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通過科技手段來減少危害自然環境的微塑料的數量,弗勞恩霍夫激光技術研究所(Fraunhofer ILT)的科學家們(men) ,正在廢水處理廠試驗新開發的激光打孔過濾器。若被證明切實有效,該技術有望幫助全球不同的組織開展各種嚐試,以清潔海洋和其它受微塑料嚴(yan) 重影響的區域。
如圖所示,過濾器主體(ti) 由薄片製成,小孔直徑僅(jin) 約 10 微米。為(wei) 了實現過濾微塑料的目標,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套新穎的工藝,並得到了 BMBF 資助的 SimConDrill 項目的工業(ye) 合作夥(huo) 伴的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弗勞恩霍夫激光研究所的多光束工藝還使用了特殊光學係統,以產(chan) 生相同的矩陣激光束,並且搭配了 144 束的超短脈衝(chong) 激光器(TruMicro 5280 Femto Edition)來同時打孔。
基於(yu) 此,LaserJob GmbH 的專(zhuan) 家們(men) 在過濾片上鑽出了具有 5900 萬(wan) 個(ge) 微孔的原型。
Fraunhofer ILT 項目經理 Andrea Lanfermann 指出:其麵臨(lin) 的最大挑戰,就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nei) ,於(yu) 鋼箔上打出數量盡可能多的微孔。
目前首批金屬箔過濾器正在嚐試收集混於(yu) 水中的 3D 打印細粉,且箔片已被安裝於(yu) 獲得專(zhuan) 利的旋風過濾器中,並正在廢水處理廠開展一係列條件下的實測。
由世界自然基金會(hui) 委托澳大利亞(ya) 紐卡斯爾大學開展的一項研究可知,普通人每月可能攝入約 21 克的微塑料(數量 2000 左右)、或每周 5 克 / 每年 250 克以上,足夠製成一張標準的信用卡。
此外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的另一項研究表明,人體(ti) 血液中都已檢出過微塑料。若 Fraunhofer ILT 的新技術能夠順利推廣開來,我們(men) 或許有望避免更糟糕的未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