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年均30%的增長?作為(wei) 我國第二個(ge)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東(dong) 湖示範區一直堅持“創新”的靈魂,通過培育高新技術企業(ye) ,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驅動經濟轉型升級,無論外麵“風雨變幻”,經濟都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
中小企業(ye) 共奏“鯰魚效應”
在水稻裏種出人血蛋白,從(cong) 廢棄的秸稈裏提煉出燃油,吞下一顆藥丸便可免去胃鏡檢查之痛,這些“神奇”的技術每天都會(hui) 在擁有2萬(wan) 多家企業(ye) 的東(dong) 湖示範區誕生,它們(men) 的主人往往是隻有十幾個(ge) 人的小企業(ye) 。企業(ye) 雖小,卻能激發東(dong) 湖示範區轉型升級的活力,充當了“鯰魚”的角色。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是示範區的生力軍(jun) ,多培育有科技實力和活力的中小企業(ye) ,轉型升級才有源源不斷的動力。”東(dong) 湖示範區科技創新局局長李世庭說。
去年在創業(ye) 板掛牌上市的華燦光電,成立不久便碰上金融危機,曾被外界認為(wei) 要“關(guan) 門大吉”。2009年之後,LED行業(ye) 開始複蘇,華燦光電本可以打個(ge) “翻身仗”,卻苦於(yu) 缺乏資金。此時,東(dong) 湖示範區的2800萬(wan) 元集合貸款如“天降甘霖”,讓企業(ye) 走出困境,逐漸奠定了LED芯片製造業(ye) 龍頭企業(ye) 的地位。
資金支持之外,東(dong) 湖示範區以高新技術孵化器為(wei) 平台,孕育了不少新興(xing) 企業(ye) 。1993年,武漢大學青年教師陳義(yi) 龍以10萬(wan) 元資金在我國第一家孵化器東(dong) 湖新技術創業(ye) 中心創辦武漢凱迪電力公司。6年後,公司在深交所上市。如今,公司已成為(wei) 我國能源、環保行業(ye) 的領軍(jun) 者,總資產(chan) 超300億(yi) 元。
“孵化器通過創業(ye) 輔導、研發共享,以及在政策、法規、投融資等方麵的專(zhuan) 業(ye) 服務,降低企業(ye) 創業(ye) 風險和成本,提高了示範區轉型升級的速度與(yu) 質量。”李世庭介紹,東(dong) 湖示範區已擁有23家孵化器,畢業(ye) 企業(ye) 超過1000家,在孵企業(ye) 超過1800家,為(wei) 示範區轉型升級注入了新鮮血液。
“老企業(ye) ”走出“新路子”
東(dong) 湖示範區被譽為(wei) “中國光穀”。光電子信息是其核心產(chan) 業(ye) ,2012年總收入近2000億(yi) 元,幾乎占據全區的“半壁江山”。穩固基礎產(chan) 業(ye) 的同時,示範區認識到單一的產(chan) 業(ye) 結構很難應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產(chan) 業(ye) 轉型由此成為(wei) “突出重圍”的“利器”。
華工科技是fun88官网平台行業(ye) 的一家老牌領軍(jun) 企業(ye) ,為(wei) 了轉型升級,公司製定“高端服務型製造”戰略,專(zhuan) 門成立華工賽百、華工智雲(yun) 、華工化誠等服務性子公司,開展物聯網應用、雲(yun) 計算、教育信息化等現代服務,公司服務性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華工科技從(cong) 製造業(ye) 逐步轉型到服務業(ye) ,隻是眾(zhong) 多企業(ye) 轉型的“冰山一角”,中鐵大橋局、長飛光纖等老企業(ye) 也紛紛加入轉型升級行列。
2012年6月,東(dong) 湖示範區專(zhuan) 門投資50億(yi) 元,啟動現代服務業(ye) 綜合試點首批項目。“現代服務業(ye) 綜合試點工作能夠引導製造業(ye) 向服務業(ye) 轉變,加快經濟方式轉變步伐,推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優(you) 化升級。”東(dong) 湖示範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夏亞(ya) 民說,現代服務業(ye) 已經成為(wei) 繼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之後第二個(ge)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
生物產(chan) 業(ye) 也成為(wei) 東(dong) 湖示範區轉型升級中的新星。經過4年多的建設,在荒郊拔地而起的光穀生物城已入駐企業(ye) 300多家,其中有輝瑞、拜耳、賽默飛世爾、霍尼韋爾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ye) ,企業(ye) 總收入已突破400億(yi) 元。
“製度紅利”支撐華麗(li) 轉型
“如果沒有有力的人才、資金、科研製度,我們(men) 轉型升級就會(hui) 慢很多。”東(dong) 湖示範區的多名企業(ye) 家這樣告訴記者,無論是企業(ye) 還是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都得益於(yu) 示範區的“製度紅利”。
艾默裏大學終身教授葉克強曾是美國“傑出青年科學家”,在東(dong) 湖示範區“3551人才計劃”的吸引下落戶武漢遠征世紀製藥公司,並獲得300萬(wan) 元的資助,用於(yu) 開發抗癌神經類新藥。研發成功後,將為(wei) 生物製藥產(chan) 業(ye) 帶來新的活力。
東(dong) 湖示範區推出的個(ge) 人所得稅獎勵、發放“優(you) 診卡”、子女義(yi) 務教育安排、建設“人才房”等措施,吸引了大批海外人才。目前,東(dong) 湖示範區投入人才專(zhuan) 項資金6.86億(yi) 元,引進海內(nei) 外創新創業(ye) 團隊1500多個(ge) 、高層次人才4500多名。
為(wei) 了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帶動產(chan) 業(ye) 升級,示範區獨創“黃金十條”,推出40多項配套政策。例如,東(dong) 湖示範區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在區內(nei) 建設新型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最高給予每年2000萬(wan) 元的運營經費支持。
資本製度的創新在助推示範區轉型升級中也功不可沒。東(dong) 湖示範區以一係列優(you) 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進駐,並開展創新業(ye) 務。目前,區內(nei) 風險投資、股權投資及投資管理機構達200餘(yu) 家,到位資本近200億(yi) 元。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