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快速增長期之後,用戶對於(yu) 可穿戴設備的關(guan) 注度正不斷上升。據知名機構IDC調研指出,可穿戴設備在全球範圍內(nei) 2014年的出貨量將超過1920萬(wan) ,是去年的三倍以上。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ZDC的一項調查也從(cong) 用戶需求的角度證實了這個(ge) 觀點。
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ZDC進行的2014年中國IT網民可穿戴設備認知及使用和未來購買(mai) 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在調查的人數中,擁有智能手環的網民占比最高,超五成;網民未來購買(mai) 可穿戴設備的意願集中,智能手表是首選,其次為(wei) 智能手環。此外,調查數據還顯示網民對於(yu) 自身購置可穿戴設備的可接受的價(jia) 格區間:對於(yu) 智能手表,超過五成的網友最期待是1000元以下,37.3%的網民能接受價(jia) 格在1000-2000元價(jia) 格段的智能手表,而2000元以上智能手表的網民接受度相對較低;對智能手環、臂環等設備,網友的價(jia) 格預期集中在300元以下。另外,有六成網民接受2000元以下智能眼鏡。從(cong) ZDC的調查數據中,我們(men) 不難看出,當下網民對於(yu) 可穿戴設備懷有極大的興(xing) 趣。
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流行,是互聯網智能技術影響下的結果,隨著智能可穿戴設備的需求越來越往,對實現智能可穿戴設備更多功能的技術也被逐漸挖掘出來。
近日,日本福井大學的研究人員研製出一種激光光束組合器,其僅(jin) 有一粒米大小,卻可為(wei) 智能穿戴設備提供屏幕掃描方案。
這個(ge) 激光光束組合器包含三種光波導和三個(ge) 定向耦合器。研究人員介紹,耦合器可將一種光輸入轉換成為(wei) 另一種。

RGB激光束組合器示意圖
上圖中,綠光由光波導中心穿過,由始至終都呈直線。而另外兩(liang) 個(ge) 發生彎曲的光束則是藍色和紅色光。其中,三個(ge) 光束的位置次序是非常重要的,因為(wei) 這將直接影響到最後光輸出的效率。
在光波導的輸出端,三個(ge) 光束又合而為(wei) 一,一般來說,通過這個(ge) 激光光束組合器光的能量保持占輸入光的96%左右。其中,輸出光波將依據每個(ge) RGB光束的輸出能量保持在85%以上,而波長容差保持在±10nm。

激光光束組合器內(nei) 的光傳(chuan) 播情況圖
該科研小組利用矽襯底進行精密加工製成激光組合器原型,他們(men) 發現在0.06*7.8mm的規格將比傳(chuan) 統的鏡型設備更小。在可穿戴設備或其他設備的顯示屏解決(jue) 方案中,該款組合器將比LCD或激光顯示屏幕更好、更高效。
研究人員稱,LCD屏將受到挑戰,因為(wei) 使用LCD屏幕為(wei) 了完成顯示功能,必須有一塊外覆的精確顯示的透鏡係統。
激光顯示則包含有多路徑處理器和光束掃描器,它可以發出RGB光,並不需要聚焦係統,因為(wei) ,圖像可以直接通過激光光束掃描獲得。
除了顯示屏領域,激光組合器還可以運用於(yu) 其他領域,例如用於(yu) 增強現實的可穿戴隻能設備上。
據了解,福井大學研究小組接下來將嚐試極簡光學器件研究,例如在矽襯底上使用DC組合器加上RGB半導體(ti) 激光器。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