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標準研製和應用推廣任務仍然十分艱巨。我們(men) 將務實做好兩(liang) 項國家標準的宣傳(chuan) 推廣工作,推動企業(ye) 依據國家標準開展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貫標,加快其他關(guan) 鍵亟需的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標準的製定實施,持續探索以標準為(wei) 引領的兩(liang) 化深度融合實踐路徑。”謝少鋒表示。
兩(liang) 化深度融合需標準引領
對於(yu) 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國家標準的提出背景,謝少鋒指出,推進信息化和工業(ye) 化深度融合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工信部一直把推動兩(liang) 化深度融合作為(wei) 立部之本,作為(wei) 全係統共同責任。《中國製造2025》明確提出,要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製造業(ye) 深度融合為(wei) 主線,開展製造強國建設。當前,標準引領既是全球主要國家實現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部署的通用做法,也是我國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ou) 化服務”行政體(ti) 製改革的有效手段。麵對新的形勢,工信部逐漸探索形成了一套以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標準為(wei) 引領,係統推動兩(liang) 化深度融合的有效工作方法。
據介紹,按照《信息化和工業(ye) 化深度融合專(zhuan) 項行動計劃(2013-2018年)》的工作部署,參考國際通行的管理體(ti) 係標準做法,工信部組織相關(guan) 單位研製形成了一套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標準。2014年1月,《信息化和工業(ye)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要求(試行稿)》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公告形式公開發布;2016年結合企業(ye) 貫標評定實踐又對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標準進行了修訂完善;2017年5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hui) 發布2017年第12號公告,《基礎和術語》《要求》兩(liang) 項國家標準正式發布實施。
核心內(nei) 容涉及四個(ge) 方麵
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是由一係列標準共同構成的一組標準組族。作為(wei) 標準族中兩(liang) 項核心關(guan) 鍵標準,《基礎和術語》給出了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基礎理論、常用術語及其定義(yi) ,《要求》明確了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的具體(ti) 的內(nei) 容,可作為(wei) 企業(ye) 係統的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識別和打造信息化環境下新型能力的通用方法。謝少鋒表示,本次發布的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國家標準核心內(nei) 容涉及四大方麵:
一是強調了將新型能力作為(wei) 兩(liang) 化融合的主線,引導企業(ye) 獲取互聯網時代的可持續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本次發布的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國家標準引導企業(ye) 緊密圍繞信息化環境下新型能力的準確識別、有效打造、穩定實現和動態調整這一主線,以新型能力的培育作為(wei) 兩(liang) 化融合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將技術進步、組織變革、流程優(you) 化以及數據分析利用等轉化為(wei) 企業(ye) 的新型能力,進而不斷獲取差異化的可持續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提高企業(ye) 的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
二是明確六個(ge) 導向。作為(wei) 企業(ye) 推進兩(liang) 化融合的核心理念,本次發布的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國家標準引導企業(ye) 以融合和創新的理念係統推進兩(liang) 化深度融合,提出以效能效益為(wei) 導向、以數據為(wei) 驅動、以新型能力為(wei) 主線、以綜合集成為(wei) 突破口、以流程化為(wei) 切入點、以服務化為(wei) 方向等六個(ge) 推進兩(liang) 化融合核心導向,幫助企業(ye) 快速適應互聯網時代發展趨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是提出九項管理原則。作為(wei) 企業(ye) 本質貫徹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的指導思想和重要的理論基礎,本次發布的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國家標準提出以獲取可持續競爭(zheng) 優(you) 勢為(wei) 關(guan) 注焦點,戰略一致性,領導的核心作用,全員參與(yu) 、全員考核,過程管理,全局優(you) 化,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創新引領,開放協作等九項管理原則,是企業(ye) 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兩(liang) 化融合過程管理機製的指導思想,是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標準的重要理論基礎,是確保企業(ye) 把握融合本質、規範融合管理、獲取融合實效的關(guan) 鍵。
四是構建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的基本框架,明確企業(ye) 係統推進兩(liang) 化融合的發展方向、融合路徑、推進機製。本次發布的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國家標準指出,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的基本框架,由戰略循環、要素循環、管理循環構成。戰略循環指明了企業(ye) 兩(liang) 化融合“往哪兒(er) 走”的發展方向,引導企業(ye) 將兩(liang) 化融合發展理念融入企業(ye) 戰略,明確可持續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需求,通過打造新型的能力,獲取預期的可持續競爭(zheng) 優(you) 勢,實現戰略落地。要素循環明確了兩(liang) 化融合“做什麽(me) ”的融合路徑,從(cong) 操作層麵規範了企業(ye) 全要素協同創新過程,引導企業(ye) 圍繞新型能力及其目標,推動數據、技術、業(ye) 務流程、組織結構四要素的互動創新和持續優(you) 化。管理循環給出了企業(ye) 兩(liang) 化融合“怎麽(me) 做”的推進機製,引導企業(ye) 發揮領導的核心作用,建立策劃、實施與(yu) 改進的管理機製,規範兩(liang) 化融合過程,推動新型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本質貫標是管理體(ti) 係應用實施根本目的
謝少鋒表示,要確保國家標準的應用成效,關(guan) 鍵是讓企業(ye) 真正理解、建立和實施好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關(guan) 鍵要把握好以下幾個(ge) 方麵:
一是務求本質貫標。本質貫標是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應用實施的根本目的,也是成敗的關(guan) 鍵所在。企業(ye) 應通過本質貫標,建立起一套長效機製,通過機製的有效運轉確保戰略和新型能力匹配,並通過新型能力的建設和提升,獲取可持續競爭(zheng) 的優(you) 勢,真正發揮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的價(jia) 值成效。
二是把“一把手”工程作為(wei) 貫標的必要條件。企業(ye) 推進兩(liang) 化融合是一項長期艱巨挑戰,涉及到業(ye) 務流程再造、管理方式變革、要素資源統籌等多個(ge) 方麵,牽涉到不同層級、不同部門、不同人員的職能定位和利益分配,需要將貫標作為(wei) “一把手”工程來推進,發揮好領導的核心作用,將兩(liang) 化融合提升到戰略的高度,並與(yu) 企業(ye) 的發展戰略協調一致。
三是充分發揮數據的創新驅動潛能。企業(ye) 應通過常態化開展自評估,自診斷、自對標,找準發展重點、明確發展方向,按照標準的要求,拓展數據開發利用的深度和廣度,實現以數據為(wei) 驅動的生產(chan) 、經營、管理和服務模式創新。
四是加快建立適應信息時代的治理體(ti) 係。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的建立涉及戰略管理、流程管理、組織管理、績效管理、信息資源管理等方方麵麵。企業(ye) 應以貫標為(wei) 契機,全麵樹立和完善現有的相關(guan) 流程製度,破除職能分工體(ti) 係壁壘,形成以用戶為(wei) 中心的價(jia) 值網絡,創建信息時代的現代化治理體(ti) 係,為(wei) 獲取兩(liang) 化融合總體(ti) 成效創造條件。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