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消費國,占據全球45%的芯片市場需求量。但中國的芯片絕大多數依靠進口,2013年芯片進口額為(wei) 2322億(yi) 美元。相比於(yu) 領先國家,中國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起步晚了十多年,不足以支撐信息消費、網絡安全等國家戰略。
中國決(jue) 心重塑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鏈,已於(yu) 今年6月正式頒布《國家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發展推進綱要》,推動產(chan) 業(ye) 整合,明確政策指引,設立1200億(yi) 元的產(chan) 業(ye) 發展基金,旨在2030年讓“一批企業(ye) 進入國際第一梯隊,實現跨越式發展”。
中國在醞釀產(chan) 業(ye) 變革,並且走到了全球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鏈的聚光燈下。但“跨越式發展”也麵臨(lin) 著極大挑戰。
最近數月,麥肯錫發表了兩(liang) 篇文章分析中國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的未來。文章指出,中國政府已經明確新半導體(ti) 政策的主要框架。據其估計,在未來5-10年投入1700億(yi) 美元,但其細節及對產(chan) 業(ye) 發展的長遠影響尚有待觀察。
11月5日,麥肯錫全球副董事長Christopher Thomas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我們(men) 對中國半導體(ti) 行業(ye) 的未來並不持悲觀看法,但有一道強大的壁壘阻礙著半導體(ti) 行業(ye) 短期內(nei) 出現迅速的跨越式發展。”

“跨越式發展”的挑戰
《21世紀》:您對中國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跨越式發展”持什麽(me) 態度?
Christopher Thomas:這個(ge) 問題的答案取決(jue) 於(yu) 我們(men) 對“跨越式變化”的定義(yi) 。半導體(ti) 是持續創新的行業(ye) ,要推動摩爾定律往前走,就需要整個(ge) 價(jia) 值鏈都得到提升——包括原材料、生產(chan) 、設計以及驅動芯片需求增長的應用及設備。很有可能到2025年-2030年,我們(men) 將以現在無法想象的方式使用半導體(ti) 技術。然而,有一道強大的壁壘阻礙著半導體(ti) 行業(ye) 短期內(nei) 出現迅速的跨越式發展。
現有的遊戲規則決(jue) 定了贏家是以規模經濟、學習(xi) 效率或全球影響力取勝。這就意味著今天的贏家有強大優(you) 勢在明天的競爭(zheng) 中也成為(wei) 贏家。此外,半導體(ti) 技術界尤其是製造業(ye) ,需要強大的綜合技術開發方法,將化學、物理學、材料科學、納米技術等單個(ge) 學科的研究成果以正確的“配方”納入到新芯片、新製造工藝的流程之中。某一個(ge) 學科的單項突破並不能改變技術戰局。而大企業(ye) 則可以吸收這些突破成果,納入自己的綜合技術路線圖中。
最後一點,半導體(ti) 是全球市場,使用著一樣的基礎芯片,沒有固有的區域市場優(you) 勢。
這對於(yu) 那些試圖與(yu) 大企業(ye) 競爭(zheng) 的新進入者意味著什麽(me) 呢?意味著他們(men) 需要從(cong) 長計議。沒有捷徑,隻能依靠長期、努力的基礎性工程,不斷改進。隻有這樣,二線企業(ye) 才會(hui) 逐步拉近與(yu) 領軍(jun) 者的距離。這也意味著要冒險,要下長期的大賭注,致力於(yu) 技術開發,因為(wei) 在新技術進入市場後,可能5年以上都無法盈利。
《21世紀》:您是否可以跟我們(men) 分享一些具體(ti) 的證據來支持您的悲觀看法?
Christopher Thomas:我們(men) 對中國半導體(ti) 行業(ye) 的未來並不持悲觀看法,隻是比較現實。中國半導體(ti) 企業(ye) 的增長很可能快於(yu) 整體(ti) 市場,在移動終端市場,中國設計公司也可能會(hui) 更加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中國本土的創新和研發加之其應對市場的新方法(如交鑰匙型參考設計 turnkey reference designs、快速周轉SoC開發工具)都在全球範圍內(nei) 推動著行業(ye) 的進步。
然而,全球半導體(ti) 的領先者(包括各個(ge) 細分領域)都是經過艱苦卓絕奮鬥、久經沙場的公司,具備強大的工程及市場能力。他們(men) 許多在中國擁有龐大的業(ye) 務,同時也得益於(yu) 中國巨大的市場及優(you) 秀的中國工程師人才。
與(yu) 這些大型全球企業(ye) 角逐,提高競爭(zheng) 力,將成為(wei) 本地企業(ye) 的一個(ge) 巨大挑戰。本土企業(ye) 需要多年的優(you) 秀執行力及全球視角,逐步塑造與(yu) 他們(men) 抗衡的競爭(zheng) 力。
1700億(yi) 美元改變什麽(me) ?
《21世紀》:麥肯錫預計,未來5-10年,中國可能在半導體(ti) 行業(ye) 投資1700億(yi) 美元,這是否將引起其他國家效仿?在您看來,5-10年後全球半導體(ti) 的行業(ye) 格局會(hui) 是什麽(me) 樣子?
Christopher Thomas:我們(men) 要在大環境中全麵地看待這筆資金投入。
全球半導體(ti) 行業(ye) 會(hui) 產(chan) 生大量投資,據我們(men) 估計,僅(jin) 去年一年,研發和資本支出就超過1000億(yi) 美元。隨著技術難度加大、競爭(zheng) 加劇,這一數額還會(hui) 迅速增加。這意味著在中國投入1700億(yi) 美元期間,中國以外的半導體(ti) 企業(ye) 在同一時期的投資總額可能超過1萬(wan) 億(yi) 美元。所以,中國的大幅投資並沒有完全改變遊戲規則,它更像是一個(ge) “賭注”籌碼,讓中國達到全球市場標準。
其他國家長期以來也對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提供財政支持,我們(men) 認為(wei) ,還會(hui) 持續下去。但扶持的水平可能比中國要低,因為(wei) 其他國家的私營企業(ye) 已經開始規模運營,沒有國家扶持,這些企業(ye) 可以支撐大規模投資。
半導體(ti) 行業(ye) 多年來獲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因為(wei) 它是真正意義(yi) 上的全球行業(ye) 。但盡管產(chan) 業(ye) 集群遍地開花,所有這些企業(ye) 都在全球市場上競爭(zheng) ,遊戲規則就是“最好的產(chan) 品勝出”。我們(men) 希望市場繼續維持全球化,不要演變成基於(yu) 貿易壁壘和保護主義(yi) 的區域市場。
《21世紀》:1700億(yi) 美元能否支持中國實現建立全球領先半導體(ti) 行業(ye) 的宏偉(wei) 藍圖?
Christopher Thomas:半導體(ti) 世界裏,資金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能力、心態、專(zhuan) 注及對質量和執行最嚴(yan) 格的堅持,是半導體(ti) 公司成功的原因,而不是投資的規模。
國際實踐借鑒
《21世紀》:中國可能會(hui) 專(zhuan) 注於(yu) 為(wei) 領先的本土企業(ye) 提供支持,如清華紫光、中芯國際等。您是否能為(wei) 他們(men) 提供一些發展建議?
Christopher Thomas:看到中國本土企業(ye) 的快速增長和進步,我們(men) 歡欣鼓舞,談不上提建議。不過,的確有一些國際上最佳實踐可以參考。
首先、從(cong) 技術開發、區域發展兩(liang) 個(ge) 視角進行重點投資。建立地區集群很重要,可以在某個(ge) 區域內(nei) 獲得規模經濟及完整的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
其次、從(cong) 長計議。以5-10年甚至更長眼光來製定開發、工程、銷售及業(ye) 務策略,需要多年的努力才能建立起世界一流的團隊。
第三、放眼全球——半導體(ti) 是一個(ge) 全球行業(ye) ,隻專(zhuan) 注於(yu) 一個(ge) 國家或一個(ge) 市場,會(hui) 讓企業(ye) 眼界狹窄,看不到國內(nei) 市場以外的創新成果。
第四、建立起追求技術卓越、質量卓越,永不妥協的企業(ye) 文化。要成為(wei) 一家偉(wei) 大的科技公司沒有捷徑可走。
最後一點,要變得善於(yu) 建立或加入生態係統——沒有一家半導體(ti) 公司是單打獨鬥成功,要依賴於(yu) 供應商及客戶的支持與(yu) 合作。
《21世紀》:許多本土企業(ye) 對跨國公司合作模式仍持懷疑態度,您認為(wei) ,建立起本土和全球領先企業(ye) 雙贏合作的最好辦法是什麽(me) ?#p#分頁標題#e#
Christopher Thomas:要實現真正的雙贏,必須在本土和全球企業(ye) 之間建立起信任。領先企業(ye) 不願共享知識產(chan) 權,並非隻在中國有這個(ge) 問題,因為(wei) 半導體(ti) 公司是出了名的保護商業(ye) 機密、保護先進技術,不願與(yu) 任何人分享,除非極其信任對方或有足夠吸引人的商業(ye) 原因。
那麽(me) ,本土企業(ye) 應該如何與(yu) 全球企業(ye) 建立起信任關(guan) 係呢?
首先,應該采取最嚴(yan) 格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協議,建立聲譽。其次,應該組建一個(ge) 全球化的領導班子,具備足夠語言文化能力與(yu) 外國夥(huo) 伴合作。
最後,公司要擺明立場,歡迎全球競爭(zheng) ,不支持保護主義(yi) 或“購買(mai) 國貨”等不有利於(yu) 潛在全球合作夥(huo) 伴的規則。
在任何一場夥(huo) 伴關(guan) 係中,“從(cong) 小做起”都是不二法則。從(cong) 小合作開始,讓兩(liang) 個(ge) 公司彼此了解,建立信任,並識別最好的合作領域。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關注我們

