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hui) 於(yu) 昨日拉開帷幕,各行業(ye) 領域的創新技術應用成果紛紛亮相。深圳技術大學一大批高精尖“黑科技”產(chan) 品也悉數展出,充分展現了學校師生聚焦人工智能、新材料技術、智慧醫療健康、物聯網、儲(chu) 能電池等產(chan) 業(ye) 重點領域,加強產(chan) 學研合作,推動科技創新的累累碩果。
11月16日,深圳技術大學校長阮雙琛來到學校展位,逐一觀摩學校參展項目成果,仔細詢問項目研究現狀、技術創新亮點及應用情況,他鼓勵科研人員再接再厲,加快科研成果產(chan) 業(ye) 化,對學校高新技術成果轉化與(yu) 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與(yu) 此同時,學校科研工作傳(chuan) 來了新的喜訊。近日,深圳技術大學阮雙琛教授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團隊在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晶體(ti) 薄片加工及新一代增益器件製備”項目支持下,針對晶體(ti) 薄片加工及新一代增益器件製備中的關(guan) 鍵科學問題取得重要研究進展,在國內(nei) 率先實現了直徑>20mm Yb:YAG薄片晶體(ti) 封裝,並設計了千瓦級48衝(chong) 程泵浦係統。 ▲ 自主研發的Yb:YAG薄片晶體(ti) (直徑>20mm) ▲ 千瓦級48衝(chong) 程泵浦係統 高功率超快激光器應用於(yu) 先進製造、信息、微電子、醫療、能源、軍(jun) 事等領域,相關(guan) 科技應用研究對推進國家戰略發展至關(guan) 重要。激光增益器件是高功率超快激光器的核心基礎材料,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關(guan) 注。薄片激光器以其極佳的光束質量和高效的光-光轉換效率在工業(ye) 製造業(ye) 和基礎科學研究等眾(zhong) 多領域中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應用。但目前我國薄片晶體(ti) 精密加工、熱沉係統的設計和封裝、增益器件的製備等關(guan) 鍵核心技術不足,嚴(yan) 重限製了我國高功率薄片激光器的進一步發展。 深圳技術大學依托廣東(dong) 省高校先進光學精密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深圳市激光工程重點實驗室、中德智能製造學院、工程物理學院等單位,從(cong) 2021年開始開展薄片激光技術的攻關(guan) ,於(yu) 2022年初采用自研直徑12mm的薄片晶體(ti) 和再生放大技術,通過對高功率再生放大諧振腔的色散補償(chang) 及非線性效應控製,實現了單脈衝(chong) 能量>500μJ、脈衝(chong) 寬度<7.5ps、平均功率>200W的激光輸出,尤其是光束質量M2<1.1、光-光轉換效率>50%的優(you) 良性能,為(wei) 腔外高效非線性頻率變換打下了堅實基礎。 項目團隊采用鎖定波長的969nm“零聲子線”泵浦,實現了最高連續輸出功率>1300W,最大光-光轉化效率接近80%,其優(you) 異性能為(wei) 千瓦級平均功率以及百毫焦的超快薄片激光器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 (a)1000W@969nm泵浦 (b)2000W@969nm泵浦 通過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牽引,項目團隊以國家產(chan) 業(ye) 安全和重大工程建設需求為(wei) 導向,突破大功率激光材料與(yu) 器件應用關(guan) 鍵核心技術,打通創新鏈,突破戰略性大功率激光晶體(ti) 製備與(yu) 應用各環節的共性關(guan) 鍵技術,提高我國信息、能源、交通、高端裝備等領域核心激光晶體(ti) 材料和器件的自主可控能力,服務新能源、3C電子、高端製造等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