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蘋果105億美元投向裝備製造 強化產品供應鏈

星之球科技 來源:騰訊財經2013-11-14 我要評論(0 )   

蘋果正在把創紀錄的105億(yi) 美元投向裝備製造--從(cong) 裝配機器人到銑床--這些消費者將永遠也不會(hui) 看到。 為(wei) 了領先於(yu) 三星電子等競爭(zheng) 對手,並為(wei) 新產(chan) 品奠定基礎,蘋果正加大對機器設...

 蘋果正在把創紀錄的105億(yi) 美元投向裝備製造--從(cong) 裝配機器人到銑床--這些消費者將永遠也不會(hui) 看到。

 

    為(wei) 了領先於(yu) 三星電子等競爭(zheng) 對手,並為(wei) 新產(chan) 品奠定基礎,蘋果正加大對機器設備的投入,完成量產(chan) iphoness、ipads以及其它設備的幕後工作。熟悉蘋果製造工藝的消息人士透露,這些設備包括了拋光新款iphoness5C多彩塑料外殼的設備,切割MacBook鋁製外殼的激光銑床,以及iphoness和ipads攝像頭的測試裝置等。

 

    蘋果在2014財年資本支出預測中披露的這一支出,強調出作為(wei) 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蘋果在製造工藝上正在潛心鑽研設計和創新技術。消息人士透露,蘋果正越來越多的簽署獨家機器設備協議,這家公司對裝備製造的投入已遠超同行。隨後,蘋果將會(hui) 把這些設備投入到代工製造商的工廠。

 

    顧問公司Frost&Sullivan的分析師慕圖拉曼·拉瑪撒米(MuthuramanRamasamy)表示,“這些設備的設計非常獨特,必須用獨特的製造工藝才能使用這些設備。蘋果擁有充沛的現金,這令蘋果能夠對通常被用於(yu) 航空和國防領域的尖端機器設備進行投資。”

 

    時不我待

    在2011年接替已故的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qiao) 布斯(SteveJobs)出任公司首席執行官之前,蒂姆·庫克(TimCook)曾幫助創建了蘋果龐大的供應鏈。如今,隨著公司營收增幅逐漸放緩,這家公司的掌舵人開始把資金投入到機器設備當中。長期以來,設計製造工藝一直是蘋果產(chan) 品創新的組成部分之一,如今這一任務已提升到一個(ge) 嶄新的高度:2014財年不包括零售支出,蘋果資本支出將達到105億(yi) 美元,較上一財年增長61%,為(wei) 2008財年的近十倍。

 

    105億(yi) 美元的資本支出,僅(jin) 僅(jin) 是蘋果2013財年1710億(yi) 美元營收中的很小一部分,而且部分的資金將流向公司位於(yu) 庫比蒂諾新總部的建設。彭博社的統計數據顯示,三星電子今年的資本支出達到創紀錄的220億(yi) 美元,是全球唯一一家資本支出高於(yu) 蘋果的消費電子公司。與(yu) 之形成對比的是,惠普去年的資本支出總額僅(jin) 為(wei) 37億(yi) 美元,索尼也隻有39.5億(yi) 美元。

 

    設計周期

    蘋果的製造過程通常始於(yu) 由高級副總裁喬(qiao) 尼·艾維(JonyIve)領導的工業(ye) 設計團隊。消息人士透露,該團隊首先提出構想,然後再與(yu) 蘋果的硬件技術團隊聯合設計大規模量產(chan) 產(chan) 品的方式,原因是蘋果使用的部分技術通常隻適用於(yu) 製造小批量的產(chan) 品。

 

    消息人士透露,蘋果技術人員經常在亞(ya) 洲的代工製造工廠花費數周時間,確保工廠員工能夠正確使用蘋果買(mai) 下的設備。蘋果已經聘請了機器人專(zhuan) 家,而且該公司的招聘信息也顯示,正在招聘能操作高端製造設備的技術人員。

 

    消息人士透露稱,在2010年開發iphoness4手機的過程中,蘋果開始關(guan) 注裝備製造問題。當時,蘋果產(chan) 品開發團隊需要一台設備來確保新陀螺儀(yi) 技術能夠在智能手機上正常工作。但是市麵上並沒有蘋果所需要的測試設備--最終,蘋果的技術人員自己製造了這樣的一台設備。截至目前,蘋果發言人史蒂夫·道林(SteveDowling)對此報道未置可否。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