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技術新突破 μLED醞釀取代智能眼鏡LCoS

星之球激光 來源:台灣工研院2013-06-27 我要評論(0 )   

微米發光二極管(LED)可望替代矽基液晶(LCoS)成為(wei) 新一代智能眼鏡(SmartGlasses)微顯示技術。日前,台灣工研院LED技術已結合禾鈶的高分辨率驅動芯片,成功開發單色微顯示...

        微米發光二極管(μLED)可望替代矽基液晶(LCoS)成為(wei) 新一代智能眼鏡(Smart Glasses)微顯示技術。日前,台灣工研院μLED技術已結合禾鈶的高分辨率驅動芯片,成功開發單色微顯示及微投影用模塊,較目前用於(yu) Google Glass的LCoS具備更省電、輕薄及反應速度快等優(you) 勢,有望成為(wei) 未來智能眼鏡的微顯示技術主流。  

 

  工研院表示,頭戴式智能眼鏡可讓終端消費者毋須低頭,即可輕鬆找到各種所需信息,是目前最夯的穿戴式電子產(chan) 品。然而,目前第一代Google Glass係采用LCoS技術開發微顯示模塊,因此光機偏大,造成重量與(yu) 體(ti) 積難減小,遂讓Google有意於(yu) 第二代Google Glass改使用主動式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AMOLED)技術開發微顯示模塊。  

  不過,據了解,囿於(yu) 壽命和發光效率,AMOLED技術所生產(chan) 的微顯示模塊亦恐難符合Google Glass對於(yu) 可靠度和性能的要求。  

  也因此,今年光電周中,工研院除發布“主動式LED微晶粒芯片技術”之外,更展示攜手晶元光電、璨圓、力成、及頎邦等LED晶粒和液晶顯示器(LCD)驅動IC封測廠,將高分辨率驅動芯片嵌在μLED上,開發出單色微顯示及微投影用模塊,主力應用瞄準如Google Glass的頭戴式顯示器。  

  工研院指出,相較於(yu) 傳(chuan) 統的LCoS和AMOLED,μLED兼顧省電、輕薄、高發光效率、高亮度、及反應時間快等特點,因此應用於(yu) Google Glass可呈現出更快速、流暢的影像,且其自發光和毋需背光源的特性,能讓內(nei) 建的電池尺寸更小,有助於(yu) 減少整體(ti) 係統的體(ti) 積、重量及成本,在微投影和微顯示應用市場深具潛力。  

  而麵對全彩化顯示為(wei) 大勢所趨,工研院亦已著手研發彩色化μLED微顯示技術,工研院談到,彩色化μLED技術挑戰倍增,主因係若要開發出分辨率達427x240的μLED微顯示模塊,須在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ti) (CMOS)電路板上嵌入多達十萬(wan) 顆的紅綠藍(RGB)三色μLED;以此類推,若要實現1,280 x720屏幕,則須於(yu) CMOS電路板嵌入多達九十萬(wan) 顆的紅綠藍μLED,將考驗LED晶粒廠商的技術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