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ti) 報道,主營LED顯示屏深圳市浩博光電有限公司因拖欠巨額供應商貨款和員工工資及提成而關(guan) 門。
這是繼去年鈞多立、博倫(lun) 特光電、今年願景光電子之後深圳關(guan) 門停產(chan) 的又一家億(yi) 元級LED企業(ye) 。
今年3月,深圳市以《政府公報》形式廢止2009年3月出台的《深圳市LED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09—2015)》(深府〔2009〕41號,下稱《規劃》)。這一舉(ju) 措被部分媒體(ti) 和市場人士解讀為(wei) :號稱朝陽行業(ye) 的LED因產(chan) 能過剩已遭政府“拋棄”。
從(cong) 2008年北京奧運,到2012年的白熾燈淘汰令正式實施以及城市亮化工程,中央和地方政府對LED產(chan) 業(ye) 的扶持政策有增無減。突飛猛進的中國LED產(chan) 業(ye) 真會(hui) 因為(wei) 產(chan) 能過剩的陣痛而被撂倒?
深圳:從(cong) 未放棄扶持LED
深圳LED產(chan) 業(ye) 一直是中國LED的代名詞,市場調研機構GSC Research統計,去年深圳市規模以上的LED企業(ye) (以全產(chan) 業(ye) 鏈統計)1700多家,占全國LED企業(ye) 數量30%左右。正因有如此規模,深圳LED的發展一直是全國的風向標。
5月24日,深圳市發改委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稱:深圳市政府辦公廳在今年宣布廢止《規劃》,是因已有相對應更新的規劃文件和上級政策文件,《規劃》已經失去了繼續保留的必要性。言外之意是:《規劃》被廢止,並非為(wei) 外界所理解的終止對LED產(chan) 業(ye) 的扶持。
深圳發改委在對本刊的書(shu) 麵回複中稱:在2009年3月出台《規劃》同時,市政府頒布了《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二個(ge) 五年規劃綱要》,此綱要中,市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期間,深圳將堅持高技術產(chan) 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雙輪驅動”,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為(wei) 此,深圳市頒布了係列文件對包括LED在內(nei) 的產(chan) 業(ye) 進行扶持——2011年12月底,市政府頒布了《深圳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發展規劃(2011—2015年)》(深府〔2011〕209號)和《深圳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發展政策》(深府〔2011〕210號,下稱《政策》)。
深圳市發改委方麵認為(wei) :上述產(chan) 業(ye) 規劃及其配套政策已覆蓋LED產(chan) 業(ye) ,其覆蓋領域更寬,與(yu) 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和深圳產(chan) 業(ye) 發展形勢結合更加緊密。
2012年5月,廣東(dong) 省政府頒布了《廣東(dong) 省推廣使用LED照明產(chan) 品實施方案》(粵府函〔2012〕113號)。當年9月,深圳市政府相應頒布了《深圳市推廣應用LED照明產(chan) 品實施方案》(深府函〔2012〕213號,下稱《方案》)。
《方案》依據廣東(dong) 省最新政策文件要求,是推廣LED照明產(chan) 品應用、支持LED產(chan) 業(ye) 發展的政策文件。在此形勢下,深圳市2009年頒布的《規劃》已失去繼續保留的必要性。#p#分頁標題#e#
《中國經濟周刊》查閱去年9月出台的《方案》後發現,其中提及的產(chan) 業(ye) 發展目標,與(yu) 所廢止《規劃》中曾提出把深圳“建成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LED產(chan) 業(ye) 研發生產(chan) 基地、到2015年產(chan) 業(ye) 規模年產(chan) 值1300億(yi) 元”等目標並無大的出入。
中國漸成全球LED主力
“深圳雖然廢止了《規劃》,但對LED產(chan) 業(ye) 的支持態度和力度並未改變,”廣東(dong) 省半導體(ti) 照明產(chan) 業(ye) 聯合創新中心主任眭世榮在接受本刊專(zhuan) 訪時談道,“對於(yu) 具體(ti) 企業(ye) ,影響也並不大,深圳LED企業(ye) 大多以出口為(wei) 主,已經具備了自發的集聚和調控能力。”
“沒有什麽(me) 值得大驚小怪,”台灣照明學會(hui) 常務理事、台灣科技大學電機係教授蕭弘清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深圳市重新製定規劃,是因為(wei) LED技術、行業(ye) 背景已發生改變。他認為(wei) ,深圳市這一做法是“除舊布新的務實的做法。”
作為(wei) 深圳市LED的代表企業(ye) ,聯建光電(300269.SZ)對此深有體(ti) 會(hui) ,“LED行業(ye) 開始進入整合期。2009年製定的《規劃》裏提出的資金產(chan) 業(ye) 上的扶持政策,並沒有為(wei) 企業(ye) 帶來良好的發展契機。廢止《規劃》,也標誌著政府在LED產(chan) 業(ye) 規劃上更為(wei) 理性。”該企業(ye) 有關(guan) 人士對本刊表示。
事實上,我國LED產(chan) 業(ye) 規模近年來已經迅速膨脹。據GSC Research 統計,2012年中國LED產(chan) 業(ye) 鏈總產(chan) 值達2950億(yi) 元。然而,蕭弘清認為(wei) :“中國大陸LED產(chan) 業(ye) 應該有5000億(yi) 人民幣的規模。”
眭世榮介紹,目前,廣東(dong) 省內(nei) 規模級以上的LED企業(ye) 有4000多家,各類科研機構和檢測檢驗機構40多家,從(cong) 業(ye) 人數超100萬(wan) 人,從(cong) 事LED的上市企業(ye) 有23家。經初步核算,2012年廣東(dong) LED產(chan) 業(ye) 逆勢增長,達到2000億(yi) 元左右,同比增長30%以上,增速高於(yu) 同期全省工業(ye) 平均水平。
“中國LED產(chan) 業(ye) 已經形成了基本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眭世榮對本刊介紹說,“目前初步形成了珠三角、長三角、北方地區、江西及福建四大區域,85%以上的LED企業(ye) 分布在這些地區。其中,廣東(dong) 地區LED產(chan) 業(ye) 鏈配套相對較為(wei) 完善,相關(guan) 材料、配件、設備配套企業(ye) 眾(zhong) 多,且LED封裝企業(ye) 數量也占據了全國的三分之二以上。”
同時,中國正逐漸成為(wei) 全球LED市場發展的主要驅動力量。2013年,中國政府廣泛推廣LED照明產(chan) 品應用,有望幫助陷入困境的LED產(chan) 業(ye) 獲得複蘇。眭世榮預計,在2015年左右,中國LED照明將占全球照明市場20%左右,成為(wei) 全球LED照明市場前3名。
產(chan) 能過剩之憂,更需政府之手引導
盡管中國LED仍受到政策支持,近幾年部分產(chan) 業(ye) 鏈環節出現的需求萎縮、庫存積壓現象,也令市場人士心存中國LED產(chan) 能過剩之虞。
據高工LED產(chan) 業(ye) 研究所統計,2012年深圳倒閉的LED照明企業(ye) 就超過80家。“國內(nei) LED照明企業(ye) 的生產(chan) 成本很高,成本下不來,產(chan) 品無法降價(jia) ,接著就賣不出去,庫存積壓,這導致產(chan) 能過剩。”聯建光電相關(guan) 人士對本刊談道。
該人士還提到:“LED顯示屏行業(ye) 開始進入整合期,將出現產(chan) 能向規模較大的幾家企業(ye) 集中的趨勢。”
九洲光電全國渠道銷售總監仝強在接受本刊采訪時提到,“目前國內(nei) #p#分頁標題#e#LED燈珠確實處於(yu) 產(chan) 能相對過剩的狀態”,他認為(wei) ,整個(ge) LED市場處於(yu) 兩(liang) 頭大中間小的狀態,燈珠和需求市場大,銷售渠道小,因此製約了上遊產(chan) 品向下遊的轉化,目前的瓶頸是工程商向需求市場的推廣力度和速度不足。
有部分人士認為(wei) ,中國LED目前的問題是,下遊低端企業(ye) 的產(chan) 能過剩,上遊沒有好的企業(ye) 。“在市場方麵,內(nei) 需不振,外需萎縮,同時歐美等‘反傾(qing) 銷’不利於(yu) 企業(ye) 出口;在技術方麵,高端領域的技術門檻高,大量企業(ye) 聚集在中低端,無法滿足消費者需要,產(chan) 品銷不出去。”有關(guan) 專(zhuan) 家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台灣LED照明產(chan) 業(ye) 聯盟理事長特別助理簡玉美認為(wei) , LED企業(ye) 發展麵臨(lin) 的症結是:由於(yu) 普遍對未來過分樂(le) 觀,導致擴充太快造成產(chan) 業(ye) 內(nei) 的非良性競爭(zheng) 。“擁有產(chan) 能是一回事,能創造高質量的LED產(chan) 品及降低價(jia) 格以及贏得市場才是重點。”她說。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簡玉美認為(wei) ,在當前的亂(luan) 局下,地方政府應該對行業(ye) 進行規範引導,從(cong) 增加產(chan) 能轉成增加廠商利潤,在產(chan) 能合理的膨脹前提之下創造產(chan) 業(ye) 的良性環境。
建聯光電也建議:政府應在指導企業(ye) 發展地方經濟的同時,搞好科學規劃、有序發展,避免因熱門就一擁而上的重複投資。而企業(ye) 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長,協調分工、有序競爭(zheng) ,這樣才能走符合自我發展的道路,進而共同推進LED行業(ye) 做大做強。
專(zhuan) 訪廣東(dong) 省半導體(ti) 照明產(chan) 業(ye) 聯合創新中心主任眭世榮
“LED產(chan) 業(ye) 正由沿海向內(nei) 地轉移”
《中國經濟周刊》:在《規劃》取消後,深圳對於(yu) LED產(chan) 業(ye) 的總體(ti) 發展思路如何?將如何引導產(chan) 業(ye) 發展?政府部門在促進產(chan) 業(ye) 規範化提高整體(ti) 競爭(zheng) 力方麵有哪些設想?
眭世榮:一是,抓好頂層設計,搶占產(chan) 業(ye) 製高點。二是,推動商業(ye) 模式創新,全力拉動消費市場。
為(wei) 做好應用示範,深圳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和運營模式,加快LED照明產(chan) 品推廣應用力度,力爭(zheng) 到2013年底完成公共領域LED照明燈具改造約89.5萬(wan) 套。
此外,深圳政府將積極轉變職能,由行業(ye) 協會(hui) 和社會(hui) 組織分擔部分政府行政職能,借鑒廣東(dong) 省半導體(ti) 照明產(chan) 業(ye) 聯合創新中心的成功模式,計劃成立深圳市半導體(ti) 照明產(chan) 業(ye) 聯合創新中心,以聯盟的形式推動LED技術突破,加速深圳LED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中國經濟周刊》:雖然深圳市取消了《規劃》,但廣東(dong) 省仍將LED產(chan) 業(ye) 列為(wei) 三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之一進行大力扶持。深圳本地企業(ye) 是否會(hui) 因此流入廣東(dong) 其他地區?
眭世榮:當前整個(ge) LED產(chan) 業(ye) 處於(yu) 行業(ye) 整合的重要階段。產(chan) 業(ye) 轉移或外遷並非始於(yu) 《規劃》廢止。早在2012年,就先後有多家LED企業(ye) 或照明企業(ye) 開始工廠遷徙,如雷士總部由惠州遷至重慶、洲明科技投資上億(yi) 元在惠州建LED應用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
由於(yu) 近年來沿海地區生產(chan) 成本增長明顯,而隨著內(nei) 地LED市場的興(xing) 起,及更為(wei) 誘惑的地方招商政策,整體(ti) LED產(chan) 業(ye) 空間分布發展將上演一場場的沿海到內(nei) 地梯度轉移,而並非簡單的深圳轉移至廣東(dong) 其他地區。
《中國經濟周刊》:您認為(wei) 包括深圳在內(nei) 的LED產(chan) 業(ye) 是否出現結構性產(chan) 能過剩?原因有哪些?應該如何應對?
眭世榮:結構性產(chan) 能過剩是指在一定的經濟條件下部分產(chan) 品供給超過了市場需求而出現的生產(chan) 過剩現象,其實質是部分產(chan) 品生產(chan) 能力超前,同國民有支付能力的購買(mai) 力相比較顯得過剩。目前,國內(nei) 照明市場受價(jia) 格因素製約,內(nei) 需不振;國際經濟下滑,市場需求萎縮,因而,LED下遊應用的現有產(chan) 能並沒有被市場完全消化。
隨著技術、產(chan) 品的逐步成熟,LED產(chan) 業(ye) 需要企業(ye) 和政府兩(liang) 方麵共同努力。一方麵,加大引導、培育市場,通過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相配合,雙輪驅動,促進LED照明市場的蓬勃發展;另一方麵,則需要積極製定LED行業(ye) 標準規範,健全LED照明產(chan) 品監管體(ti) 係,逐步優(you) 化投資結構、提升產(chan) 品的國際競爭(zheng) 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