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CRT、液晶/等離子到LED液晶電視,電視產(chan) 業(ye) 經曆了三波技術革命,在外觀、色彩和能耗等方麵,產(chan) 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剛剛閉幕的2014CES(國際 消費電子展)上,作為(wei) 替代技術出現的OLED電視亦蓄勢待發,焦點頻頻。與(yu) 此同時,作為(wei) “第四代電視”的一個(ge) 分支,激光電視堪稱厚積薄發。曆經多年技術積 累和量產(chan) 測試後,以100英寸“炫幕”展現在大眾(zhong) 麵前。
激光電視起源於(yu) 20世紀90年代。彼時,日係廠商一麵忙於(yu) CRT向平板的升級,一麵騰出手來布局“次次世代”電視。可惜受限於(yu) 技術 的成熟度,它未能真正商品化。如今,由環球華影研發、LG代工的“炫幕”激光電視已然麵市。它們(men) 采以全球首創的ALPD激光顯示技術,加之國際領先的 DLP成像、UST投射和玄烏(wu) 冷屏反射等仿生優(you) 化顯示係統,推出高達100英寸的巨幕激光電視,讓客廳大屏化成為(wei) 可能。
目力所及,LED液晶電視的主流尺寸通常限定在50英寸上下,大屏幕LED電視也多被界定於(yu) 84英寸左右。以平板電視中具有標杆意味的索尼 為(wei) 例,2014CES上它所展示的最大尺寸LED液晶電視,便是85英寸的XBRX950B。受限於(yu) 基板的製造工藝,再要想將屏幕尺寸做大,就會(hui) 遭遇各種 瓶頸:技術難度、製造成本以及可靠性。相形之下,以激光投影模式顯示畫麵的“炫幕”激光電視可謂另辟蹊徑,成為(wei) 目前唯一能輕鬆呈現100英寸大屏的電視係 統。
4m視距,客廳裏的大屏影院
自有平板電視以來,“超薄”就成了風尚。從(cong) LED液晶到OLED電視,機身的“減肥運動”從(cong) 未停止過。但是,當它們(men) 遭遇到100英 寸的“炫幕”激光電視後,就隻能甘拜下風。由於(yu) 采取的是激光投射模式,所選用的玄烏(wu) 冷屏厚度僅(jin) 1cm。而且,配備短焦鏡頭的激光UST,與(yu) 玄烏(wu) 冷屏之間的 距離也非常短,安裝調試便利,又避免了過往家用投影機在設置上的繁瑣。可以說,“炫幕”激光電視是個(ge) 博采眾(zhong) 長的作品。
客廳看電視,還有一個(ge) 無法回避的事實:即必須有合理的可視距離。LED液晶電視和OLED電視,都采取主動發光技術,對比度和亮度 相當高,這就注定了長時間、近距離觀看會(hui) 產(chan) 生明顯的視覺疲勞,且增加了電磁輻射的幾率。以84英寸的LED電視,則至少要6m視距。這對絕大多數中國家庭 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炫幕”激光電視則不同。它能呈現出人眼天然觀察模式下的擬生態觀感,即便是近距離觀看也不會(hui) 傷(shang) 眼,而且完全無需考慮屏幕周期性的電刷新以及頻閃引發的視覺疲勞。而這樣一部100英寸的“炫幕”激光電視,3.5~4m的視距,也完全能滿足城市家庭的現實需求。
超越HDTV標準的炫彩畫質
從(cong) LED液晶進化到OLED電視,畫質上的進步顯而易見。後者光源純淨,色域覆蓋率和色彩表現能力大大提升。同樣作為(wei) “第四代電 視”中最有力的競爭(zheng) 者,“炫幕”激光電視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其所采用的ALPD激光光源,由100%的單色光,即紅、藍、綠三色光分別調製,可提供 110%的HDTV全覆蓋色域,色域覆蓋率從(cong) LED電視的62%提高到90%以上;色彩表現能力上,也是LED液晶電視的3倍,因此不僅(jin) 能使畫麵更加絢 麗(li) 、真實,層次豐(feng) 富,清晰度也隨著色彩飽和度的提高有大幅提升。
不僅(jin) 如此,由激光發射UST、光偏轉器和玄烏(wu) 冷屏組成的“炫幕”激光電視,對比依靠二級發光管作光源的LED液晶電視,功耗大大降低,僅(jin) 為(wei) 後者的20%~30%,也是目前唯一獲得美國能源之星6認證的節能電視。
智能應用,不落人後
自CRT向平板電視轉型,電視機被賦予的“使命”越來越豐(feng) 富。像是杜比音效、環繞聲係統、3D聲音以及數字化影院2.0的輸出,又 或是USB、HDMI、色差分量、AV端和網絡端口……同樣實現數字化處理的“炫幕”激光電視,也都一應俱全,不亞(ya) 於(yu) 任何一款市售的LED液晶電視和 OLED電視。
至於(yu) 時下方興(xing) 未艾的智能應用,它也不曾落下:通過Wi-Fi和移動終端相連,“炫幕”激光電視輕鬆實現了在100英寸大屏的網上衝(chong) 浪、娛樂(le) 和遊戲,勢必帶來與(yu) 以往截然不同的視聽體(ti) 驗。
後來居上,激光電視潛力無限
同為(wei) “第四代電視”,OLED雖然廣受關(guan) 注,但居高不下的成本和大尺寸切割的障礙,使OLED的市場化應用之路布滿荊棘。100英寸“炫幕”激光電視的出現,為(wei) 大屏在家庭客廳的普及,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
在電視終端領域,國內(nei) 廠商經曆了三四十年不懈的追隨,現在終於(yu) 有機會(hui) 和國際電視巨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炫幕”激光電視這個(ge) 由國內(nei) 廠商掌握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電視產(chan) 品,有可能在電視行業(ye) 實現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憑借技術優(you) 勢,再於(yu) 市場推廣上得力,就完全有可能和OLED 電視一搏高下,甚至後來居上,一舉(ju) 成為(wei) 引領“第四代電視”發展的主流產(chan) 品,尤其是在大屏領域。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