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醫療器械

專注於能源業務 西門子終拆分醫療保健業務

星之球激光 來源:佳工機電網2014-08-12 我要評論(0 )   

今年5月6日,德國西門子(Siemens)公司對外公布將重組其業(ye) 務部門,在西門子網站上公布的改造計劃中,現任CEO Joe Kaeser將前任執行長引進的四大業(ye) 務,包括工業(ye) 、能源、保...

 今年5月6日,德國西門子(Siemens)公司對外公布將重組其業(ye) 務部門,在西門子網站上公布的改造計劃中,現任CEO Joe Kaeser將前任執行長引進的四大業(ye) 務,包括工業(ye) 、能源、保健、基礎建設等被西門子取消,公司部門也將從(cong) 16個(ge) 縮減為(wei) 9個(ge) 。

據彭博社報道稱,Joe Kaeser已將助聽器部門拆分出去,同時也在內(nei) 部將所有保健業(ye) 務剝離開來,讓它們(men) 獨立運作。從(cong) 這段時間公司的行動來看,醫療保健業(ye) 務確實在不斷被西門子拆分。

醫療IT部門被美國Cerner收購

早在上個(ge) 月,就有兩(liang) 名人士向路透社爆料,西門子正在研究將其醫療IT部門出售,該部門估值可能超過10億(yi) 歐元。

8月5日,美國醫療IT廠商Cerner公司宣布,將以13億(yi) 美元收購西門子公司的醫療信息技術(即醫療IT)。Cerner公司是美國醫院第四大電子病曆供應商,約向9%的醫院提供電子健康記錄業(ye) 務。該筆交易已獲雙方董事會(hui) 批準,預計將於(yu) 2015年第一季度完成。

Cerner公司表示,這對雙方了了來說是一個(ge) 雙贏的交易, 西門子的醫療IT資產(chan) 所提供的額外規模、研發及深厚的客戶基礎、專(zhuan) 業(ye) 知識及經驗,能夠幫助Cerner實現在未來10年的計劃。據估計,在2014年,Cerner和西門子醫療服務的年研發投入將達6.5億(yi) 美元,年收入將達45億(yi) 美元。

臨(lin) 床微生物學業(ye) 務被貝克曼庫爾特收購

與(yu) 醫療IT部門命運相同的還有臨(lin) 床微生物學業(ye) 務。早在3月份,路透社曾報道稱,西門子考慮出售其微生物學業(ye) 務。當時,法國醫療診斷專(zhuan) 業(ye) 商生物梅裏埃(BioMerieux) 表示會(hui) 考慮西門子診斷部門中的微生物學部門。

然而,在7月16日,貝克曼庫爾特發布聲明稱已經同意收購西門子醫療診斷的臨(lin) 床微生物學業(ye) 務,交易預計在2015年第一季度完成。

貝克曼庫爾特診斷業(ye) 務董事長Arnd Kaldowski在一份聲明中說:“此次收購將為(wei) 貝克曼庫爾特創造了一個(ge) 機會(hui) ,讓我們(men) 為(wei) 實驗室客戶提供更多的產(chan) 品和服務,以及改善對病人的護理。”

醫療保健業(ye) 務為(wei) 何被拆分

西門子總部位於(yu) 德國慕尼黑,其醫療保健業(ye) 務在2013年中在公司四大業(ye) 務中的利潤率最高。西門子微生物產(chan) 品線包括MicroScan儀(yi) 器、MicroScan板/消耗品,以及數據管理解決(jue) 方案,去年為(wei) 公司帶來了53.32億(yi) 美元的收入,但公司現卻尋求拆醫療分保健單元。

雖然在此前與(yu) GE搶奪阿爾斯通能源業(ye) 務的項目中失敗了,CEO Kaeser依然表示,能源領域是西門子的重要發展方向,西門子未來將為(wei) 電氣化、自動化及數字化領域做好準備。到2030年全球的能源需求會(hui) 比現在翻一倍,而這期間也會(hui) 給西門子業(ye) 務的發展帶來更多機會(hui) 。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