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投影顯示的時代已經開啟。
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期間,國內(nei) 首款商業(ye) 化工作的激光投影機誕生已經有5個(ge) 年頭,激光投影顯示技術,終於(yu) 在2014年迎來了大發展。2014年是激光投影的元年,投影產(chan) 品非常豐(feng) 富,從(cong) 200流明到60000流明,從(cong) 微型投影機、普通商務和教育投影機、家用視頻產(chan) 品、工程投影和數字影院產(chan) 品一應俱全;技術路線呈多元化,從(cong) 激光熒光色輪投影、三原色激光投影、激光LED混合光源投影產(chan) 品,都已出現、並技術初步成熟;支持企業(ye) 也在增多,主流投影廠商、傳(chuan) 統彩電企業(ye) 、新興(xing) 科技產(chan) 品企業(ye) 大量加入;第四,產(chan) 品技術指標進一步完善,如色彩效果、亮度指標、產(chan) 品穩定性等。
光源革新:投影技術進步的命脈
投影顯示係統的組成包括什麽(me) 呢:光閥這是最核心的,此外還包括光閥控製IC、信號處理IC及其軟件、光學鏡頭、光源和散熱組件等關(guan) 鍵部件。其中,最能直接影響係統成像效果的自然是光閥和光源產(chan) 品了——二者是優(you) 秀的成像效果的基礎。
但是,傳(chuan) 統投影光源產(chan) 品,無論是汞燈、鹵素燈都有著固有的缺陷:如壽命短、光效率低、發熱高、穩定性低等。采用包括LED和激光在內(nei) 的高效、高穩定性固態冷光源,是現代數字投影機誕生以來就一直在研究的課題。某種意義(yi) 上,激光與(yu) 投影的結合,是和數字投影機的誕生同步開始的。
全球市場第一款達到量產(chan) 技術門檻的激光投影產(chan) 品是05年德州儀(yi) 器展示的背投影激光平板電視產(chan) 品。在當時,該產(chan) 品實現了背投技術的超薄化和光源技術的長壽命高穩定性,代表了DLP投影產(chan) 品發展的最高水平。但是,由於(yu) 液晶等平板顯示產(chan) 品的大規模普及,該產(chan) 品並沒有真正進入消費市場,而成了技術儲(chu) 備。
2008年,中視中科推出的一款激光正投影產(chan) 品,在奧運會(hui) 新聞工作中,經曆了長時間、連續開機、全天候工作的考驗。係統性能穩定,產(chan) 品運行可靠。這使得正投影激光產(chan) 品,在國內(nei) 首次成為(wei) “可商業(ye) 化製備”的市場產(chan) 品。
此後,一直專(zhuan) 注於(yu) 投影光學和光源係統的光峰科技的激光熒光技術,進入可用期:由於(yu) 這種技術采用了激光光源和熒光色輪聯合工作的技術,所以在實現難度、成本控製上更具有優(you) 勢。該技術已經成為(wei) 激光顯示產(chan) 業(ye) 界最常見的一種中低亮度產(chan) 品低成本製備標準。目前,以激光電視名義(yi) 出現的各類產(chan) 品多數采用這一
技術方案。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