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消息,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製的兩(liang) 套機器人,今年10月底將搭載雪龍號科考船,隨我國第31次南極科學考察隊,踏上南極科考征程。這些機器人將為(wei) 我國在南極建設的第一個(ge) 固定翼飛機場進行選址調查,同時保障雪龍號科考船在海冰區域內(nei) 安全航行。這些機器人搭載我國自主研製的不同探測深度的冰雷達係統、激光測距儀(yi) 、紅外輻射計等先進儀(yi) 器。
激光測距儀(yi) 是利用激光對目標的距離進行準確測定的儀(yi) 器。激光測距儀(yi) 在工作時向目標射出一束很細的激光,由光電元件接收目標反射的激光束,計時器測定激光束從(cong) 發射到接收的時間,計算出從(cong) 觀測者到目標的距離。
若激光是連續發射的,測程可達40公裏左右,並可晝夜進行作業(ye) 。若激光是脈衝(chong) 發射的,一般絕對精度較低,但用於(yu) 遠距離測量,可以達到很好的相對精度。
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是由美國休斯飛機公司的科學家梅曼於(yu) 1960年,首先研製成功的。美國軍(jun) 方很快就在此基礎上開展了對激光裝置的研究。1961年,第一台激光測距儀(yi) 通過了美國軍(jun) 方論證試驗,對此後激光測距儀(yi) 很快就進入了實用聯合體(ti) 。
激光測距儀(yi) 重量輕、體(ti) 積小、操作簡單速度快而準確,其誤差僅(jin) 為(wei) 其它光學測距儀(yi) 的五分之一到數百分之一,因而被廣泛用於(yu) 地形測量,戰場測量,坦克,飛機,艦艇和火炮對目標的測距,測量雲(yun) 層、飛機、以及人造衛星的高度等。它是提高高坦克、飛機、艦艇和火炮精度的重要技術裝備。
我國已從(cong) 美國購置首架南極固定翼飛機,以應急救援、人員輸送、科學考察為(wei) 核心任務,目前正在製造,預計明年底的32次南極考察投入使用。此次開展的機場選址,主要是為(wei) 了這架固定翼飛機提供在中山站附近可以著陸的機場。
機器人搭載激光測距儀(yi)
紅色裝甲車身,三角形履帶做成“輪子”,車頂轉載多個(ge) 攝像頭,還在沈陽進行檢測的極地科考機器人,像一輛造型奇特的裝甲車。
他的精彩都在內(nei) 裏,這個(ge) 機器人全名“長航程冰雪麵漫遊機器人”,也稱“極地科考地麵機器人”,4個(ge) “三角形履帶”是機器人的移動係統,用以適應南極冰雪路麵和崎嶇路麵。
這個(ge) 機器人是國家863計劃項目“極地科考機器人裝備”的一部分,主要研製適用於(yu) 極地科考的三套機器人裝備,包括長航程冰雪麵漫遊機器人,長航程固定翼飛行機器人和低空旋翼機器人。其中長航程冰雪麵漫遊機器人與(yu) 低空旋翼機器人由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製,長航程固定翼飛行機器人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製。
即將於(yu) 10月底啟程的第31次南極科學考察,之前有沈陽製造的兩(liang) 個(ge) 冰雪麵機器人在南極參與(yu) 科考,但這次三套機器人將首次集體(ti) 亮相,分別搭載我國自主研製的不同探測深度的冰雷達係統、激光測距儀(yi) 、紅外輻射計、航空相機等,對海冰分布,冰麵地形、冰雪麵溫度、冰下地形和冰厚等進行觀測。
機器人小檔案
姓名:長航程冰雪麵漫遊機器人出生地:沈陽孕育時間:2007年開始研製、改進特性:識別環境,判斷危險,自主移動裝備:三種冰雷達係統腳力:100公裏軟肋:如走到通訊信號範圍外,或與(yu) 工作站失聯能力:觀測冰厚和冰下地形,冰層結構,冰內(nei) 裂隙分布目標:在南極中山站附近選個(ge) 靠譜的地點,建機場。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