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軌道交通新聞

【市場】2018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表現大預測

星之球科技 來源:榮格工業(ye) 資源網2018-06-26 我要評論(0 )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5月我國工業(ye) 機器人產(chan) 量13659台/套,較去年同期上漲35.1%,1-5月累計產(chan) 量60071台/套,較去年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5月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13659台/套,較去年同期上漲35.1%,1-5月累計產量60071台/套,較去年同期上漲33.7%。但從上市機器人相關企業第一季度的經營情況看,30多家機器人相關業務占比較高的企業中,約1/3的企業出現營收下降的情況,其餘大部分企業營收增長在20-40%之間,僅有3家營收超過這一範疇(埃斯頓124%、東方精工226%、哈工智能148%)。
 
國產機器人行業,是否能再現2017年的發展態勢?今年的增長狀況又將如何?
 
行業發展麵臨兩大問題
 
目前,國產控製器在動力學算法方麵還有一定的欠缺,這對重負載機器人的性能會有一定的影響。然而國產機器人主要還是集中在低端應用領域,因此鮮有公司具備足夠的實力在控製器的相關領域進行研發,這在一定程度上會製約國產機器人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安川的擴產已經完成,這在機器人行業內屬於標誌性事件。自2017年起,已經有多家國際知名機器人本體企業明確表示將進行擴產,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陸續完成,外資企業對於中國機器人企業發展環境的擠壓即將形成。
 
價格下降將成長期趨勢
 
目前機器人行業的增長已經基本步入正軌,但工業機器人產品的價格還是會繼續下降,因為當前大部分主流廠商的價格都還並未下降。從行業的總體來看,無論國內企業還是外資企業,產品價格的下降將會是持續很長時間的趨勢。那些目前還在行業內生存的企業,也大多是能把握這一趨勢的企業。
 
降低價格的關鍵,在於對供應鏈的把握,因為把控供應鏈關係到一家企業能否更好的控製產品成本,進而影響到自身的生存。這對於非上市公司而言更為至關重要,因為如果無法有效控製能本,資金鏈將會很快斷裂。
 
一些非上市公司在市場上推出具有性價比的產品,對市場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但上市公司卻擁有不參與價格戰廝殺的資本,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機器人在其經營業務中的占比並不會很高,特別是本體製造,所以對上市公司而言,降價不會是其市場競爭的首要策略。
 
“中外之爭”再度開啟
 
GGII認為,外資企業與國內廠家之間的所謂“第二輪競賽”已經開始,但戰場將不再是起初的汽車製造行業,因為汽車製造是外資企業最先進入的,其技術也領先國內較多。而新的戰場將會從汽車行業開始向一般行業轉移,這對於國內廠家而言,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局麵:在一般工業領域,外資的優勢已不明顯,而國內廠家則擁有本土化的服務,並且對一些工藝也比外資企業更為了解。
 
但從技術層麵來看,這種利好也同樣伴隨著挑戰:外資企業的反應速度和技術迭代速度很快,能夠很快的抓住行業龍頭去定向開發出更適合的產品和方案。而這種素質和能力,目前國內廠家還並不具備,因此對國內廠家而言存在一定的不利。
 
增長速度趨於平穩
 
在2018年至2020年間,機器人行業將很難再現如2017年那樣的爆發式增長,更多的將是以相對平穩的方式。但這並不意味著,在這一時期內不會有企業退出,而且退出的原因也比較多,例如本體企業很大程度上會受自身資金的影響,特別是那些既做本體也做集成的企業,他們的現金流較為緊張,而這類企業的融資能力則較弱。
 
在接下來的時期內,不論是金融市場還是資本市場都不及此前向好,資本將進入一段特殊時期,所以融資難的情況還將持續:一方麵是這些企業主要經營硬件,另一方麵是其核心優勢並不明顯,在體量不夠大的情況下,無法引起上市公司的注意,想要說服投資人的難度也很大,相對於軟件商或是新興企業,反而沒有較強的吸引力,這是其軟肋。
 
所以,本體廠商的出路是將供應鏈打通和保護好,把價格壓下去,並控製好成本,這樣才能在這一時期堅持到最後。等整個行業經過淘洗後,留下的企業其產品、市場都經過一定程度的打磨,也可以更好的進入下一階段。
 
GGII認為,在2020年之前,由於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影響機器人行業內許多企業的去留,所以整個2018年下半年還將延續穩定增長的主基調,增速在30%-40%間。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