 童醫院、高州市人民醫院並無二般:財政停止撥款,醫生擔心編製問題。華源還通過藥品、醫療設備的銷售從(cong) 醫院獲取收益,更加引發醫院的不滿。

  這種缺乏有效整合的擴張隨著華源集團的資金鏈斷裂而最終失敗,5家醫院中有的甚至一度關(guan) 門。2005年,華源集團被重組,重組方正是今天的華潤集團。

  有趣的是,華潤醫療此刻正走上了它的“前輩”華源的老路。在尚未拿出一個(ge) 成熟案例的情況下,華潤醫療還在一步步地往醫院收購的叢(cong) 林深處高歌猛進,一切都像極了幾年前的華源。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