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高科技上陣偽畫難辨 電腦掃描“創作”激光造印章(圖)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工網2012-03-26 我要評論(0 )   

中國書(shu) 畫作偽(wei) 曆史已久,從(cong) 魏晉南北朝到民國時期的1000多年間,一直沒有中斷過。近年來,隨著藝術品市場的火爆,曾經一度銷聲匿跡的書(shu) 畫作偽(wei) 死灰複燃,甚至有業(ye) 內(nei) 人士稱...

  中國書(shu) 畫作偽(wei) 曆史已久,從(cong) 魏晉南北朝到民國時期的1000多年間,一直沒有中斷過。近年來,隨著藝術品市場的火爆,曾經一度銷聲匿跡的書(shu) 畫作偽(wei) 死灰複燃,甚至有業(ye) 內(nei) 人士稱,拍賣中上億(yi) 元的天價(jia) 藝術品中也不乏偽(wei) 作。當代書(shu) 畫造假有哪些特點呢?在地域上有哪些分布呢?

“想要誰的字畫都有”

  山東(dong) 省文物鑒定委員會(hui) 委員、濟南市文物店總經理崔明泉先生說,在解放前,製作假畫的就有四大陣地,北京、天津、上海、蘇州。作為(wei) 生產(chan) 假書(shu) 畫的四大產(chan) 地之一,天津的假字畫數量大,而且資料多、有基礎,其中天津所造贗品的對象以近現代京津畫派的畫家居多,造假者水平參差不齊。既有大量的地攤貨,也不乏高手做的高仿。

  崔明泉說:“在北京潘家園、琉璃廠,還有廣州的一些店裏,有著大量的摹本,既有幾十上百元的低檔貨,也有高檔的仿品。有人甚至拿著眾(zhong) 多書(shu) 畫名家的名單詢問客人,想要誰的、什麽(me) 價(jia) 位的都可以做。其仿製的名家,從(cong) 古至今都有。”

  據了解,一張假書(shu) 畫的獲利驚人,有業(ye) 內(nei) 人士稱:“拍賣行喊出十萬(wan) 的假書(shu) 畫,有的成本也就上百元錢。有些幾百元、幾千元的仿品甚至會(hui) 賣出令人吃驚的天價(jia) 。”對於(yu) 近來拍賣場上過億(yi) 元的天價(jia) 拍品,也有不少人士指出其中不乏贗品。

  談到在鑒定中遇到的贗品,崔明泉說起一段往事:“多年前,有一位揚州人拿來一幅沈尹默的字讓他看。打開一看就是假的,氣韻不夠。這位揚州人看露了餡兒(er) ,索性就敞開了談起來,他說,自己就是作假字畫的,拿著贗品到處撞,能蒙上就賺上一筆。由於(yu) 缺乏相應的監管和處罰辦法,有些造假者覺得隻賺不賠,就抱著僥(jiao) 幸的心理到處騙人。”

  2005年,河南警方曾經破獲一個(ge) 震驚一時的造假大案,兩(liang) 個(ge) 河南農(nong) 民夥(huo) 同造假者一手炮製了上千張“長安畫派”創始人、國畫大師石魯的“遺作”,並到北京大張旗鼓地開研討會(hui) 、辦展覽,再經名家題跋、簽字,上千幅贗品堂而皇之地進入書(shu) 畫市場,案發前已牟利4000多萬(wan) 元,可見造假者之猖狂。

新技術上陣造假畫

  據崔明泉說,造假的傳(chuan) 統方式是臨(lin) 摹。傳(chuan) 統的辦法是把紙覆蓋在真跡上一筆筆描下來,現在有些人用放大複印的技術,可以隨心所欲地從(cong) 畫冊(ce) 中複印畫麵與(yu) 款識。方便得多,也真實得多。現在市場上有些大家的書(shu) 法就是這樣出來的,比如舒同、啟功的書(shu) 法。這樣做出來的字形、行款準確,不易辨別,稍不注意就容易打眼。

  此外,現在有了電腦掃描,就更方便了,既省時省力,又不跑樣。隻要將一個(ge) 書(shu) 畫家的作品輸入電腦,將其組合成畫麵的各個(ge) 元素調出來,再重新組合,就會(hui) 成為(wei) 一幅新的畫麵。還有的將一位書(shu) 法名家的書(shu) 法作品輸入電腦,通過重新組合,就不知能“創作”出多少種不同的條幅與(yu) 對聯。 

  摹本在書(shu) 法中的量大,在繪畫中也有用這種方法的。現在有些拍賣會(hui) 上的畫冊(ce) ,不看原作很難判斷是摹本還是原作。“但是,即使這樣,行家仍然能夠鑒別出來,以書(shu) 法來說,仿作雖然很像,但是不可能完全像。它的字形、結構、筆法、功力都達不到,而且顯得呆板,缺少活力。”崔明泉說。

煙熏、茶水泡做老紙

  有些仿製古畫的人,需要用老紙,他們(men) 的製假頗為(wei) “高明”,例如通常用煙熏、茶水浸泡等手段,使紙張發黃,然後再放進高溫的屋內(nei) 蒸發水分,使紙張更脆,造成文物的年代感,看上去像是舊物。

  崔明泉說:“有些人把原裝原裱的畫換畫芯,用老材料套裱,這樣的畫也不難識別。為(wei) 了蒙人,有些造假者就把套裱的畫掛在院子裏讓它風吹日曬,過一段時間揭下畫芯再裱。這樣裱過三五次,就成‘舊’的了,裱工上不會(hui) 讓人懷疑。有些仿張大千、齊白石作品的人常用這種方法做舊。

  “現在有些作假者分工很細,形成造假流水線。”崔明泉說,現在一張高仿的畫往往需要幾個(ge) 人合作才能完成。比如有人專(zhuan) 畫人物,有人專(zhuan) 畫山水,有人專(zhuan) 畫花鳥……在廣州等地有些造假作坊,分工會(hui) 更細。比如,有人專(zhuan) 畫人物麵部,有人專(zhuan) 畫人物身體(ti) ,有人專(zhuan) 畫發型等等。同是作偽(wei) 畫人物,往往會(hui) 差距很大。

高科技印刷品難辨認

  崔明泉說,機器印刷的字畫最早是清末民初的珂羅版,當時這種方法一出來,騙了很多人,現在比較好分辨了。還有一種是木板水印的,這種印刷方式曆史悠久,人們(men) 積累了很多經驗。有些印刷者將原作分解成多個(ge) 版,一層層覆蓋印刷。印刷中不用油墨,而是運用墨和國畫顏料,印出來的畫效果非常逼真。目前榮寶齋的木板水印最好,它能夠把原作分解成100多個(ge) 版進行印刷,做工複雜,畫的層次分明、細膩,一般人難以辨認。目前好的水印版畫價(jia) 格能達到上萬(wan) 元。

  “現在有些造假者,把水印版畫買(mai) 來後用筆加添顏色,或者弄出水洇的痕跡,一看好像不是印的。”崔明泉說。前些年,有人拿著一幅李方膺的竹子找他鑒定,據說是9萬(wan) 元買(mai) 來的,如果真是這個(ge) 價(jia) 買(mai) 的可是撿大便宜了,可是仔細看發現是水印的。

  “仔細分析的話,水印也是能看出來的。比如飛白之處,書(shu) 法繪畫是有方向性的,有走向,但是刻的版上沒有,仔細看這些地方都是死板的點,缺少方向性。另外,筆畫交叉處應是兩(liang) 次著墨,墨色重一些,但是印刷品沒有,而後上的顏色,則是浮在上麵,也能夠看出來。”崔明泉說。

  現在有些仿真的印刷技術,像前些年日本二玄社的仿真印刷,以及現在歐洲還有更高級的技術,這些技術能直接把畫印到宣紙上,仿真程度很高,有些造假者就運用這種技術到製作假畫上,沒有一定鑒別經驗的人難以辨認。但是仔細看也能發現破綻,比如它運用的是油墨而不是墨,筆道中有油的感覺,再就是看上去太平,缺少層次感。而且與(yu) 毛筆用墨的力度不同,用放大鏡看著墨處的顆粒也不同。

電腦激光造印章

  崔明泉說,以前能把名家的印章模仿好太難了,一般就是運用貼樣的方法來做。現在有些造假者方便多了,直接運用現代技術翻一下就行,有些造假者家裏一大堆印章,想要哪位名家的都有。此外,像其他的一些改款、挖款、移款和裁款,這幾種書(shu) 畫作假方式是古已有之的。

  據了解,目前書(shu) 畫作偽(wei) 中做假印章通用的有兩(liang) 種方法:一是電腦激光刻章;一是拍照製版刻章。電腦激光刻章是先將原印譜掃描到電腦上,然後通過電腦處理,將信息傳(chuan) 遞到激光刻章機上,最後在有機玻璃材料的章坯上刻出原印,簡稱電腦章。拍照製版刻章指的是運用印刷製版的原理,將原印譜拍照下來,然後通過特殊的化學藥劑,在銅板或鋅板上腐蝕而成,簡稱製版章。這兩(liang) 種方式做出的印章比以前的更能以假亂(luan) 真。

  “這些印章也有破綻,有些塑料、樹脂材質的印章會(hui) 收縮;而金屬材質的印章太死板。再就是這些印章都是模子裏出來的,不自然,刀痕沒有了,缺乏金石氣。仔細體(ti) 會(hui) ,能夠看出破綻來。”崔明泉說。#p#分頁標題#e#

新畫鑒別更困難

  崔明泉說,不同時代的書(shu) 畫作品有著時代差別,而同一時代的書(shu) 畫沒有這種差別。以前有些人造假畫是為(wei) 了糊口混飯,造假專(zhuan) 業(ye) 水平不高。而現代科學技術發達了,造假者的文化水平也高了,再加上現代信息技術的發達、交通的便利,使造假水平更高,假貨流通更快,鑒定辨偽(wei) 的難度也加大了。因此,現在一些作品尤其是新畫,在鑒別上更有一定難度了。

  “但是無論作假者如何周密,總是能留下一些蛛絲(si) 馬跡,這需要不斷學習(xi) ,仔細觀察才能提高辨別水平,發現破綻。”崔明泉說,他同時提醒書(shu) 畫愛好者們(men) 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千萬(wan) 不要抱有僥(jiao) 幸撿漏兒(er) 、一夜暴富的心理,以免上當受騙。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