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解決方案

自動駕駛產業鏈研究報告:激光雷達成關鍵部件

來源:91.com移動互聯網第一平台2017-06-09 我要評論(0 )   

導讀:自動駕駛,是指在通過計算機分析係統和傳(chuan) 感器的協同作用下實現的無需人工幹預的行駛狀態。根據英特爾日前發布的無人駕駛市

 導讀:自動駕駛,是指在通過計算機分析係統和傳感器的協同作用下實現的無需人工幹預的行駛狀態。根據英特爾日前發布的無人駕駛市場研究報告,預測未來無人駕駛市場將成為一個每年擁有7萬億美元的收益源。

行業(ye) 概覽

自動駕駛,是指在通過計算機分析係統和傳(chuan) 感器的協同作用下實現的無需人工幹預的行駛狀態。根據英特爾日前發布的無人駕駛市場研究報告,預測未來無人駕駛市場將成為(wei) 一個(ge) 每年擁有7萬(wan) 億(yi) 美元的收益源。在中國,ADAS市場同樣前景廣闊,至2020年,預計可實現500多億(yi) 人民幣的市場規模。目前,自動駕駛的技術研發和路試處於(yu) L4向L5(參照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hui) 分級標準)的過渡時期,而消費者市場,也正在由高級輔助向高級自動駕駛過渡轉換。自動駕駛主要分為(wei) 兩(liang) 種:一是通過將車與(yu) 車、車與(yu) 網相關(guan) 聯形成車聯網;二是通過單車智能化,目前以ADAS高級輔助係統和高精度地圖的使用為(wei) 主,來實現車輛本身對周圍路況信息的實時收集、處理分析並做出反應。

目前,單車智能化是自動駕駛的主要路徑,ADAS係統是最終實現L4、L5級別無人駕駛的必經途徑。普遍定義(yi) 的高級駕駛輔助係統主要分為(wei) 三個(ge) 部分:一是信號感知和數據收集,也就是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的使用;二是通過ECU模塊和GPU芯片分析處理收集回來的實時路況,前後側(ce) 方位車輛和障礙物信息以及路標識別等;最後一步是對數據分析結果做出判斷並發出指令,例如減速、刹車、轉向等,接收指令的部件基本為(wei) 底盤製動係統和電子部件。值得關(guan) 注的是,近年來國內(nei) 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如雨後春筍般湧出的ADAS初創型公司都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放在了第二個(ge) 環節中,尤其是在高精度地圖,用戶數據沉澱和深度學習(xi) 的範疇。

 

 

行業(ye) 驅動力

截止2014年,中國前裝市場ADAS新車滲透率為(wei) 15%左右,主要集中在高端車型,對比歐美地區滲透率處於(yu) 較低位置,仍有巨大潛力。世界各國對汽車安全需求評價(jia) 不斷增高,中國C-NCAP(即中國新車評價(jia) 規程)在2015年提高了對汽車電子穩定控製裝置(ESC)的加分,由一分提高到兩(liang) 分。同時,根據《中國無人駕駛技術路線圖報告》中提出的“三步走”戰略,目標是至2026-2030年我國每輛車都應采用無人駕駛或輔助駕駛係統。隨著法規完善,政策扶持以及消費者理想轉變,ADAS市場需求將急速增長,保守預計新車滲透率增速30%。

 

 

零部件產(chan) 業(ye) 鏈分析

自動駕駛係統關(guan) 鍵零部件主要包括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以及攝像頭。這三種傳(chuan) 感器各自優(you) 劣勢明顯,因此ADAS係統普遍采用多傳(chuan) 感器融合的方法來實現安全的駕駛自動化。

-激光雷達

激光雷達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優(you) 勢,同時具有建立周邊3D模型的前景,然而其劣勢在於(yu) 對靜止物體(ti) 如隔離帶的探測較弱且目前技術落地成本高昂。激光雷達龍頭公司Velodyne的64線產(chan) 品供應價(jia) 格高達8萬(wan) 美元,相對便宜的32線和16線激光雷達的價(jia) 格也分別3萬(wan) 美元與(yu) 8,000美元,價(jia) 格是激光雷達普及的最大障礙。有意思的是,今年初穀歌宣布其自動駕駛公司Waymo將獨自研發無人駕駛組件,其中包括激光雷達且其成本將下降90%至7,500美元。其他供應商也相當清楚激光雷達的高昂價(jia) 格將不利於(yu) 產(chan) 品的普及,在實現量產(chan) 後成本有望大幅下降。Velodyne認為(wei) 激光雷達可能會(hui) 在2018年後出現大規模采購,屆時可能實現50萬(wan) 台的銷量同時帶來成本的急速下降,是極有潛力的增量市場。目前降低激光雷達成本的方法主要有兩(liang) 種:采用低線數雷達配合其他傳(chuan) 感器以及用固態激光雷達代替傳(chuan) 統激光雷達。

由於(yu) 激光雷達可廣泛應用於(yu) ADAS係統,例如自適應巡航控製(ACC)、前車碰撞警示(FCW)及自動緊急製動(AEB),因此吸引了不少具有先進技術的初創公司競爭(zheng) ,同時傳(chuan) 統供應商也積極布局投資希望能夠達成戰略合作關(guan) 係以便快速獲得先進技術。大陸公司收購了Advanced Scientific Concepts(ASC)公司的高清3D閃存激光雷達業(ye) 務,博世采用風投的方式對激光雷達初創公司TetraView進行了戰略投資,後者是一家致力於(yu) 分析捕捉超高分辨率 3D圖像的智能科技初創公司,基於(yu) Flash激光雷達技術,提供了一種使用激光燈來觀察、監測周圍環境的方法。

中國市場方麵,陸續有科技公司開始研發車載激光雷達產(chan) 品。上海的禾賽科技最新發布的用於(yu) 自動駕駛的 40線混合固態激光雷達 Pandar40,打破了自動駕駛激光雷達行業(ye) 被國際巨頭壟斷而且需要半年以上交貨周期的現狀。同時進入市場的還有速騰聚創,巨星科技等,中國有較強的光機電基礎,利用這一優(you) 勢將擁有不小的突破機會(hui) 。

-毫米波雷達

與(yu) 激光雷達相比,毫米波雷達具有探測距離遠,不受天氣狀況影響以及成本低的優(you) 勢。截止2015年,中國車載毫米波雷達銷量為(wei) 180萬(wan) 顆,而根據相關(guan) 機構預測,到2020年,全球車載毫米波雷達的出貨量可達7,200萬(wan) 顆,市場增量巨大。由於(yu) 毫米波雷達采用矽基芯片,不會(hui) 特別昂貴,也不涉及複雜工藝,同時正處於(yu) 第二次工藝轉型的重要時期,預計成本仍有下降空間。

目前,奔馳C級、E級、S級、R級、CLS、CL、GLK,豐(feng) 田皇冠,雷克薩斯GS460、RX350,全新奧迪A4等中高端車型上均已普及毫米波雷達。跨國零部件巨頭如博世,大陸等現已掌握77GHz毫米波雷達技術,國內(nei) 企業(ye) 的產(chan) 品主要是中短距毫米波雷達。如杭州智波、蕪湖森思、深圳卓泰、沈陽承泰、南京隼眼電子等,產(chan) 品主要以24GHz毫米波雷達為(wei) 主,對77GHz產(chan) 品研發剛起步,但發展很快。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去年工信部委托車載信息服務產(chan) 業(ye) 應用聯盟開展77~81GHz毫米波雷達無線電頻率技術研究試驗工作;二是毫米波雷達芯片企業(ye) 的收發片知識產(chan) 權剛剛向中國放開;三是相關(guan) 市場剛剛啟動。中長距毫米波雷達具有巨大的市場容量,融合應用已經能滿足ADAS係統的傳(chuan) 感需求。相比激光雷達暫時高不可攀的成本以及較低的技術壁壘和自身可全天候工作的優(you) 勢,毫米波雷達可以說是目前初創公司進入自動駕駛市場的一個(ge) 門檻較低的入口。

-攝像頭

車載攝像頭是最基本常見的傳(chuan) 感器,價(jia) 格低廉且應用廣泛同時具備雷達無法完成的圖像識別功能,不僅(jin) 可以識別路牌,在自動駕駛係統的圖像處理方案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mobilesye作為(wei) 最大的視覺處理公司,使用攝像頭捕捉到的圖像進行識別和分析,其EyeQ技術已經被應用於(yu) 各大汽車廠商。其優(you) 勢除了低成本,相比較於(yu) 雷達傳(chuan) 感器,攝像頭的可見範圍更遠,意味著它可以提前收集到更多周邊環境信息。另外,通過攝像頭探測到的路況與(yu) 高精度地圖數據相匹配,可以精確定位車輛所在。鑒於(yu) 目前激光雷達的高成本,攝像頭配合高精度地圖是另一種較低成本的技術路線。除了與(yu) 高精度地圖配合為(wei) 自動駕駛提供定位服務,攝像頭還可以在地圖采集過程中作為(wei) 低成本且數據傳(chuan) 輸量小(攝像頭捕捉的是小尺寸的2D畫麵)的數據收集器。mobilesye提出的REM(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定位服務就是利用基數龐大的民用車輛所搭載的攝像頭來收集道路數據。通過攝像頭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新捕捉到的路況、天氣等實時信息結合原本的離線地圖,能夠提升地圖靜態信息同時加入動態屬性。

攝像頭對於(yu) ADAS係統有極強的輔助性,因此自動駕駛的發展必將帶動車載攝像頭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根據HIS的估算,全球車載攝像頭出貨量將從(cong) 2014年的 2,800萬(wan) 枚增長到 2020年的 8,300萬(wan) 枚,複合增長率達 20%。據此估算,全球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將從(cong) 2015年的 62億(yi) 人民幣增長到2020年的133億(yi) 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將達16%。消費區域主要在美洲、歐洲、亞(ya) 太等地,其中亞(ya) 太地區將成為(wei) 增長最快的市場。

行業(ye) 趨勢展望

在前裝產(chan) 品滲透率正在尋求更大突破的當下市場環境,大部分消費者對ADAS係統及其使用場景不甚了解。根據麥肯錫2016年發布的報告《ADAS:調整與(yu) 機遇共存》中一項針對中美德日韓5國4500名車主的調查顯示,雖然願意試用並購買(mai) ADAS係統的車主僅(jin) 為(wei) 5%~10%,但使用過ADAS係統後願意再次購買(mai) 的比例高達87%~89%,這說明消費者一旦了解並熟悉ADAS係統就會(hui) 對其產(chan) 生信任和依賴。因此,除了傳(chuan) 統的前裝市場,後裝市場對消費者教育起到很大作用。目前ADAS前裝市場主要被威伯科、大陸和博世三家國外供應商壟斷,在這樣的現狀下,後裝市場由於(yu) 不需要滿足全部汽車法規要求,門檻較低,可以作為(wei) 普及自動駕駛係統的切入點。另一方麵,在產(chan) 品技術應用的迭代方向,能夠提供低成本激光雷達方案的供應商將是一大突破口。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