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了維持經濟和社會(hui) 的可持續發展,能源和環境問題變得更加突出。隨著科技爆炸式發展,人們(men) 對儲(chu) 能有了更高的需求,商業(ye) 化的石墨負極理論容量低,已然限製了鋰離子電池體(ti) 係的能量密度提升,無法滿足現代社會(hui) 對高比能電池的需求。鋰金屬二次電池因其比能量高,成為(wei) 下一代儲(chu) 能電池的熱門選擇。然而,鋰金屬電池中幾乎所有組件都麵臨(lin) 著實際挑戰,主要集中在鋰金屬負極上,包括沉積不均勻,枝晶生長、體(ti) 積膨脹大和SEI膜不穩定等,嚴(yan) 重的損害了電池的安全性及循環壽命,限製著鋰金屬電池的商業(ye) 應用。傳(chuan) 統鋰金屬電池製造技術在控製組件的幾何形狀和結構方麵存在一些局限性,限製來電池的性能。3D打印作為(wei) 一種新型製造技術,它可以無需依賴任何模板精確控製從(cong) 微觀到宏觀的形狀與(yu) 結構,從(cong) 而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近日,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yu) 工程潘安強教授圍繞“3D打印鋰金屬二次電池”主題,在國際著名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發表了題為(wei) “3D printing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的綜述文章,周雙博士為(wei) 論文第一作者。文章結合鋰金屬二次電池所麵臨(lin) 困境以及3D打印鋰金屬電池的獨特優(you) 勢,總結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3D打印技術,回顧了3D打印技術在鋰金屬電池各組件的應用進展並對3D打印鋰金屬二次電池的設計原理和實際挑戰進行了總結與(yu) 展望。
![]()
3D打印二次鋰電池優(you) 勢與(yu) 展望
文章亮點
1. 從(cong) 機理層麵分析並總結了3D打印在鋰金屬電池各組分中的優(you) 勢。
2. 總結和對比了四種代表性的3D打印鋰金屬電池技術(IJP, DIW, FDM, SLA)的特點,建立了打印組分與(yu) 打印技術之間相互聯係。
3. 總結3D打印技術在鋰金屬電池各組件的應用進展,並給出了3D打印組件需要實現的基本目標。
4. 匯總了3D打印鋰金屬電池目前麵臨(lin) 的挑戰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
△3D打印在LMBs中的主要技術和應用示意圖
3D打印鋰金屬電池的優(you) 勢
正極設計:3D打印可精確的設計正極電極結構,實現二維電極轉為(wei) 三維電極可控轉變,可提高電極表麵活性,縮短離子傳(chuan) 輸距離,實現高載量正極製備。
結構化負極:通過3D打印構築結構化鋰金屬負極,可增大電極的比表麵積,將總電場均勻地分布在整個(ge) 多孔電極中,達到降低有效電流密度,均勻沉積和抑製電極體(ti) 積膨脹的目的,從(cong) 而提高電池的循環穩定性與(yu) 安全性。
隔膜/固態電解質設計:3D打印隔膜可實現隔膜結構合理化設計,從(cong) 而均勻的離子通量,減少鋰枝晶的形成。為(wei) 了使固態鋰電池也獲得高的離子電導率,通常需要將固體(ti) 電解質摻入正極的活性材料中,這種固-固結合的界麵必須是無縫且具有足夠的靈活性,以滿足充放電過程中所造成的幾何變化。3D打印可精細優(you) 化界麵結構,滿足固態鋰金屬電池中嚴(yan) 苛固-固界麵要求。
![]()
△3D打印在鋰金屬電池中的應用
3D打印鋰金屬電池挑戰與(yu) 未來
目前3D打印鋰金屬電池存在許多挑戰,包括原材料選擇範圍小,不同組件打印的兼容性差,嚴(yan) 格電池組裝條件,打印精度低等問題,未來應該探索多樣化打印原材料,開發更先進的3D打印技術或者聯合其他先進技術以提高打印的精度和效率,簡化打印後處理過程。同時在打印電池器件方麵,可開發固態鋰金屬全電池一體(ti) 化設計,探索特殊定製應用(如:柔性,可穿戴及不規則圖案鋰金屬電池)。
Shuang Zhou, Ibrahim Usman, Yijiang Wang, Anqiang Pan, 3D printing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1, DOI:10.1016/j.ensm.2021.02.041
論文鏈接:3D printing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 ScienceDirec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