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LED顯示屏色度處理技術(二)

星之球激光 來源:21ic2012-09-06 我要評論(0 )   

2.4 色彩還原處理 純藍、純綠LED的誕生,使全彩色LED顯示屏以其色域範圍寬、亮度高受到業(ye) 內(nei) 的追捧。但是,由於(yu) 紅綠藍LED的色品坐標與(yu) PAL製電視紅綠藍的色品坐標有較大的...

 

2.4 色彩還原處理

 

純藍、純綠LED的誕生,使全彩色LED顯示屏以其色域範圍寬、亮度高受到業(ye) 內(nei) 的追捧。但是,由於(yu) 紅綠藍LED的色品坐標與(yu) PAL製電視紅綠藍的色品坐標有較大的偏差(見表1),使得LED全彩屏的色彩還原度較差。尤其在表現人的膚色時,視覺上存在較為(wei) 明顯的偏差。由此,色彩還原處理技術應運而生。在此筆者推薦兩(liang) 種色彩還原處理的方法:

 

其一:對紅綠藍三基色LED進行色坐標空間變換,使LED與(yu) PAL製電視兩(liang) 者之間的三基色色坐標盡可能靠近,從(cong) 而大大提高LED顯示屏的色彩還原度。但是,該方法大幅度縮減了LED顯示屏的色域範圍,使畫麵的色飽和度大幅下降。

 

其二:隻對人眼最敏感的膚色色域進行適當校正;而對其它人眼不夠敏感的色域盡可能少降低原有的色飽和度。如此處理,可在色彩還原度和色彩飽和度之間得到平衡。

 

2.5 多基色色度處理方法

 

春天萬(wan) 物複蘇,在藍天的輝映下,綠草青青;秋天麥浪滾滾;在陽光的普照下,一片金黃。五彩繽紛的大自然是那麽(me) 的美好,遺憾的是現有的LED顯示屏無法完全再現這美好的景色。LED雖然屬於(yu) 單色光,但是各色LED仍然有30~50nm左右的半波寬,因此其色飽和度是有限的。可以看出:在大自然界色彩極為(wei) 豐(feng) 富的黃色和青色區域LED全彩屏的色飽和度是嚴(yan) 重不足的。

 

近年來,在平板顯示領域熱衷於(yu) 討論多基色顯示(紅、綠、藍加黃、青、紫),以擴大色域,再現更為(wei) 豐(feng) 富的自然界色彩。那麽(me) ,LED顯示屏可否實現多基色顯示?

 

我們(men) 知道在可見光範圍內(nei) ,黃、青為(wei) 單色光,我們(men) 已擁有高飽和度的黃色、青色LED。而紫色為(wei) 複色光,單芯片紫色LED則是不存在的。雖然我們(men) 無法實現紅、綠、藍加黃、青、紫多基色LED顯示屏。但是,研究紅、綠、藍加黃、青多基色LED顯示屏卻是可行的。由於(yu) 自然界存在大量高飽和度的黃色和青色;因此,該項研究是有一定價(jia) 值的。

 

在現行的各種電視標準中,視頻源隻有紅綠藍三基色,而沒有黃、青二色。那麽(me) ,顯示終端黃、青二基色如何驅動?其實,在確定黃、青二基色驅動強度時;我們(men) 因遵循以下三點原則:

 

(1)增加黃、青二基色的目的是為(wei) 了擴大色域,從(cong) 而提高色飽和度。而總體(ti) 亮度值不能改變;

 

(2)在提高色飽和度的同時,不得改變色調;

 

(3)以D65為(wei) 中心;以RYGCB色域邊界為(wei) 端點,在色域範圍內(nei) 各點作線性擴張。

 

在上述三原則的指導下;按重力中心定律,我們(men) 可以找到多基色色度處理方法。但是,要想真正實現多基色全彩屏,我們(men) 還要克服黃、青色LED亮度不足;成本上升較大等困難,目前僅(jin) 限於(yu) 理論探討。

 

3 小 結

 

綜上所述,我們(men) 主要討論了三個(ge) 方麵的問題:

 

(1)如何提高LED顯示屏色度均勻性;(2)如何提高LED顯示屏的色彩還原度;(3)如何擴大色域,還原更多自然界色彩。

上述各項色度處理技術在具體(ti) 實施時,都是相互關(guan) 聯的,某些方麵甚至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綜合LED顯示屏還須進行亮度均勻性校正、灰度非線性變換、降噪處理、圖像增強處理、動態象素處理等,整個(ge) 信號處理流程非常複雜。因此,我們(men) 必須從(cong) 係統的角度對各項性能進行綜合權衡,把握好各項處理的次序,並加大信號處理的深度,才能使LED全彩色顯示屏展現一個(ge) 五彩繽紛、絢麗(li) 多姿的精彩世界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